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的细胞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73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的细胞培养方法,该方法以CHO细胞为表达系统,通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添加半乳糖、尿嘧啶核苷和四水氯化锰后能有效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并且可以提高抗体的活性。并且可以提高抗体的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的细胞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胞培养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和抗体活性的细胞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ery)是生产抗体药物最为广泛的宿主细胞之一,相对于其他细胞表达系统,CHO细胞表达系统能够与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同时细胞内部含有真核细胞复杂的翻译后修饰系统,使得表达的抗体药物在抗体结构、免疫原性、糖基化类型和方式等与人源单克隆抗体较为相似,因此能够保证抗体的药性和药效,同时CHO细胞自身分泌的内源性蛋白较少,有利于抗体后续的分离纯化,常见的CHO细胞包括CHO

S、CHO

K1、CHO

GS以及CHO

DG44细胞等。
[0003]抗体(包括Fc融合蛋白)药物发挥靶向性消灭靶细胞(如肿瘤细胞)的重要作用方式(效应功能)主要有两种:ADCC(antibody

dependent,cell

mediated cytotoxicity,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和CDC(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其中,CDC是通过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膜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所形成的攻膜复合物对靶细胞发挥裂解效应。
[0004]因此,CDC的作用机制是抗体药物研发的体外研究、评价、筛选的重要指标。此外该效应与糖基化修饰水平和类型还具有直接关系。目前,针对CDC抗体效应功能的抗体工程主要集中在对Fc的改造上,以增强抗体与FcγR的相互作用,最终增加效应功能。
[0005]然而,通过基因手段对Fc的改造来改变抗体的糖型或糖基化水平的方法周期较长,并且对于表达的抗体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都需要长时间的验证。除了通过对抗体Fc的基因改造改变CDC效应外,还可以依赖上游或下游生产工艺的改进来提高抗体的CDC活性。相对比基因手段来说,改进上游或下游生产工艺的开发时间更短,并且可以降低总体开发成本。
[0006]因此,目前仍需开发一种改进的抗体生产工艺,以改变糖基化谱,提高抗体的CDC活性,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工艺方法,该方法采用CHO表达系统的细胞培养工艺,通过在细胞培养的补料过程中添加半乳糖、四水氯化锰和尿嘧啶核苷,能够提高抗体的半乳糖基化水平,提高抗体CDC活性,且简便易操作。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以CHO细胞为表达系统,在补料过程中添加半乳糖、四水氯化锰和尿嘧啶核苷;
[0009]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以CHO

S、CHO

K1、CHO

GS或CHO

DG44细胞为表达系统,在补料过程中添加半乳糖、四水氯化锰和尿嘧啶核苷;
[0010]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以CHO

K1细胞为表达系统,在补料过程中
添加半乳糖、四水氯化锰和尿嘧啶核苷。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3.30

9.4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0.92

2.60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48

4.20mg/kg初始培养液;
[0012]进一步地,所述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3.45

9.2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0.94

2.5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51

4.03mg/kg初始培养液;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5.18

9.2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41

2.5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2.27

4.03mg/kg初始培养液;
[0014]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3.45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0.94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51mg/kg初始培养液。
[0015]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5.18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4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2.27mg/kg初始培养液。
[0016]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6.9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1.88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3.02mg/kg初始培养液。
[0017]优选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半乳糖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9.2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2.5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在补料过程中添加总量为4.03mg/kg初始培养液。
[00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a)将基础培养基加入摇瓶或细胞反应器中,接种任一上述细胞进行培养;
[0020]b)将上述半乳糖、尿嘧啶核苷和四水氯化锰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在培养的第3、5、7、9、11天加入,并添加补料培养基;
[0021]c)培养至第5天降温到33.0℃,维持这一温度继续培养至第13

15天结束;
[0022]所述方法能使收获的抗体糖基化水平提高至少199%;
[0023]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能使收获的抗体糖基化水平提高218%;
[0024]再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能使收获的抗体糖基化水平提高227%;
[0025]更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能使收获的抗体糖基化水平提高232%。
[00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补料培养基为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补料培养基为补料培养基A和补料培养基B。
[00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细胞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a)将基础培养基加入到摇瓶中,接种细胞进行培养;
[0030]b)添加补料培养基A、补料培养基B和3.30

9.40g/kg初始培养液的半乳糖,0.92

2.60g/kg初始培养液的尿嘧啶核苷、1.48

4.20mg/kg初始培养液的四水氯化锰;第3、5、7、9、11天,每天将上述物质均分成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抗体半乳糖基化水平的细胞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方法以CHO细胞为表达系统,在补料过程中添加半乳糖、尿嘧啶核苷和四水氯化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CHO细胞选自CHO

S、CHO

K1、CHO

GS或CHO

DG44细胞;优选地,所述CHO细胞为CHO

K1细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3.30

9.4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0.92

2.60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1.48

4.20mg/kg初始培养液;优选地,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3.45

9.2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0.94

2.5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1.51

4.03mg/kg初始培养液;优选地,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5.18

9.2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1.41

2.5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2.27

4.03mg/kg初始培养液;优选地,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3.45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0.94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1.51mg/kg初始培养液;优选地,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5.18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1.41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2.27mg/kg初始培养液;优选地,所述半乳糖添加总量为6.90g/kg初始培养液,尿嘧啶核苷添加总量为1.88g/kg初始培养液、四水氯化锰添加总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杨小蕊韩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