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544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种板的制造方法中,尤其是机动车的牌照板,其中至少有一构成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4,5,6,7)的层和一反射膜(10;10’)被施加于一载体(1)上,一反射系数超过法规最大允许值的反射膜(10;10’)被选用,所述反射系数在随后的制造步骤中降低至低于法规最大允许值的范围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是一种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那类机动车的牌照板,以及由该方法制造的板。板反射板,尤其是机动车的牌照板,根据现有技术,其反射系数是基于粘贴或层压在载体上的反射膜层,该反射膜层例如包含薄铝片。在该情况下,必须采用反射膜层,该反射膜层的反射系数在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法规规定,反射系数不得低于最小值和超过最大值。商业上可用并满足以上条件的膜层包括一载体层,该层常含有铝并且不透光。如果现在试图制造板,尤其是机动车的牌照板,不言自明的事实,在其一个平面具有一个形成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的层,该层在板上直接构成。根据现有技术,该板照不能同时被设计成反射的。尤其是,如果具有平板电容器的层首先被加于载体,载体将不能被上面提到的反射膜层所覆盖,因为载体不能传播其所发出的光。如果相反地将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的层覆盖于板载体反射膜层的最上面,反射特性效率变低,因为对于外部光至少有一些平板电容器的层在两个方向都不透光。无可否认的,市场上有透明的反射膜层,但它们的反射系数远大于上面提到的法规允许的最大值。相对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开详述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易于并低成本地制造板,尤其是机动车的牌照板。该板照具有能够符合法规规定的反射系数,同时具有能够至少覆盖板平面主要部分的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并使其具有自照明特性。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了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那些特征是基于以下考虑,一个形成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或表面电容器的层和一反射膜层被用于的同一面。如果反射膜层被采用,其最初的反射系数大于法规允许的最大值,但反射箔至少经过一道工序,该工序至少在定位方式上以相当程度降低反射系数使其平均值符合法规要求。基本上,当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操作过程是可能的。首先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过程中,反射箔被加于板载体,在正对人观察位置膜层的前部,构成光栅电容器布置,对外来光线不透光的导电相互连接光栅点尺寸和表面密集度是经选择的,它们覆盖了反射膜层足够的区域来降低平均反射值以低于法规允许的最大值。同时,形成足够大的区域来 满足在自照明板亮度方面的法规要求。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在尺寸和表面厚度方面的选择是可能的。由于这变型,反射膜层是否具有一不透明的载体层是无关紧要的。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选变型中,首先,形成平板电容器的层在板载体上形成,然后覆盖一反射膜层。该反射膜层最初对由平板电容器发出的光是透明的或以定位方式使其透明。为了降低该膜最初较高的反射值使其达到法规允许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将采用一些不同的彼此相互独立或能够被组合使用的工序。依照一特殊的操作方式,一透明的反射膜层,其后面有任意地突起棱状结构,在光入射棱状结构的界面上全反射,与一个层相连以使突起棱状结构间的自由空间至少部分被所述的层填充。该层被用于平板电容器的最上面,同时最好用于反射膜层的粘结剂并具有与反射膜层突起棱状结构相似的折射率。被该层覆盖后的棱状结构所有界面将不能发生全反射。由于并不是所有棱状结构的界面与该层接触,仍然具有一虽然下降了的反射系数,反射系数能被控制在宽的界限内,尤其是因为棱状结构被上述层覆盖的范围使其符合法规标准。由从属权利要求4到9所述的具有适当进程的制造方法能够特别地和有目的地影响该覆盖的范围。由从属权利要求10到15所述的另一优选的方法,一透明的反射膜被回火,这就是说加热,在将该膜覆盖于平板电容器或一透明层的最上层之前或过程中。该反射膜被压紧于一硬质平面使后面的突起棱状结构被压平,这样减少了所述结构发生全反射的区域。