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674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其包括:判定单元,该判定单元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空燃比修正值中的至少任一项,判定发动机是否需要优化喷射时刻;及喷射时刻优化单元,该喷射时刻优化单元在判定单元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时,在发动机的各指定工况下以当前的喷射时刻为原点按照规定步长调整喷射时刻,记录各喷射时刻所对应的空燃比修正系数,选取空燃比修正系数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生成各指定工况与喷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控制技术,特别涉及用于平衡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车辆行驶里程的增加,车辆的发动机长时间运转后,会出现部件老化、生成积碳等问题。此时,燃油和燃烧不完全产物在发动机的气缸壁面形成油膜,该油膜随活塞运动而混入至机油中,会导致机油稀释的产生。在发动机启动的初期怠速阶段,燃油雾化不良,容易附着在气缸的壁面上,机油稀释现象尤为严重。图1示出了发动机负荷为80时机油稀释率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的曲线图。如图1所示,在发动机启动的初期怠速阶段,机油稀释现象比较严重,而随着发动机转速的提升,机油稀释率逐渐降低。
[0003]机油稀释会导致机油液面上升、机油压力下降、曲轴箱蹿油量增多的问题。此外,机油稀释还会导致机油粘度下降、机油寿命减少、以及机油润滑和冷却效果、燃油经济性及动力性下降等问题。
[0004]以往,为了应对机油稀释的问题,提出有通过提前发动机的喷射时刻,在活塞更靠上的位置进行喷射,使燃油喷射在气缸壁面的面积减小,从而达到降低机油稀释的效果的方法。
[0005]然而,该方法中,若提前发动机的喷射时刻、在活塞更靠上的位置进行喷射,则会使燃油喷射在活塞面上的面积和油量增大,导致油气混合不均匀,燃烧效果变差,使颗粒物(PM)排放恶化,可能会不符合日益严苛的国标PM排放规定要求。
[0006]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发动机机油稀释的系统和方法,通过推算机油稀释质量指标,设置机油稀释阈值,在检测到机油稀释量超过阈值水平时,调整发动机的喷射时刻,从而优化机油稀释。
[0007]现有技术
[0008]专利文献1:中国专利CN105240087A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然而,专利文献1中,仅考虑在检测到机油稀释量超过阈值水平时采用最利于机油稀释的喷射时刻,却没有考虑到可能会导致PM排放恶化,使得PM排放不达标。由此,无法兼顾机油稀释和PM排放的平衡,无法实现两者平衡的连续调节。而且,专利文献1中的机油稀释率的推算也不够准确,存在调整滞后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
[0012]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该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其包括:判定单元,该判定单元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空燃比修正值中的至少任一项,判定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优化喷射时刻;及喷射时刻优化单元,该喷射时刻优化单元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时,在所述发动机的各指定工况下以当前的喷射时刻为原点按照规定步长调整喷射时刻,记录各喷射时刻所对应的空燃比修正系数,选取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生成各所述指定工况与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
[0014]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判定单元中,根据当前的所述车辆行驶里程所处的里程范围,设定不同的里程间隔,在达到所述里程间隔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
[0015]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超过规定上限值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
[0016]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超过规定上限值的次数累计达到规定次数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
[0017]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的平均值波动超过容许范围的规定比例时,对所述规定上限值进行更新。
[0018]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单元中,所述指定工况由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设定。
[0019]优选地,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单元中,对于每个所述指定工况,在每个喷射时刻,获取多个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并求取平均值,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
[0020]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该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其包括如下步骤:判定步骤,该判定步骤中,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空燃比修正值中的至少任一项,判定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优化喷射时刻;及喷射时刻优化步骤,该喷射时刻优化步骤中,在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时,在所述发动机的各指定工况下以当前的喷射时刻为原点按照规定步长调整喷射时刻,记录各喷射时刻所对应的空燃比修正系数,选取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生成各所述指定工况与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
[0021]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上述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的程序。
[0022]专利技术效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及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根据车辆行驶里程以及空燃比修正值中的至少任一项,判定发动机是否需要优化喷射时刻,在判定为发动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时,通过调整喷射时刻来确认空燃比修正系数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由此不断优化喷射时刻来实现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的平衡。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发动机负荷为80时机油稀释率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的曲线图。
[0025]图2是分别示出在发动机的实际工况1下机油稀释率及PM排放量与喷射时刻的关系、闭环反馈目标空燃比及空燃比修正系数与喷射时刻的关系的图。
[0026]图3是分别示出在发动机的实际工况2下机油稀释率及PM排放量与喷射时刻的关系、闭环反馈目标空燃比及空燃比修正系数与喷射时刻的关系的图。
[0027]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8]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0029]图6是表示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的判定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0030]图7是表示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中的喷射时刻优化单元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
[0032]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论原理进行说明。在发动机闭环控制中,在喷油量相对较少的时刻,燃油喷射在气缸壁面和活塞面的可能性较低,因此可推断此时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PM)排放都最佳。由于在发动机启动的初期怠速阶段机油稀释情况严重,此时处于发动机的闭环控制区域。喷油量最少的点即闭环燃油反馈最小的点也为空燃比(A/F=Air/Fuel)的修正最接近混合气偏稀(lean)一侧。因此,专利技术人推论,当空燃比修正系数GAMMA最小的时、即空燃比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该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所述发动机的机油稀释和颗粒物排放,其特征在于,包括:判定单元,该判定单元根据车辆行驶里程和空燃比修正值中的至少任一项,判定所述发动机是否需要优化喷射时刻;及喷射时刻优化单元,该喷射时刻优化单元在所述判定单元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时,在所述发动机的各指定工况下以当前的喷射时刻为原点按照规定步长调整喷射时刻,记录各喷射时刻所对应的空燃比修正系数,选取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生成各所述指定工况与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值的映射并进行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中,根据当前的所述车辆行驶里程所处的里程范围,设定不同的里程间隔,在达到所述里程间隔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超过规定上限值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超过规定上限值的次数累计达到规定次数时,判定为需要优化喷射时刻。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定单元中,在所述空燃比修正值的平均值波动超过容许范围的规定比例时,对所述规定上限值进行更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单元中,所述指定工况由发动机转速和发动机负荷设定。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发动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时刻优化单元中,对于每个所述指定工况,在每个喷射时刻,获取多个所述空燃比修正系数并求取平均值,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时所对应的喷射时刻以作为喷射时刻优化值。8.一种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该车辆发动机控制方法通过优化发动机的喷射时刻来平衡发动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怡心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安斯泰莫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