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β-咔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03807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
β

咔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尤其涉及一种β

咔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海洋生物、甚至人的血液和组织中,其结构复杂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咔啉是吡啶并吲哚类生物碱,按照环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α、β、γ

咔啉。其中β

咔啉生物碱广泛存在自然界当中,数量最多。
[0003]自从第一个β

咔啉生物碱Harman从蒺藜科植物骆驼蓬中发现以来,每年都有大量新型β

咔啉类被分离提取出来,其主要分布在植物和海洋生物中,大多数活性良好。β

咔啉生物碱含稠环,具有高度共轭体系,大多数呈现黄色粉末状,而且具有强荧光。β

咔啉类生物碱不仅结构新颖,具有碱性,可以与酸成盐,易于体内吸收;而且也具有良好的生化活性,如可制成抗癌酶抑制剂,具有抗血栓,抗病毒,杀菌抗炎等活性。
[0004]抗肿瘤药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研究表明,β

咔啉生物碱具有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活性,在抑制肿瘤新生血管上有较为显著的作用。相关技术报道,β

咔啉生物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β

咔啉衍生物能抑制拓扑异构酶I和II,是细胞周期性蛋白依赖性激酶(CDK)的特异性抑制剂,其抑制活性与结构中芳杂环的全芳香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将β

咔啉环引入DNA靶向性的侧链,嵌入DNA分子中,能够下调Bcl

2的表达,在不改变Bax和p53表达的基础上,促进死亡受体Fas的表达,β

咔啉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0005]随着β

咔啉生物碱的不断被发现,他们存在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但单纯从动植物中提取,不仅含量少而且成本高,难度极大,这就需要有机合成来大量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的β

咔啉类化合物,同时还提供该β

咔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具体地,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β

咔啉类化合物,所述β

咔啉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所示结构式:
[0009][0010]其中,所述X包括芳基,Y包括H、C
1~10
的直链或带支链的烷基、C
1~10
的直链或带支链的取代烷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芳基指的是含有芳香环的基团,而芳香环包括芳香单环、芳香多环、芳香杂环等。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β

咔啉类化合物,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β

咔啉结构基础上加入1,10

菲罗啉基团,能够显著提高β

咔啉类化合物对癌细胞的生物活性。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X选自如下基团:
[0014][00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上述β

咔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为:
[0016]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1)化合物1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化合物2;
[0018](2)化合物2与反应得到化合物3;
[0019](3)化合物3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4;
[0020](4)化合物4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形成化合物5;
[0021](5)化合物5水解得到化合物6;
[0022](6)化合物6与1,10

菲罗啉
‑5‑
氨基反应得到化合物I,即β

咔啉类化合物。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制备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中,以色氨酸类化合物为原料,与氯化亚砜反应形成希夫碱(化合物2,色氨酸甲酯盐酸盐),避免了直接使用HCl气体,制备方法更加安全。化合物2在路易斯酸的催化作用下,环化得到四氢β

咔啉结构(化合物3)。运用对甲基苯磺酰氯对化合物3进行取代,进而消除氧化,即得β

咔啉结构(化合物5)。在氧化过程中不使用强氧化剂和金属,条件温和,且反应无敏感基团。最后,将通过与1,10

菲罗啉
‑5‑
氨基缩合反应,对β

咔啉结构进行修饰,可增加其抗肿瘤活性。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化合物1与氯化亚飒的摩尔比为1:1~1.5;反应温度为50~110℃,反应时间为5~10h。在实际操作中,可将化合物1溶于有机溶剂(如甲醇、苯、氯仿、四氯化碳、二氯甲烷等)中,在10℃以下温度(如冰浴条件下)加入氯化亚砜,然后在50~110℃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除去溶剂,清洗、干燥得到化合物2。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所述化合物2与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60~100℃,反应的时间为5~20h,优选10~15h;所述反应在保护氛围下进行。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化合物3与对甲基苯磺酰氯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40℃,反应的时间为2~10h,优选3~5h。所述反应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碱性催化剂与对甲基苯磺酰氯的比例为1μL:1~1.5mmol。所述碱性催化剂包括吡啶、三乙胺、碳酸钾、1,8

二氮杂二环十一碳
‑7‑
烯(DBU)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实际操作中,可在低温下(如

10~0℃)加入吡啶等碱性催化剂和对甲基苯磺酰氯。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碱性条件的pH为8~12,在实际操作中,可通过加入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性物质来形成所述碱性条件;所述加热温度为80~120℃,加热时间为3~5h。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5)中,所述水解在pH为10~14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水解温度为80~110℃,水解时间为1~2h。水解结束后,加入酸将反应体系调节为弱酸性(pH=3~5)。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6)中,所述化合物6与1,10

菲罗啉
‑5‑
氨基的摩尔比为1:1~1.5;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0~40℃,反应时间为20~24h。所述反应在活化剂存在下进行,所述活化剂包括1

羟基苯并三唑(HOBT)、苯并三氮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如下式I所示的β

咔啉类化合物:其中,所述X包括芳基,Y包括H、C
1~10
的直链或带支链的烷基、C
1~10
的直链或带支链的取代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β

咔啉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X选自如下基团:3.权利要求1或2所述β

咔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β

咔啉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为: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化合物1与氯化亚砜反应得到化合物2;(2)化合物2与反应得到化合物3;(3)化合物3与对甲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化合物4;(4)化合物4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形成化合物5;(5)化合物5水解得到化合物6;(6)化合物6与1,10

菲罗啉
‑5‑
氨基反应得到化合物I。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化合物1与氯化亚飒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50~110℃;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时间为5~10h。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化合物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灿陈兰美罗辉郭欣华陈伟钢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