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及车间的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69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厂区的地面防渗结构及车间防渗结构,所述防渗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环氧树脂涂层、第一防渗层、耐腐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防渗层、C15混凝土垫层及粘土夯实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的耐压防渗结构,能够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厂区各区域的在不同压力负荷下的防腐蚀、防渗的要求,有效防止危险废弃物渗入地下,避免环境的污染,大大延长了地面的使用寿命。与传统地面相比,本地面防渗结构采用八道工序,六层防渗耐压措施,通过合理工艺配置实现重点防渗区地面在重载荷下、轻载荷下以及轻重载荷交替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耐压、防腐、防渗性能。防渗性能。防渗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及车间的防渗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工厂地面防渗
,具体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厂区的地面防渗结构及车间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生产车间地面需要做防腐、防渗处理,尤其是危废处置的车间,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物料、废液外泄,避免泄漏的危险废弃物渗入地面,进入地表水体。目前采用的地面防腐防渗的方式一般主要在地面基体上涂刷防腐涂层、粘贴玻璃钢布、铺砌瓷砖、铺设环氧树脂地板等种类,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满足特殊工业建筑地面的防腐防渗要求,但因防腐防渗材料不够理想或者胶粘剂强度不够,有效期短等原因,尚不能充分满足特殊工业建筑地面防腐长期、有效的要求。
[0003]现有技术中的地面基体一般采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等基质,很难达到危废处置车间防渗、防腐和耐压的要求。另外,危废处置车间由于各区域的生产职能不同,对于防渗的要求也不一样,譬如车间内主要需要防止危废渗入地面,卸车区域对地面的耐压和防渗要求同样重要,水池的防渗要求较高,而公共生活区域的防渗要求则相对相弱。因此,不仅需要对固危废处理车间地面进行防渗施工,对车间的墙裙及地坑进行针对性的的防渗处理也是极其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厂区地面的耐压防渗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车间的防渗结构。
[0005]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环氧树脂涂层、第一防渗层、耐腐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防渗层、C15混凝土垫层及粘土夯实层。
[0006]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车间的防渗结构,包括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还包括墙裙防渗结构层。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8]本技术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的耐压防渗结构,能够满足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厂区各区域的在不同压力负荷下的防腐蚀、防渗的要求,有效防止危险废弃物渗入地下,避免环境的污染,大大延长了地面的使用寿命。与传统地面相比,本地面防渗结构采用八道工序,六层防渗耐压措施,通过合理工艺配置实现重点防渗区地面在重载荷下、轻载荷下以及轻重载荷交替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耐压、防腐、防渗性能。本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厂区不同区域如车间以及地坑的防渗机构能够针对性的满足厂区各区域的耐压、防腐蚀、防渗的要求,有效防止危险废弃物渗入地面,
避免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10]其中,1—环氧树脂涂层,2—第一防渗层,3—耐腐混凝土层,4—水泥砂浆找平层,5—第二防渗层,51—长丝无纺土工布,52—HDPE防渗膜,6—C15 混凝土垫层,7—粘土夯实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2]本技术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环氧树脂涂层1、第一防渗层2、耐腐混凝土层3、水泥砂浆找平层4、第二防渗层5、C15混凝土垫层6及粘土夯实层7。
[0013]所述环氧树脂涂层1厚度≧2mm。
[0014]所述第一防渗层2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1.5mm。
[0015]所述耐腐混凝土3厚度≧150mm,所述耐腐混凝土3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 Mb≥6.0m,渗透系数>1x10 cm/s。
[0016]所述耐腐混凝土层3内配置有双向Φ8@200X200的钢筋网。
[0017]所述水泥砂浆找平层4厚度≧20mm,水泥砂浆配比为1:2

1:3。
[0018]所述第二防渗层5包括长丝无纺土工布51和HDPE防渗膜52;所述长丝无纺土工布51厚度≧2mm,克重≧400g/m2;所述HDPE防渗膜52厚度≧2mm。
[0019]所述C15混凝土垫层6为≧100mm。
[0020]所述粘土夯实层7厚度≧300mm,粘土压实系数≥0.94。
[0021]本技术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车间的防渗结构,包括所述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还包括墙裙防渗结构层。
[0022]本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原理在于:
[0023]如图1所示,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耐压防渗结构由上至下环氧树脂涂层1、第一防渗层2、耐腐混凝土层3、水泥砂浆找平层4、第二防渗层5、C15混凝土垫层6及粘土夯实层7。
[0024]地面防渗结构的施工步骤如下:
[0025]首先铺设一层300mm厚的粘土夯实层7,其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再在其上铺设一层100mm厚度的C15混凝土垫层6;
[0026]C15混凝土垫层6上铺设第二防渗层5,第二防渗层5包括克重≧400g/m2的长丝无纺土工布51和HDPE防渗膜52,首先在C15混凝土垫层6上铺设厚度≧2mm的HDPE防渗膜52,再铺上设厚度≧2mm的长丝无纺土工布51;其中,土工布51可以增强路基强度和板结能力,防
止路面产生因基底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反射裂缝;防渗膜具有普通防水材料无法比拟的防渗效果,HDPE防渗膜52具有高强抗拉伸机械性,它优良的弹性和变形能力使其非常适用于膨胀或收缩基面,可有效克服基面的不均匀沉降基底加铺。
[0027]长丝无纺土工布51上铺设厚度≧20mm的水泥砂浆找平层4,水泥砂浆找平层4采用配比为1:2

1:3的水泥砂浆;
[0028]水泥砂浆找平层4上铺设厚度≧150mm的耐腐混凝土层3,采用的耐腐混凝土层3内部铺置有双向Φ8@200X200的钢筋网,防渗结构的耐腐混凝土层3 内配置有双向Φ8@200X200的钢筋网的地面,属于连续钢筋混泥土路面,与普通钢筋混泥土路面相比承载力更高限制了面板因纵向收缩而产生的开裂,克服了接缝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设置横向胀缝、缩缝而引起的各种路面病害(如唧泥、错台)等缺陷,同时也提高了路面使用性能。
[0029]耐腐混凝土层3上铺设第一防渗层2,第一防渗层2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铺设厚度≧1.5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具有较强的防水能力:在混凝土界面涂刷两层该材料,即可承受1.5MPa以上的水压力;在混凝土界面涂刷该材料所产生的物化反应渗透到混凝土内部,渗透深度可达200mm以上;另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还有独特的呼吸、防腐、耐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其特征在于,地面的耐压防渗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环氧树脂涂层、第一防渗层、耐腐混凝土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第二防渗层、C15混凝土垫层及粘土夯实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涂层厚度为≧2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渗层为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所述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厚度≧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混凝土厚度≧150mm,所述耐腐混凝土等效黏土防渗层厚度Mb≥6.0m,渗透系数>1x10cm/s。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针对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预处理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耐腐混凝土层内配置有双向Φ8@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吕中原李秋萍邬中正郭翔杨旭佳李志芹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天朗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