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51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设置于烹饪腔的反射罩,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于反射罩底壁上方;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烹饪腔的保温罩,反射罩安装于保温罩内;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温度控制单元设置于保温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射罩外部设置所述保温罩,并且将温度控制单元安装在保温罩上,减小了反射罩上孔的数量及面积,降低了烹饪腔内热气流的流失,提升了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此外,将温度控制单元安装在保温罩上,优化了装配工艺,使温度控制单元的安装更加方便,且方便走线,优化了引线的排布,降低了装配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属于厨房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烹饪器具,如空气炸锅,通常将加热管设置在锅体烹饪腔的下部,以减轻锅盖的重量,方便用户使用。加热管的下方还设置有反射板,用于引导烹饪腔内的热气流发生循环流动,获得较好的烹饪效果。
[0003]为了对烹饪腔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的检测并控制,保证烹饪器具在安全的温度下运行,市场上的烹饪器具通常在反射板上安装温控系统,例如温控器、突跳开关以及熔断体等,因此,就需要在反射板上开设多个安装孔用以安装这些温控系统组件。
[0004]而多个安装孔的开设使加热管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这些安装孔散至反射板外部,造成热气流的流失,热量损失严重,降低了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此外,温控系统组件需要使用较多的引线实现电连接,以确保检测的准确性,而将温控系统组件安装在反射板上,引线的走线较为困难,引线的排布较杂乱,提高了装配难度,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反射罩,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射罩底壁上方;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保温罩,所述反射罩安装于所述保温罩内;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保温罩。
[0008]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熔断体以及与所述熔断体电连接的温控开关,所述保温罩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熔断体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二安装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温控开关电连接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温度的感应部,所述反射罩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感应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保温罩还开设有用于引线穿过的线束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保温罩底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紧固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的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保温罩设置;所述保温罩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的第二凸台,且所述第二凸台朝向所述反射罩设置,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配合,以在所述反射罩和所述保温罩底壁之间形成冷却腔。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底壁具有朝向背离所述冷却腔的方向凸出的凹槽。
[0013]进一步的,所述保温罩开设有与所述冷却腔连通的冷风出口,所述锅体外壁开设有冷风排放口,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用于连通所述冷风出口和所述冷风排放口的冷风管路。
[0014]进一步的,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的接油盆,以及置于所述接油盆内的炸篮,所述炸篮和所述接油盆底面形成有过流通道,所述炸篮底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接油盆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孔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连通所述过流通道。
[0015]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开口外沿设置有外翻边,所述接油盆放置于所述外翻边。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罩开设有热风出口,所述保温罩开设有通口,所述锅体开设有热风排放口,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穿过所述通口,且用于连通所述热风出口和所述热风排放口的热风管路。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技术通过在所述反射罩外部设置所述保温罩,并且将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保温罩上,减小了所述反射罩上孔的数量及面积,降低了所述烹饪腔内热气流的流失,提升了所述烹饪器具的加热效率。
[0019]此外,将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保温罩上,优化了装配工艺,使所述温度控制单元的安装更加方便,且方便走线,优化了引线的排布,降低了装配难度,提升了装配效率。
[002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温度的感应部,所述反射罩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感应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感应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使得所述感应部更加靠近所述反射罩上方的加热装置,所述感应部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所述加热装置的热量。而所述检测元件的其他部件安装在所述保温罩上,使得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面积能够尽可能的小,仅需能够安装所述感应部即可,防止热量通过安装缝隙流至所述反射罩外部。
[002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射罩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保温罩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抵接,以在所述反射罩和所述保温罩底壁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抵接,增大了所述反射罩底壁和所述保温罩底壁之间的距离,使所述冷却腔具有较大的容积,所述冷却腔内的冷风对所述反射罩的壳壁进行冷却降温,防止热量传递至所述锅体外壳,烫伤用户。
[002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上方的接油盆,以及置于所述接油盆内的炸篮,所述炸篮和所述接油盆底面形成有过流通道,所述炸篮底面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接油盆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孔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连通所述过流通道。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分别连通所述过流通道,使得位于下方的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风可以经由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直接吹向所述炸篮中的食物,缩短热风吹向食物前的流动路径,减小热损失,提高加热效率。
[0023]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反射罩开口外沿设置有外翻边,所述接油盆放置于所述外翻边。所述接油盆放置在所述反射罩的所述外翻边,不仅方便了所述接油盆的安装,便于用户取放,而且能够对所述反射罩的开口形成封闭,使热量维持在所
述反射罩中,对食物进行加热,提高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5]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保温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保温罩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反射罩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反射罩和所述保温罩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锅体的爆炸视图;
[0031]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所述接油盆和所述炸篮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8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0033]其中:
[0034]1锅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具有烹饪腔的锅体、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反射罩,以及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反射罩底壁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烹饪腔的保温罩,所述反射罩安装于所述保温罩内;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设置于所述保温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包括熔断体以及与所述熔断体电连接的温控开关,所述保温罩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熔断体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温控开关的第二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单元还包括与所述温控开关电连接的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具有用于检测所述烹饪腔内温度的感应部,所述反射罩开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感应部安装于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保温罩还开设有用于引线穿过的线束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底面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保温罩底面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紧固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的第一凸台,且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保温罩设置;所述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章君广姜丰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