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966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其中,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包括模拟槽,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近海区,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和近海区的地势依次降低,红树植被林区上设有梯级潮沟,滩涂区上设有多个浅水区以形成浅水微生境,模拟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在靠近近海区的一侧,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设计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潮汐时段下的生态环境,为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态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模拟潮汐涨落,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动物在不同潮汐条件下对不同微生境的选择偏好,使得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微生境选择变得更加可控和系统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用于生态模拟试验,特别是涉及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1、红树林湿地的丧失与土地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综合保护和管理措施来维护这一珍贵的生态系统,同时,对这一生态系统的研究也需要克服复杂的生境结构、隐蔽性和数据采集成本等挑战,以深化对海洋动物微生境利用过程的了解,然而,目前缺乏红树林湿地海洋动物微生境选择研究的相关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及其搭建方法,其能够模拟不同潮汐时段下的红树林生态环境,且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搭建方法制作简单,可控性强。

2、本申请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包括模拟槽,所述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和近海区,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滩涂区和所述近海区的地势依次降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上设有梯级潮沟,所述滩涂区上设有多个浅水区以形成浅水微生境,所述模拟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靠近所述近海区的一侧。

4、优选的,所述红树植被林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一细砂层,所述第一细砂层的顶部设有第一淤泥层,所述第一淤泥层内铺设有用于稳固定型的棕榈丝或尼龙网片。

5、优选的,所述滩涂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二细砂层和铺设在所述第二细砂层顶部的第二淤泥层,所述近海区包括第三细砂层。

6、优选的,所述梯级潮沟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梯级潮沟的内周铺设有第三淤泥层。

7、优选的,所述梯级潮沟包括一级潮沟、二级潮沟和三级潮沟,所述一级潮沟沿所述模拟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一级潮沟贯穿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二级潮沟的一端与所述一级潮沟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近海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红树植被林区的侧边,所述三级潮沟的一端与所述二级潮沟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近海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红树植被林区的远端,所述一级潮沟、所述二级潮沟和所述三级潮沟的宽度依次减小。

8、优选的,所述红树植被林区包括但不限于红海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和秋茄。

9、优选的,所述浅水区包括设置在所述滩涂区表面的碗状容器,所述浅水区的内周设有第四淤泥层。

10、优选的,所述模拟槽的上方设有红外相机,所述红外相机的摄像范围覆盖整个所述模拟槽,所述红外相机与计算机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模拟槽的外部设有蓄水槽、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模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模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内设有用于模拟潮汐的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用于模拟潮汐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为蠕动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连接有用于模拟潮汐规律的定时器。

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上述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搭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3、s1:在所述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滩涂区和所述近海区,并保证其地势依次降低;

14、s2:在所述红树植被林区设置所述梯级潮沟;

15、s3:在所述滩涂区表面设置多个所述浅水区;

16、s4:通过控制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以在所述模拟槽内模拟潮汐涨落。

17、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模拟槽内,各种红树林湿地典型微生境得以模拟,包括红树植被林区、梯级潮沟、滩涂区、浅水区和近海区,同时能够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来模拟潮汐节律,以深入研究潮汐节律对海洋动物微生境选择的影响,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设计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模拟不同潮汐时段下的生态环境,为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行为和生态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模拟潮汐涨落,可以更好地理解海洋动物在不同潮汐条件下对不同微生境的选择偏好,包括它们的栖息地、食物资源获取或繁殖行为,通过该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搭建方法,使得研究红树林湿地中海洋动物的微生境选择变得更加可控和系统化,为保护这一珍贵的生态系统提供了科学支持。

18、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槽,所述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和近海区,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滩涂区和所述近海区的地势依次降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上设有梯级潮沟,所述滩涂区上设有多个浅水区以形成浅水微生境,所述模拟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靠近所述近海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一细砂层,所述第一细砂层的顶部设有第一淤泥层,所述第一淤泥层内铺设有用于稳固定型的棕榈丝或尼龙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二细砂层和铺设在所述第二细砂层顶部的第二淤泥层,所述近海区包括第三细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潮沟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梯级潮沟的内周铺设有第三淤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潮沟包括一级潮沟、二级潮沟和三级潮沟,所述一级潮沟沿所述模拟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一级潮沟贯穿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二级潮沟的一端与所述一级潮沟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近海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红树植被林区的侧边,所述三级潮沟的一端与所述二级潮沟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近海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红树植被林区的远端,所述一级潮沟、所述二级潮沟和所述三级潮沟的宽度依次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包括但不限于红海榄、白骨壤、桐花树、木榄和秋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包括设置在所述滩涂区表面的碗状容器,所述浅水区的内周设有第四淤泥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槽的上方设有红外相机,所述红外相机的摄像范围覆盖整个所述模拟槽,所述红外相机与计算机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槽的外部设有蓄水槽、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进水口与所述模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相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模拟槽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蓄水槽相连通,所述进水管内设有用于模拟潮汐的第一水泵,所述出水管内设有用于模拟潮汐的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为蠕动泵,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第二水泵均连接有用于模拟潮汐规律的定时器。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的搭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槽,所述模拟槽内沿长度方向依次设有红树植被林区、滩涂区和近海区,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滩涂区和所述近海区的地势依次降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上设有梯级潮沟,所述滩涂区上设有多个浅水区以形成浅水微生境,所述模拟槽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均设置在靠近所述近海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树植被林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一细砂层,所述第一细砂层的顶部设有第一淤泥层,所述第一淤泥层内铺设有用于稳固定型的棕榈丝或尼龙网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区包括铺设在底部的第二细砂层和铺设在所述第二细砂层顶部的第二淤泥层,所述近海区包括第三细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潮沟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所述梯级潮沟的内周铺设有第三淤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树林微生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潮沟包括一级潮沟、二级潮沟和三级潮沟,所述一级潮沟沿所述模拟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一级潮沟贯穿所述红树植被林区,所述二级潮沟的一端与所述一级潮沟的中间位置处相连通,另一端向远离所述近海区的方向延伸至所述红树植被林区的侧边,所述三级潮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敏秦蛟费芳芳古龙丁新原招春旭陈光仕郭有俊贾超蒋高乾冯为迅张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