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41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涉及车辆油气悬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板簧式悬架存在的断裂故障频繁缺陷、承载和减震能力与大载重不匹配的技术问题。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托臂设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与前桥的前轮轮毂以及前桥油气缸的杆部连接,第二端部与纵梁的前部可转动连接,第三端部与圈梁可转动连接,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后桥油气缸的杆部与后桥可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油气缸及相关连接形成的油气悬挂系统,将车轮所受的力和力矩传递给车架和车身,并吸收、缓和路面传来的振动和冲击,同时起到弹簧和减震器的作用,省去了传统的弹簧和板簧。省去了传统的弹簧和板簧。省去了传统的弹簧和板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油气悬架
,尤其涉及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主体能源和重要的工业原料,市场上存在用于露天煤矿土方剥离、运煤、排渣的非公路矿用宽体自卸车,主要以载重60t为主,采用的是板簧式悬架和铆接式车架结构。
[0003]采用板簧式悬架,一方面主要采用多片板簧叠加为车辆提供承载和减震功能,而随着承载吨位的不断增加及运输路况的恶化,板簧存在断裂故障频繁的缺陷,导致运输效率降低;在另一方面通过增加承载板簧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此类故障,但是,载重超过60吨后,承载板簧自身材料属性已无法满足承载和减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板簧式悬架存在的断裂故障频繁缺陷、承载和减震能力与大载重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包括车架、前桥、前桥油气缸、托臂、后桥和后桥油气缸,车架包括纵梁以及与纵梁固定连接的圈梁,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托臂设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与前桥的前轮轮毂以及前桥油气缸的杆部连接,第二端部与纵梁的前部可转动连接,第三端部与圈梁可转动连接,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后桥油气缸的杆部与后桥可转动连接。
[0006]可选地,托臂的第一端部配置有关节轴承,第一端部和前轮轮毂均与关节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关节轴承的内圈与前桥油气缸的杆部固定连接。
[0007]可选地,托臂呈A型臂设置,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分别呈A型的三个端点设置。
[0008]可选地,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还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拉杆和转向节臂,转向油缸和转向拉杆呈对设置,转向节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转向油缸和转向拉杆,转向油缸的一端和转向拉杆的一端均销接安装于前轮轮毂,转向油缸的另一端和转向拉杆的另一端均销接安装于转向节臂,转向节臂通过节臂轴销与车架销接。
[0009]可选地,后桥包括第二桥和第三桥,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设有与第二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和与第三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第二桥和第三桥还分别通过拉杆与车架销接;
[0010]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还设有蓄能器,蓄能器的第一进油口通过管路与第二桥的后桥油气缸的油腔油口连通,蓄能器的第二进油口通过管路与第三桥的后桥油气缸的油腔油口连通。
[0011]可选地,蓄能器包括活塞式蓄能器。
[0012]可选地,车架还包括横梁和前端的下沉式保险杠,纵梁分别与圈梁、横梁、下沉式保险杠焊接。
[0013]可选地,纵梁的横截面呈封闭盒型设置,纵梁被配置为钢板焊接机加。
[0014]可选地,后桥包括第二桥和第三桥,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设有与第二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和与第三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第二桥和第三桥还分别通过拉杆与车架销接;
[0015]纵梁焊接有第一支耳、第二支耳和第三支耳,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第一支耳销接,与第二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第二支耳销接,与第三桥连接的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第三支耳销接。
[0016]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刚性宽体自卸车,包括上述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刚性宽体自卸车还包括:
[0017]司机室,安装于车架前部;
[0018]车厢,车厢尾部与车架销接;以及
[0019]举升油缸,一端与车架销接,另一端与车厢前部销接。
[0020]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本申请提供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车架与车桥之间通过油气缸进行传动、减震,包括前桥与前桥油气缸、后桥与后桥油气缸,前桥油气缸配置有托臂进行连接,具体为托臂设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第一端部与前桥的前轮轮毂以及前桥油气缸的杆部连接,第二端部与纵梁的前部可转动连接,第三端部与圈梁可转动连接,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工作时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杆部相对移动,通过托臂配合调整车架与前桥;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纵梁可转动连接,后桥油气缸的杆部与后桥可转动连接;通过上述油气缸及相关连接形成的油气悬挂系统,将车轮所受的力和力矩传递给车架和车身,并吸收、缓和路面传来的振动和冲击,有利于增加成员的舒适性,使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油气悬挂同时起到弹簧和减震器的作用,省去了传统的弹簧和板簧的设置,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板簧而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
[0022]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的另一局部示意图;
[0025]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刚性宽体自卸车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刚性宽体自卸车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0028]附图标注:10

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100

车架,110

纵梁,111

第一支耳,112

第二支耳,113

第三支耳,120

圈梁,130

下沉式保险杠,210

前轮轮毂,300

前桥油气缸,400

托臂,410

第一端部,411

关节轴承,4111

外圈,4112

内圈,420

第二端部,430

第三端部,500

后桥,510

第二桥,520

第三桥,530

拉杆,540

蓄能器,600

后桥油气缸,710

转向油缸,720

转向拉杆,730

转向节臂,731

节臂轴销,20

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刚性宽体自卸车,21

司机室,22

车厢,23

举升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及刚性宽体自卸车,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板簧式悬架存在的断裂故障频繁缺陷、承载和减震能力与大载重不匹配的技术问题。
[0030]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1]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包括车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包括:车架,包括纵梁以及与所述纵梁固定连接的圈梁;前桥和前桥油气缸,所述前桥油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纵梁可转动连接;托臂,设有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第三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前桥的前轮轮毂以及所述前桥油气缸的杆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纵梁的前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端部与所述圈梁可转动连接;后桥和后桥油气缸,所述后桥油气缸的缸筒与所述纵梁可转动连接,所述后桥油气缸的杆部与所述后桥可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的第一端部配置有关节轴承,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前轮轮毂均与所述关节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所述关节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前桥油气缸的杆部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臂呈A型臂设置,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分别呈A型的三个端点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还设有转向油缸、转向拉杆和转向节臂,所述转向油缸和所述转向拉杆呈对设置,所述转向节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对所述转向油缸和所述转向拉杆,所述转向油缸的一端和所述转向拉杆的一端均销接安装于所述前轮轮毂,所述转向油缸的另一端和所述转向拉杆的另一端均销接安装于所述转向节臂,所述转向节臂通过节臂轴销与所述车架销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包括第二桥和第三桥,所述全油气弹簧悬架重型车辆设有与所述第二桥连接的所述后桥油气缸和与所述第三桥连接的所述后桥油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康李晓华胡克波杨霞颜文星杨程张伟胡垒吴永强周志术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