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14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密封圈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工艺,其包括以下组分:26型氟橡胶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密封圈的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氟橡胶作为一种特殊的合成高分子弹性体,具有耐高低温、耐油、耐溶剂、耐强氧化性及密封稳定性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所有合成橡胶中综合性能最佳,俗称“橡胶王”。它主要用于制作耐高温、耐油和耐介质的橡胶制品,如各种密封件、隔膜、胶管和胶布等,也可用作电线外皮、防腐衬里等。在航空、汽车和石油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目前,汽车、工程机械所用的密封件多用氟橡胶、丁腈橡胶或氯丁橡胶等制成,其中,耐高温性能最好的是氟橡胶。由于汽车、工程机械等的发动机输出功率增大、效率提高以及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和无维修化的趋势,对制造密封件用材料的耐高温性能、耐磨性、强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氟橡胶材料的耐温性能、耐磨性、强度仍然有待提高,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及其制备工艺,耐温性、耐磨性优异,且使用寿命长。
[0005]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07]26型氟橡胶
ꢀꢀ
60

75份
[0008]23型氟橡胶
ꢀꢀ
10

30份
[0009]硅橡胶
ꢀꢀ
10
>‑
20份
[0010]石墨烯
ꢀꢀ1‑
15份
[0011]白炭黑
ꢀꢀ
10

30份
[0012]硅烷偶联剂
ꢀꢀ
0.05

2份
[0013]氧化镁
ꢀꢀ2‑
3份
[0014]防老剂
ꢀꢀ1‑
1.5份
[0015]双酚AF2

8份。
[0016]优选地,所述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硅橡胶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的总份数80

90份。
[0017]优选地,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结构。
[0018]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90。
[0019]优选地,基于所述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将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置于开炼机上进行塑炼,辊温为30

50℃,辊间距0.8

1.2mm,塑炼10

15min;而后将辊间距调整为4mm

5mm,依次加入白炭黑、氧化镁、双酚AF
进行混炼胶A;
[0021]S2:将硅橡胶包辊,依次加入白炭黑、防老剂、双酚AF制得混炼胶B;
[0022]S3:将混炼胶A和混炼胶B共混制得并用胶,将石墨烯、硅烷偶联剂加入到并用胶中,制得母胶;
[0023]S4:将母胶置于平板硫化机模具内进行一次硫化,待一次硫化完成后,取出成品置于烘箱中进行二次硫化。
[0024]优选地,所述S1中白炭黑的份数与S2中白炭黑的份数相等;所述S1中双酚AF的份数与S2中双酚AF的份数比为3:5。
[0025]优选地,所述S4中一次硫化温度为160

170℃,9

12min,8

9MPa,二次硫化温度为190

210℃,10

15h。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下列优点:
[0027]氟橡胶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和耐油性,硅橡胶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氟橡胶和硅橡胶的并用,大大提高了耐温性能和耐油性能,扩大了使用场合;但硅橡胶、氟橡胶的摩擦稳定性差,石墨烯自身的片层结构,有一定的自润滑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用橡胶表面的摩擦系数,能够直接改善橡胶的物理性能,提高橡胶密封圈的耐磨性;石墨烯、白炭黑和KH590共同使用有效提高了氟橡胶、硅橡胶并用制成的橡胶密封圈的耐磨性能,延长了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9]实施例一、
[0030]本实施例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31]26型氟橡胶
ꢀꢀ
60份
[0032]23型氟橡胶
ꢀꢀ
20份
[0033]硅橡胶
ꢀꢀ
20份
[0034]多层结构的石墨烯
ꢀꢀ
5份
[0035]白炭黑
ꢀꢀ
10份
[0036]硅烷偶联剂KH590
ꢀꢀ
0.05份
[0037]氧化镁
ꢀꢀ
3份
[0038]防老剂
ꢀꢀ
1.5份
[0039]双酚AF
ꢀꢀ
4份
[0040]本实施例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1]S1:将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置于开炼机上进行塑炼,辊温为50℃,辊间距1mm,塑炼12min;而后将辊间距调整为4mm,依次加入5份白炭黑、3份氧化镁、1.5份双酚AF进行混炼胶A;
[0042]S2:将硅橡胶包辊,依次加入5份白炭黑、1.5份防老剂、2.5份双酚AF制得混炼胶B;
[0043]S3:将混炼胶A和混炼胶B共混制得并用胶,将石墨烯、硅烷偶联剂加入到并用胶中,制得母胶;
[0044]S4:将母胶置于平板硫化机模具内进行一次硫化,一次硫化温度为160℃,10min,8MPa;待一次硫化完成后,取出成品置于烘箱中进行二次硫化,二次硫化温度为200℃,13h。
[0045]实施例二、
[0046]本实施例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0047]26型氟橡胶
ꢀꢀ
75份
[0048]23型氟橡胶
ꢀꢀ
15份
[0049]硅橡胶
ꢀꢀ
10份
[0050]多层结构的石墨烯
ꢀꢀ
8份
[0051]白炭黑
ꢀꢀ
20份
[0052]硅烷偶联剂KH590
ꢀꢀ
1份
[0053]氧化镁
ꢀꢀ
3份
[0054]防老剂
ꢀꢀ
1.5份
[0055]双酚AF
ꢀꢀ
8份
[0056]本实施例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7]S1:将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硅橡胶的总份数为100份;所述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的总份数80

9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多层石墨烯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90。5.基于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耐磨橡胶密封圈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26型氟橡胶、23型氟橡胶置于开炼机上进行塑炼,辊温为30

50℃,辊间距0.8

1.2mm,塑炼10

15min;而后将辊间距调整为4mm

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成福季万鹏张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泓相密封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