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托专利>正文

仿真拼插组合式中国古典建筑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67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真拼插组合式中国古典建筑模型。模型分为底盘及台基部分、屋身部分、屋顶部分;底盘及台基部分有须弥座、墁地、地栿、柱墩、柱顶石、栏板、抱鼓、望柱、台阶垂带结构单元,屋身部分有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斗栱、翼角、门窗、门框、窗框、墙结构单元,屋顶部分有瓦、屋脊、套兽、仙人走兽、脊兽结构单元;各种结构单元的造型和其中的构件均模仿中国古典实际建筑的实际形式,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形式搭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它既能使消费者学习到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并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又能启发心智,锻练动手能力,具有实用价值和娱乐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模型,是一种中国古典建筑拼插组合式模型。模型成品涉及的范围涵盖教学用具、礼品与陈列品、室内壁饰与装饰、益智玩具、钟表屋与灯具等。
技术介绍
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分为柱墩、柱顶石、墁地、须弥座、地栿、栏板、抱鼓石、门枕石、望柱、小龙头、台阶、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椽碗、斗栱、门窗、门框、窗框、墙、角云、瓦、屋脊、宝顶、套兽、仙人走兽、脊兽、匾额等构件,按照榫卯结构原理进行设计。而现有的古典建筑模型常用粘接方式,其构件不设计成榫卯结构,只能观其外貌,而无法自行搭接和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仿真拼插组合式中国古典建筑模型。它将中国古典木结构建筑加以系统化、模数化,即将古典建筑分解为柱墩、柱顶石、墁地、须弥座、地栿、栏板、抱鼓、望柱、台阶、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斗栱、门窗、门框、窗框、墙、瓦、屋脊、套兽、仙人走兽、脊兽等构件,按照榫卯结构原理进行设计,加工制造模具,采用现代注塑工艺生产构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拼插组合式中国古典建筑模型,模型分为底盘及台基部分、屋身部分、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底盘及台基部分有须弥座、墁地、地栿、柱墩、柱顶石、栏板、抱鼓、望柱、台阶垂带等结构单元,构件有A1-A16种;屋身部分有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斗栱、翼角、门窗、门框、窗框、墙等结构单元,构件有B1-B46种;屋顶部分有瓦、屋脊、套兽、仙人走兽、脊兽结构单元,构件有C1-C14种;各种结构单元的造型和其中的构件均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实际形式,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形式(D1-D46)搭接。建筑模型与真实建筑的比例范围控制在1∶20-1∶100之间。本技术为一种全新的现代意义上的古典建筑模型,既充分汲取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忠实反映古典建筑本身的结构逻辑,又最大限度地考虑到现代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产品的模数化及拼插者的可操作性。通过专业化的设计、工厂化的生产制作、三维立体化的演示说明,它既能使消费者学习到传统建筑文化知识,并获得高雅的审美享受,又能启发心智。