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534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单个像素内设置三种颜色以上的自发光元件来实现颜色再现性良好的多色化,能够以高的生产性制造具有高精细度的发光显示装置。该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的单个像素(p)来进行多色显示,单个像素(p)的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a]、21C↓[1b]),单个像素(p)的第2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2a]、21C↓[2b]),单个像素(p)的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a])和呈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公知的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使用了通过注入电流而发光的有机化合物材料的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简称为有机EL(电致发光))。该显示装置把由有机EL材料薄膜构成的形成面光源的有机EL元件作为显示单位,在平面基板上把显示单位排列成规定的图形。在以这种有机EL显示装置为代表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中,通过研究有机化合物材料而开发出了呈现颜色纯度高的R(红)、G(绿)、B(蓝)各种发光颜色的材料,由此,通过在每个像素设置发出R、G、B各种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开发出进行全彩色显示的彩色显示装置。图1是表示进行这种彩色显示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以往示例(参照专利文献1)的说明图。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在透明基板1上相互正交的位置上电绝缘地分离排列的扫描信号线2和数据信号线3;与该扫描信号线2和数据信号线3连接的非线形元件4;与该非线形元件4连接,由对应发光部(自发光元件)R、G、B的多个独立图形构成的第1显示电极5。并且,在各第1显示电极5上,层状地形成对应每种颜色而不同的有机发光功能膜,并在其上形成共用第2显示电极(省略图示)。专利文献1 特开平8-227276号公报根据这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通过组合R(红)、G(绿)、B(蓝)这三种颜色的自发光元件而形成一个显示单位(像素),通过分别驱动各个自发光元件,可以进行全彩色的图像显示。这样,为了进行全彩色显示,需要在一个像素内设置R、G、B三种颜色的自发光元件,但是,为了进行虽然还未达到全彩色显示,但能够获得某种程度的多彩的颜色再现性的多色显示,优选在一个像素内设置三种颜色以上的不同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另外,作为采用有机EL元件形成多色发光显示装置的方法,有一种通过金属掩模等成膜掩模在各种颜色的每个显示单位上分涂RGB三颜色的方法。根据这种分涂方法,伴随显示装置要求的高精细度的提高,成膜用掩模的形成精度和定位技术要求的难易度提高,并且为了进行三颜色的分涂,必须对每种颜色进行3次成膜步骤,所以存在着为了形成具有高精细度的显示装置需要高端的技术及生产性方面的问题。对此,也提出不使用成膜掩模来实现彩色显示的方法。例如,彩色滤色器法或颜色变换法,发光功能层的成膜自身可以采用不使用成膜掩模的单色(白色或蓝色)平涂,使源自此处的发光通过划分颜色的彩色滤色器或颜色变换层射出,由此可以获得所期望的多种颜色。根据该方法,虽然具有不使用成膜掩模即可容易对应高精细度的优点,但是由于接近有机EL元件设置形成彩色滤色器或颜色变换层的树脂层,所以担心从该树脂层放出的外部气体使有机EL元件劣化。并且,作为其他的彩色化方法,有向单色的发光功能层的发光区域照射电磁波等来实现多种发光的方法(光致退色方法),但在进行多彩的彩色显示方面,现状是尚未开发出呈现有效的发光颜色的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把解决这种问题作为一个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单个像素内设置三种颜色以上的自发光元件来实现颜色再现性良好的多色化的发光显示装置,以较高的生产性制造具有高精细度的发光显示装置,不分彩色滤色器法、颜色变换法、光致退色方法,使用分涂方法,利用以往使用的材料即可实现这些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的,即一种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单个像素来进行多色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像素的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所述单个像素的第2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所述单个像素的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和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一种发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单个像素来进行多色显示,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成膜步骤,在所述单个像素的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在所述单个像素的第2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在所述单个像素的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或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第2成膜步骤,在通过该第1成膜步骤成膜的各发光层上,在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在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在所述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发光区域上形成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或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通过所述第1发光颜色和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混色,形成所述第3发光颜色。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说明图。图6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4所的示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更具体的结构和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更具体的结构和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更具体的结构和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9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色度设定的说明图(JISZ8110的CIExy色度图)。图10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的色度设定的说明图。图中10-自发光元件;11-基板;12-下部电极;13-上部电极;14-绝缘膜;20-有机层;21、21Ra、21Rb、21Ba、21Bb、21C1a~21C4b-发光层;p像素。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2和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发光显示装置的说明图。该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形成多个具有至少三种颜色以上的不同颜色(在图示例中为C1、C2、C3、C4)的自发光元件10的单个像素p来进行多色显示,具有在对每种颜色利用分涂法形成元件时非常有效的结构。图3表示各种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的结构。该自发光元件10对各种颜色是共用的,由在基板11上叠层下部电极12、具有发光层21的有机层20、和上部电极13而形成的有机EL元件构成。并且,单个像素p的C1发光颜色(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如该图(a)所示,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C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a、21C1b),单个像素p的C2发光颜色(第2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如该图(b)所示,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C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2a、21C2b),单个像素p的C3发光颜色(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如该图(c)所示,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C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2a)和呈现C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b),并且,单个像素p的C4发光颜色(第4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10,如该图(d)所示,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C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2b)和呈现C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a)。此处,C3发光颜色和C4发光颜色是通过C1发光颜色和C2发光颜色的混色得到的发光颜色,利用呈现C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21C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显示装置,通过形成多个具有不同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的单个像素来进行多色显示,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像素中的第1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所述单个像素中的第2发光颜 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所述单个像素中的第3发光颜色的自发光元件,具有至少通过两次成膜步骤叠层的呈现所述第1发光颜色的发光层和呈现所述第2发光颜色的发光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东北先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