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及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94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及摩托车。该辐条式摩托车轮包括轮辋和轮毂,轮辋通过多根单独的辐条紧固至轮毂,轮辋包括形成为一体且均呈环形的内辋和外辋,其中:轮毂具有条帽孔的周向阵列,条帽孔能够插接辐条帽,辐条帽能够螺接辐条,以将辐条紧固至轮毂;内辋设置于外辋沿轮辋径向的内侧,内辋具有拉头孔的周向阵列,每个拉头孔的外周围绕形成有能够螺接辐条拉头的拉头座,辐条拉头能够拉持辐条,以将辐条紧固至轮辋;外辋径向的外端面无孔设置,外端面被配置为接合并保持轮胎胎圈。该辐条式摩托车轮兼顾耐冲击、吸震的结构性能,且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及摩托车


[0001]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尤其涉及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及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采用真空胎的摩托车轮主要分为辐板式摩托车轮和辐条式摩托车轮,辐板式摩托车轮的轮辋一般与其轮毂和辐板一体铸造成型,辐条式摩托车轮的轮辋则一般由单独挤出的型材经卷圆及焊接后形成,相较于辐板式摩托车轮,辐条式摩托车轮具有重量小、结构轻盈,且耐冲击性、缓冲能力较好。
[0003]辐条式摩托车轮的轮辋通过多根单独的辐条紧固至轮毂,为便于固定辐条,轮辋上穿设有辐条孔,通过辐条孔安装辐条后再用密封件或胶水将辐条轮堵塞而达到无内胎化,此种结构的真空轮胎易出现漏气现象,且安装复杂。
[0004]为此,现有技术中已有在轮辋径向内端面的周向增设凸台阵列的辐条式摩托车轮产品,其大体通过在凸台阵列中的各个凸台上开设辐条孔以替代在轮辋上开设辐条孔,从而能使轮辋具有无孔的径向外端面,确保与轮胎胎圈接合后的真空度,避免真空轮胎出现漏气现象。
[0005]然而,在轮辋径向内端面的周向增设凸台阵列后,该辐条式摩托车轮的结构呈现不规则性,已不适于挤出、卷圆及焊接加工,若采用铸造成型,将弱化其结构强度,使其耐冲击差,若采用锻造金属坯以机加工方式成型,各凸台需单独铣削,金属坯需预留大量加工余量,造成材料浪费且加工难度大、成本高。
[0006]因此,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及摩托车,该辐条式摩托车轮兼顾耐冲击、吸震的结构性能,且易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0008]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包括轮辋和轮毂,所述轮辋通过多根单独的辐条紧固至所述轮毂,所述轮辋包括形成为一体且均呈环形的内辋和外辋,其中:
[0010]所述轮毂具有条帽孔的周向阵列,所述条帽孔能够插接辐条帽,所述辐条帽能够螺接所述辐条,以将所述辐条紧固至所述轮毂;
[0011]所述内辋设置于所述外辋沿所述轮辋径向的内侧,所述内辋具有拉头孔的周向阵列,每个所述拉头孔的外周围绕形成有能够螺接辐条拉头的拉头座,所述辐条拉头能够拉持所述辐条,以将所述辐条紧固至所述轮辋;
[0012]所述外辋径向的外端面无孔设置,所述外端面被配置为接合并保持轮胎胎圈。
[0013]作为优选,所述辐条拉头自所述轮辋的径向向外紧固至所述拉头座。
[0014]作为优选,所述轮毂轴向两端的凸缘上均设置有所述条帽孔的周向阵列。
[0015]作为优选,所述条帽孔的轴线沿所述轮辋的径向向所述轮毂内侧倾斜。
[0016]作为优选,所述拉头孔的周向阵列设置为连续Z字形的交错结构,在所述交错结构中,每个所述拉头孔都轴向地偏移至与每个周向相邻的所述拉头孔相反的一侧。
[0017]作为优选,所述辐条包括弯折相连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背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设置有能与所述辐条帽螺接的螺纹,所述第二段背向所述第一段的一端设置有能卡持于所述辐条拉头的凸头。
[001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段沿所述轮辋的径向延伸。
[0019]作为优选,所述拉头孔和所述拉头座经摩擦挤压钻孔工艺一并成型。
[0020]作为优选,所述内辋和所述外辋的连接处平滑过渡;所述内辋呈向所述轮辋径向内侧凸出的拱形。
[0021]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22]一种摩托车,其包括车体及如上所述的辐条式摩托车轮。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内辋设置于外辋沿轮辋径向的内侧,其被配置为连接辐条,这使得外辋可以获得无孔的径向外端面,该外端面被配置为接合并保持轮胎胎圈,从而可在该辐条式摩托车轮在采用真空胎时,真空胎的轮胎胎圈与外辋之间不会因设置用于连接辐条的孔而漏气,保证整个辐条轮辋组的真空度;
[0025]借由内辋和外辋构成的轮辋的双层结构,可以优化该辐条式摩托车轮的整体结构受力,使得同比重情况下,该辐条式摩托车轮的较铸造轮的强度可提高42%以上;
[0026]此外,双层轮圈可以有效降低胎噪,且轮辋双层结构也有很好的弹性变形空间,当车轮承受外部冲击力时,内辋可以通过变形吸收冲击力,也即不会影响外辋和轮胎胎圈之间的整体密封性,防止爆胎、漏气,降低事故率。
[0027]拉头孔和拉头座可以经摩擦挤压钻孔工艺一并成型,确保拉头孔和拉头座的结构强度,且不产生废料,相较于机加工铣削方式加工,可降低坯料成本和加工难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辐条式摩托车轮的立体图;
[002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辐条式摩托车轮的主视图;
[0030]图3是图2中A

