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拌合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5743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拌合站,包括站体,站体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料斗,站体的内部上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拌合仓,拌合仓的内部左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拌合轴,第一拌合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一拌合轮,第一拌合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列固定安装有6个第一拌合杆,拌合仓的内部右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拌合轴,第二拌合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二拌合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起到不再需要装载机频繁连续往返于冷料仓与拌合仓即可实现对沥青的转运,降低噪音,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避免粉尘外溢,具备环保功效,不仅降低人力和物力成本,还杜绝潜在的安全隐患的作用。绝潜在的安全隐患的作用。绝潜在的安全隐患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拌合站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站设备
,具体是一种沥青拌合站。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拌合站,也叫做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该设备是在规定的温度下将干燥加热的沥青按设计配合比混合搅拌成均匀的混合料的成套设备,能够满足修筑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市政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工程的需要。沥青搅拌设备主要由冷料仓、配料系统、干燥系统、燃烧系统、热料提升、振动筛、热料贮存仓、称量搅拌系统、沥青供给系统、粉料供给系统、除尘系统、成品料仓及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沥青拌合站,由于大多数的冷料仓安装在地面,需要装载机从拌合仓将沥青转运至冷料仓,而装载机频繁连续往返于冷料仓与拌合仓,噪音较大,机器易损,粉尘较多也不环保,不仅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沥青拌合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沥青拌合站在运料时存在着大多数的冷料仓安装在地面,需要装载机从拌合仓将沥青转运至冷料仓,而装载机频繁连续往返于冷料仓与拌合仓,噪音较大,机器易损,粉尘较多也不环保,不仅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沥青拌合站,包括站体和冷料仓,所述站体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料斗,所述站体的内部上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拌合仓,所述拌合仓的内部左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拌合轴,所述第一拌合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一拌合轮,所述第一拌合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列固定安装有6个第一拌合杆,所述拌合仓的内部右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拌合轴,所述第二拌合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二拌合轮,所述第二拌合轮的外表面均匀分列固定安装有6个第二拌合杆,所述站体的后侧外表面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电机箱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拌合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站体的内部下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仓,所述传料仓的内部左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传料轴,所述第一传料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料轮,所述传料仓的内部右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传料轴,所述第二传料轴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料轮,所述第一传料轮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传料轮的外表面之间传动安装有传料皮带,所述站体的后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电机箱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
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前端与所述第一传料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站体的右侧外表面斜向上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转运仓,所述转运仓的内部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转运轴,所述冷料仓的顶侧内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箱,所述第三电机箱的底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的顶侧外表面斜向固定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左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三驱动轴,所述第三驱动轴的左端与所述转运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冷料仓的前侧外表面下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操控台。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拌合轴的外表面后端位置和所述第二拌合轴的外表面后端位置之间传动安装有第一传动皮带。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料轴的外表面后端位置和所述第二传料轴的外表面后端位置之间传动安装有第二传动皮带。
[0010]优选地,所述转运轴的外表面环绕均匀错列固定安装有转运叶片,所述转运仓的尾端底部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导料仓,所述转运仓的右端尾部贯穿至冷料仓的内部顶端左部位置。
[0011]优选地,所述操控台的前侧外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操控开关,所述第一操控开关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0012]优选地,所述操控台的前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操控开关,所述第二操控开关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0013]优选地,所述操控台的前侧外表面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三操控开关,所述第三操控开关通过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该一种沥青拌合站,通过设置有传料仓、第一传料轴、第一传料轮、第二传料轴、第二传料轮、传料皮带、第二传动皮带、第二电机箱、第二支撑座、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轴、转运仓、转运轴、转运叶片、导料仓、冷料仓、第三电机箱、第三支撑座、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轴、操控台、第二操控开关和第三操控开关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不再需要装载机频繁连续往返于冷料仓与拌合仓即可实现对沥青的转运,降低了噪音,延长了机器的使用寿命,避免了粉尘外溢,具备环保功效,不仅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还杜绝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站体结构的左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传动皮带结构的局部俯视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传动皮带结构的局部俯视放大图。
[0020]图中:1

站体、2

下料斗、3

拌合仓、301

第一拌合轴、302

第一拌合轮、303

第一拌合杆、304

第二拌合轴、305

第二拌合轮、306
‑ꢀ
第二拌合杆、307

第一传动皮带、4

第一电机箱、401

第一支撑座、 402

第一驱动电机、403

第一驱动轴、5

传料仓、501

第一传料轴、502

第一传料轮、503

第二传料轴、504

第二传料轮、505

传料皮带、 506

第二传动皮带、6

第二电机箱、601

第二支撑座、602

第二驱动电机、603

第二驱动轴、7

转运仓、701

转运轴、702

转运叶片、703
‑ꢀ
导料仓、8

冷料仓、9

第三电机箱、901

第三支撑座、902

第三
驱动电机、9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拌合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站体(1)和冷料仓(8),所述站体(1)的顶侧外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料斗(2),所述站体(1)的内部上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拌合仓(3),所述拌合仓(3)的内部左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拌合轴(301),所述第一拌合轴(301)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一拌合轮(302),所述第一拌合轮(302)的外表面均匀分列固定安装有6个第一拌合杆(303),所述拌合仓(3)的内部右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拌合轴(304),所述第二拌合轴(304)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二拌合轮(305),所述第二拌合轮(305)的外表面均匀分列固定安装有6个第二拌合杆(306),所述站体(1)的后侧外表面上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箱(4),所述第一电机箱(4)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座(401),所述第一电机箱(4)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0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402)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驱动轴(403),所述第一驱动轴(403)的前端与所述第一拌合轴(30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站体(1)的内部下端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传料仓(5),所述传料仓(5)的内部左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一传料轴(501),所述第一传料轴(501)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一传料轮(502),所述传料仓(5)的内部右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传料轴(503),所述第二传料轴(503)的外表面环绕固定安装有第二传料轮(504),所述第一传料轮(502)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传料轮(504)的外表面之间传动安装有传料皮带(505),所述站体(1)的后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箱(6),所述第二电机箱(6)的底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座(601),所述第二电机箱(6)的内部左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602),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02)的前端前后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第二驱动轴(603),所述第二驱动轴(603)的前端与所述第一传料轴(501)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站体(1)的右侧外表面斜向上位置贯穿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纳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