通过对温度和压力以及处理时间的选择,减少反射膜的反射性使其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依次能够实现。由从属权利要求3所述的另一优选的方法,涉及采用一反射膜,该膜不能传送来自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上的光。该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上具有光栅模式的孔,这些通孔的尺寸和表面密集度是精选设置的,以实现相对于表面积的平均反射值同样降低至低于法规允许的最大值,同时有选择地传送平板电容器工作时发出的光,以满足法规的亮度要求。由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法制造的板的技术特征如从属权利要求17到25所述。本专利技术将参照以下附图以实施例的方式进行论述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板截面图解,该实施例中透明的反射膜的反射程度因反射膜后面的突起棱状结构部分地嵌入具有相同折射率的粘结层而降低。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板截面图解,该实施例中透明的反射膜的反射程度因反射膜后面的突起棱状结构完全嵌入具有相同折射率的粘结层而降低,该粘结层仅与板照表面部分粘结。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板截面图解,该实施例中具有不透明载体采用的反射膜的反射程度因采用通过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的格栅孔而降低。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板截面图解,该实施例中透明的反射膜的反射程度因将后面的突起棱状结构处理成平面或圆形而降低。在所有图解实施例中,为了简化,各个层的厚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与实际比例相符,而以放大比例显示。反射膜后面突起的或嵌入反射膜的棱状结构,从前面入射光的反射界面,也就是说从图的上面,用如三角形或梯形的后面突起的棱状截面结构来简化表示。在较低区域,所有图解实施例具有相同的层结构。在附图1到4中相同的层同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每一板的基体由一可变形的载体1构成,该载体1可包括一塑性变形材料或金属,例如铝。在后面的例子中,载体1最好完全被一绝缘层2覆盖,绝缘层2的最上面有一优良导电体的金属涂层,例如铜。涂层外蚀刻附图中以截面表示的不同导电区域。这些区域形成了在下文中论述的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的基电极4。如果板上采用许多互相并置但实际上独立的平板电容器,那么许多互相绝缘的基电极及它们各自的驱动电路也蚀刻于金属涂层外。另外,平板电容器透明覆盖层电极的一输入电路(未表示出),所述电极将在下文中详细论述,方便地在金属涂层外蚀刻以使其与基电极及它们各自的驱动电路隔离。置于金属涂层上的是一绝缘层5,该层覆盖了基电极4的整个表面并且最好用一发光颜料染色,导致由置于其上的颜料层6向后面(就是图中所说下方)发出的光使平板电容器尽可能从前面完全被辐射。置于颜料层6上的是一透明的极薄的覆盖电极7但却是一很好的导电体,其至少有一个边缘区域(图未表示出),该区域中绝缘层5和颜料层6被省略,与由金属涂层制成的输入电路间是很好的导电连接,从而使一个交流电源通过输入电路到相对于基电极4的覆盖电极7。由于该电压,颜料层6中包含的所涂颜料以公知的方式被激励从而产生光,即电致发光。在上文中所述的结构能够由一种方法来产生,由此一商用膜层粘贴或层压在载体1上。该膜层构成绝缘层2,其下面有一粘结层(未表示出),金属涂层置于其上面。可在塑性膜粘于载体1的操作之前或之后完成蚀刻互相独立的电路和电极区域的操作。平板电容器的4到7层用公知的涂层工序来粘贴(喷涂,丝网印刷,浓涂,或其它涂层工序)。在附图1所示实施例中,置于透明覆盖电极层7上面的是相对厚的粘结层9,该层施加在板整个表面上并用于固定置于其上的反射膜层10。用于粘结层9的粘结剂至少在最后硬化条件下具有与反射膜层10的后面部分突起棱状结构12基本相同的折射率。当施加反射膜层10时,其在预定压力下压缩,使那些棱状结构12穿入粘结层9直至所需的深度。对于从前方射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机动车的牌照板,包括一反射膜(10;10’)被施加于一载体(1)上,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构成电致发光的平板电容器(4,5,6,7)的层被采用,一反射系数超过法规最大允许值的反射膜(10;10’)被选用,所述反射系数在随后的制造步骤中降低至低于法规最大允许值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尔穆特莫泽弗兰克戈特哈特
申请(专利权)人:FER运输工具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