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炫光膜及电子设备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395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炫光膜,其包括承载层、镀膜层、着色层、光学层和粘胶层:承载层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镀膜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着色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二侧;光学层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且位于所述镀膜层和承载层之间或位于所述着色层和承载层之间,所述光学层包括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复数微纳结构;粘胶层设置于所述镀膜层远离所述承载层的一侧。镀膜层和着色层分设于承载层的两侧,着色层不会腐蚀镀膜层,从而提高炫光膜的质量和装饰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揭示一种具有上述炫光膜的电子设备壳体。体。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炫光膜及电子设备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炫光膜及电子设备壳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消费电子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各个厂家在不断寻求技术创新和功能创新来迎合环保、节能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消费电子产品的设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功能的完善,很多设计者已经将目光投向于消费电子产品外观的设计。以手机为例,手机盖板既起到保护手机里面的零件的作用,也起到美化装饰手机的作用,装饰效果优秀的手机盖板设计不但可以增加手机的价值,还可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加了用户对手机外形的选择范围,使得手机得到更多用户的欢迎。
[0003]然而,目前很多手机的盖板上为印刷各种图片以提升手机的美观。然而这种印刷上去的图片比较单一,手机使用时间长后会产生审美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炫光膜,其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炫光膜,其包括:
[0007]承载层,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0008]镀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
[0009]着色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二侧;
[0010]光学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且位于所述镀膜层和承载层之间或位于所述着色层和承载层之间,所述光学层包括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复数微纳结构;
[0011]粘胶层,其设置于所述镀膜层远离所述承载层的一侧。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层与所述光学层一体设置,或者所述承载层为PET层、PC层、PI层、CPI层、PMMA层、有机玻璃层、玻璃层中的一层或两层及以上复合层。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承载层为无色透明层或有色透明层,所述光学层为无色透明层或有色透明层。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为蒸镀层、溅射镀层、离子镀层或电镀层。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镀膜层为多层结构,其中至少一层的厚度渐变和/或材质变化设置。
[001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结构为柱面镜、CD纹、小短线、拉丝纹、菲涅尔透镜、微透镜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微纳结构规则排列或随机排布,所述微纳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微纳结构为单层结构或叠加结构,所述微纳结构之间参数变化设置和/或单个微纳结构的参数变化设置。
[00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着色层为在所述第二侧面丝印的油墨层,或者,所述着色
层为贴合在所述第二侧面的深色层。
[001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粘胶层为贴合在所述镀膜层上的OCA层。
[0020]本技术还揭示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其包括基壳和如上述所述的炫光膜,所述炫光膜通过所述粘胶层粘合于所述基壳。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镀膜层和着色层分设于承载层的两侧,着色层不会腐蚀镀膜层,从而提高炫光膜的质量,保证装饰效果。
[0023](2)从而光学层不通过承载层且更靠近基壳,微纳结构形成的光学效果更佳清晰明显,装饰效果更佳出色,辨识度更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炫光膜的示意图例;
[0025]图2为本技术炫光膜的另一种示意图例;
[0026]图3为本技术电子设备壳体的示意图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下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9]请参图1,本技术揭示一种炫光膜100,其包括承载层11、镀膜层21、着色层31、光学层41和粘胶层51。承载层1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镀膜层21设置于承载层11的第一侧,着色层31设置于承载层11的第二侧。光学层41设置于承载层11的第一侧,且光学层41位于镀膜层21和承载层11之间。光学层41包括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复数微纳结构(未图示)。粘胶层51设置于镀膜层21远离承载层11的一侧。镀膜层21和着色层31分设于承载层11的两侧,着色层31不会腐蚀镀膜层21,从而提高炫光膜100的质量,保证装饰效果;且光学层41设置于第一侧,粘胶层51设置于镀膜层21,通过粘胶层51将炫光膜100贴合玻璃等基壳301(请参图3)上形成电子设备壳体300(请参图3),从而光学层41不通过承载层11且更靠近基壳301,微纳结构形成的光学效果更佳清晰明显,装饰效果更佳出色,辨识度更高。
[0030]此实施例中,承载层11为PET层,呈无色透明状。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层还可为PC层、PI层、CPI层、PMMA层、有机玻璃层、玻璃层中的一层或两层及以上复合层。承载层11还可与光学层41一体设置,比如,设置固化胶层,并在固化胶层上压印成型微纳结构,未被压印的固化胶层(或称残胶层)可认为是承载层,则承载层11与光学层41呈一体设置。其他实施例中,承载层11还可呈有色透明状,可以为PET层自带颜色或覆有有色薄膜,也可以为固化胶层为有色胶层。
[0031]镀膜层21为蒸镀层、溅射镀层、离子镀层或电镀层等镀层,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丝印或涂布形成。镀膜层21为单层或多层结构,镀膜层21为多层结构时,一般为3

10层。一种实施例中,镀膜层21为多层时,其中至少一层的厚度渐变和/或材质变化设置;比如,镀膜层21一层或两层或整体在一个方向上厚度渐变设置,或者,镀膜层21中一层分为两个具有不同材质的区域,或者,厚度渐变的同时存在材质的区域设置,以实现镀膜层21颜色的变化。
[0032]微纳结构41为为柱面镜、CD纹、小短线、拉丝纹、菲涅尔透镜、微透镜中的一种或几种,微纳结构41规则排列或随机排布,微纳结构41的截面形状为弓形、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异形。微纳结构为单层结构或叠加结构。微纳结构为叠加结构时,可以为一个结构上设置另一个结构,比如柱面镜上设置小凸起或小凹陷;也可以为一个结构与另一结构交叉设置,比如两根柱面镜相互交叉,且与交叉处可以为叠加设置也可以为共用设置。微纳结构之间参数变化设置和/或单个微纳结构的参数变化设置。参数是指高度、宽度、深度、长度、弧度、角度、间距等等。以柱面镜为例,柱面镜之间的参数变化可以为一排设置的柱面镜内,在排列方向上,柱面镜的宽度逐渐变小;单个柱面镜的参数变化设置例如一根柱面镜沿延伸方向,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炫光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承载层,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镀膜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着色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二侧;光学层,其设置于所述承载层的第一侧或第二侧,且位于所述镀膜层和承载层之间或位于所述着色层和承载层之间,所述光学层包括凸起和/或凹陷设置的复数微纳结构;粘胶层,其设置于所述镀膜层远离所述承载层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炫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与所述光学层一体设置,或者所述承载层为PET层、PC层、PI层、CPI层、PMMA层、有机玻璃层、玻璃层中的一层或两层及以上复合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炫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为无色透明层或有色透明层,所述光学层为无色透明层或有色透明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炫光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为蒸镀层、溅射镀层、离子镀层或电镀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炫光膜,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伟岳威赵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