A向的剖视图;
[0031]图4是图2中B

B向的剖视图;
[0032]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003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辐条式摩托车轮的主视图;
[0034]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辐条式摩托车轮的分解图;
[0035]图8是图6中D

D向的剖视图;
[0036]图9是图6中E

E向的剖视图。
[0037]图中:
[0038]1、轮辋;11、内辋;12、外辋;13、气门芯孔;2、轮毂;21、凸缘;22、拉接孔;3、辐条;31、凸头端;32、螺纹端;33、第一段;34、第二段;4、拉头孔;41、拉头座;5、辐条拉头;6、条帽孔;61、条帽座;7、辐条帽;8、气门芯;9、条帽组件;91、内条帽;911、内螺纹孔;912、杆部;913、头部;92、连接套;93、止动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条式摩托车轮,包括轮辋(1)和轮毂(2),所述轮辋(1)通过多根单独的辐条(3)紧固至所述轮毂(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1)包括形成为一体且均呈环形的内辋(11)和外辋(12),其中:所述轮毂(2)具有条帽孔(6)的周向阵列,所述条帽孔(6)能够插接辐条帽(7),所述辐条帽(7)能够螺接所述辐条(3),以将所述辐条(3)紧固至所述轮毂(2);所述内辋(11)设置于所述外辋(12)沿所述轮辋(1)径向的内侧,所述内辋(11)具有拉头孔(4)的周向阵列,每个所述拉头孔(4)的外周围绕形成有能够螺接辐条拉头(5)的拉头座(41),所述辐条拉头(5)能够拉持所述辐条(3),以将所述辐条(3)紧固至所述轮辋(1);所述外辋(12)径向的外端面无孔设置,所述外端面被配置为接合并保持轮胎胎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式摩托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拉头(5)自所述轮辋(1)的径向向外紧固至所述拉头座(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式摩托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轴向两端的凸缘(21)上均设置有所述条帽孔(6)的周向阵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条式摩托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帽孔(6)的轴线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佛安周宗岩汪明刘琴梅秦超
申请(专利权)人:鼎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