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及其应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58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及发酵方法。所述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其中的发酵培养基包含有发酵调节物,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A选自棕榈酰三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及其应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特别涉及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胞外多糖是微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一类糖类化合物,有的依附于微生物细胞壁形成荚膜,称为荚膜多糖;有的则进入培养基形成黏液,称为黏液多糖,是微生物适应环境的产物。微生物胞外多糖的结构比植物多糖的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微生物胞外多糖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当前生产胞外多糖技术及产量并不能满足人们对微生物胞外多糖的需求,因此提高微生物发酵生产胞外多糖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及应用方法,通过该培养基应用于多粘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能够有效提高胞外多糖产量,胞外多糖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所述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酵母粉20~40g/L,葡萄糖25~40g/L,蛋白胨10~15g/L,磷酸二氢钾0.1~8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七水硫酸镁5~15g/L,氯化铁0.05~0.1g/L;
[0005]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蔗糖50~80g/L,发酵调节物 0.5~0.6g/L,蛋白胨20~45g/L,酵母粉35~45g/L,磷酸二氢钾0.5~10g/L,七水硫酸镁5~15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硝酸铵0.2~2g/L,氯化铁0.05~0.1g/L;
[0006]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A选自棕榈酰三肽

1 和棕榈酰三肽

7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B选自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A和B质量比为4:1~1:2。
[000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酵母粉30g/L,葡萄糖25g/L,蛋白胨13g/L,磷酸二氢钾4g/L,硝酸铵1g/L,氯化钠0.08g/L,七水硫酸镁15g/L,氯化铁 0.07g/L;
[0008]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蔗糖60g/L,发酵调节物0.55g/L,蛋白胨35g/L,酵母粉40g/L,磷酸二氢钾4g/L,七水硫酸镁10g/L,硝酸铵1g/L,氯化钠0.08g/L,硝酸铵1g/L,氯化铁0.07g/L;
[0009]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种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为棕榈酰三肽

1,组分B为积雪草苷,组分A和B质量比为3:2。
[0010]本方明的一种多粘芽孢杆菌发酵制备胞外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按照种子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酵母粉,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
氯化钠,七水硫酸镁和氯化铁,加入水溶解,灭菌后制得到种子培养基,将多粘芽孢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培养,得种子液;
[0012]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组成为:酵母粉20~40g/L,葡萄糖25~40g/L,蛋白胨10~15g/L,磷酸二氢钾0.1~8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七水硫酸镁5~15g/L,氯化铁0.05~0.1g/L,其余为水;
[0013](2)按发酵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蔗糖,发酵调节物,蛋白胨,酵母粉,磷酸二氢钾,七水硫酸镁,硝酸铵,氯化钠,硝酸铵,氯化铁,加入水溶解后灭菌得到发酵培养基,将种子液接入装有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培养,发酵完成后,得胞外多糖发酵液;
[0014]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组成为:蔗糖50~80g/L,发酵调节物 0.50~0.60g/L,蛋白胨20~45g/L,酵母粉35~45g/L,磷酸二氢钾0.5~10g/L,七水硫酸镁5~15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硝酸铵0.2~2g/L,氯化铁0.05~0.1g/L,其余为水;
[0015]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种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A选自棕榈酰三肽

1和棕榈酰三肽

7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B选自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A和B质量比为4:1~1:2。
[0016]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灭菌温度为120℃~130℃。
[0017]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灭菌时间为15~30min。
[0018]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多粘芽孢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接种量为6%~12%。
[0019]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多粘芽孢杆菌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在温度30~37℃,转速200~240r/min,培养36h~38h。
[0020]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灭菌温度为120℃~130℃,时间为15~30min。
[0021]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种子液接入量为6%~12%。
[0022]进一步,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发酵培养条件包括:装料系数0.6,温度30~37℃,压力0.04~0.07MPa,通气量0.8~1.0v/v.min,发酵时间46~48h。
[002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该培养基营养丰富,加入的七水硫酸镁和氯化铁能维持微生物正常代谢需求,并添加发酵调节物,该调节物由棕榈酰三肽

1和棕榈酰三肽

7中一种或两种与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中一种或两种组成,通过调节多粘芽孢杆菌生理反应等过程,促进多粘芽孢杆菌繁殖及胞外多糖的分泌,从而有效的提高多粘芽孢杆菌发酵制备胞外多糖产量,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培养基胞外多糖产量提升效果明显。
[0025]2.采用本专利技术培养基促进了多粘芽孢杆菌生理反应速率,缩短了发酵的周期,有利于提高多粘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效率,节约时间;其次,本专利技术多粘芽孢杆菌发酵生产胞外多糖方法简单容易操作、培养基制备成本低,发酵适应条件范围宽。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
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0028]培养基样品1: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0029]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酵母粉30g/L,葡萄糖25g/L,蛋白胨13g/L,磷酸二氢钾4g/L,硝酸铵1g/L,氯化钠0.08g/L,七水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酵母粉20~40g/L,葡萄糖25~40g/L,蛋白胨10~15g/L,磷酸二氢钾0.1~8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七水硫酸镁5~15g/L,氯化铁0.05~0.1g/L;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蔗糖50~80g/L,发酵调节物0.5~0.6g/L,蛋白胨20~45g/L,酵母粉35~45g/L,磷酸二氢钾0.5~10g/L,七水硫酸镁0.2~20g/L,硝酸铵0.2~2g/L,氯化钠0.05~0.1g/L,硝酸铵0.2~2g/L,氯化铁0.05~0.1g/L;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A选自棕榈酰三肽

1和棕榈酰三肽

7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B选自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中的一种或是两种的混合物,组分A和B质量比为4: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包括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所述种子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酵母粉30g/L,葡萄糖25g/L,蛋白胨13g/L,磷酸二氢钾4g/L,硝酸铵1g/L,氯化钠0.08g/L,七水硫酸镁15g/L,氯化铁0.07g/L;所述发酵培养基,按质量浓度计包括:蔗糖60g/L,发酵调节物0.55g/L,蛋白胨35g/L,酵母粉40g/L,磷酸二氢钾4g/L,七水硫酸镁10g/L,硝酸铵1g/L,氯化钠0.08g/L,硝酸铵1g/L,氯化铁0.07g/L;所述发酵调节物由A和B两种组分混合而成,其中组分A为棕榈酰三肽

1,组分B为积雪草苷,组分A和B质量比为3:2。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多粘芽孢杆菌高产胞外多糖的培养基在多粘芽孢杆菌发酵制备胞外多糖的应用。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善高梁承陈成邹林君余义发吴宁邹仕刚闭革林吴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南宁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