本技术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艺术品味高、科技含量高,既锻炼动手能力,又具实用价值和娱乐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底盘搭接图;图2是底盘全图;图3是须弥座、台阶垂带与底盘搭接图;图4是台阶垂带、地栿、栏板、望柱插接图;图5是底盘、须弥座与屋身搭接图;图6是窗框与窗插接图;图7是柱顶石、檐柱、墙、窗框插接关系图;图8是檐柱头部、大额枋、平板枋搭接图;图9是图6-8所示构件搭接关系图;图10是斗拱与檩、平板枋插接图;图11是下层翼角、角梁与檩搭接关系图;图12是下层檐椽、飞椽望板、檩、承椽枋插接关系图;图13是上层翼角、踏脚木、角梁、檩搭接图;图14是上层承椽枋、踏脚木、檐椽插接图;图15是屋顶构件安装图;图16是木结构构件搭接全图;图17是下层屋面瓦、上层屋面瓦与木结构搭接节点图;图18是下层屋面瓦与脊、兽组合图;图19是上层屋面瓦与脊、兽、滴水瓦组合图;图20是建筑模型搭接图;图21是建筑模型外观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0和图21,建筑模型--四方形殿宇主要分为底盘及台基部分A(构件有A1-A16种)、屋身部分B(构件有B1-B46种)和屋顶部分C(构件有C1-C14种)三大部分,各部分按照中国古典建筑实际作法,加以科学合理的设计。其中台基部分有须弥座、墁地、地栿、柱墩、柱顶石、栏板、抱鼓、望柱、台阶垂带等结构单元,屋身部分有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斗栱、翼角、门窗、门框、窗框、墙等结构单元,屋顶部分有瓦、屋脊、套兽、仙人走兽、脊兽结构单元;各种结构单元的造型和其中的构件均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实际形式,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形式(D1-D46)搭接。各种结构单元的造型和搭接方式以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作法》及其它现存书籍、文献和建筑实例为支撑。参照附图,按照自下而上的原则,先台基,再屋身,后屋顶的次序依次插接和搭接。具体方式和步骤是底盘及台基部分A参照图1和图2,底盘由底板构件插接,其中底板A1与底板A3、A4用插件A2经滑槽D1、D2插接为一组,两组底板再用插件A2插接为一体形成底盘。参照图3,台基主体采用须弥座形式,须弥座分为正身须弥座A6和转角须弥座A7,自身构件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正身须弥座A6、转角须弥座A7与底板A3用卯口D4形式插接;底板A4与台阶垂带A5用卯口D3形式插接,台阶垂带A5与正身须弥座A6之间用阴阳榫D5(阳榫)和D6(阴卯)形式插接。参照图4和图5,台基主体部分与附属部分如地栿、望柱、栏板等用榫卯连接;台阶垂带A5与斜地栿A8、正身须弥座A6与正身地栿A9均以阴阳榫D7和D8形式上下插接;斜地栿A8与转角望柱A10、垂带望柱A11、斜栏板A13、抱鼓A14之间均采用嵌入方式D9上下插接,正身地栿A9与垂带望柱A11、栏板A12之间采用嵌入方式D10上下插接;转角望柱A10、垂带望柱A11与栏板A12、斜栏板A13之间采用滑槽方式D11、D12插接。墁地A16以卯口形式插接在柱顶石B1上。屋身部分B屋身部分的构件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参照图5,台基部分与其上的屋身部分构件如柱、墙等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其中柱顶石B1与底盘上的柱墩A15连接,柱顶石B1与檐柱B2之间采用阴阳榫形式D13、D14上下插接。参照图6,檐柱B2与窗下墙B3、窗框B4之间采用滑槽形式D15、D16嵌入;左窗扇B5、右窗扇B6以门轴D18、D19形式装入窗框B4;参照图7和图9,左门扇B12、右门扇B13以上述相同方式装入门框B11;门框B11、窗框B4上下均设卯口件插置门窗扇,门窗框上下均出转轴,门窗可以绕门窗轴自由转动。参照图8和图9,屋身主体的柱(包括檐柱、瓜柱、矮柱等)、梁(包括角梁、趴梁等)、枋(包括大额枋、承椽枋等)、檩、椽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檐柱B2与大额枋B7、B8之间采用十字卯D17和正反卯D20、D21形式上下对接;平板枋B9、B10与大额枋B7、B8之间采用阴阳榫D22、D23形式插接;平板枋B9与平板枋B10之间采用正反卯D24、D25形式上下对接。参照图10,屋身部分含有斗拱构件,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斗拱自身采用整体注塑方式;其中角科斗拱B14、平身斗拱B15以阴阳卯形式插入平板枋B9、B10;下层挑檐檩B16、B17与下层檐檩B18、B19均以阴阳榫插接方式D26、D27插入角科斗拱B14及平身斗拱B15上;下层挑檐檩B16与B17、下层檐檩B18与B19之间两端采用半卯上下咬合搭接。参照图11,角梁与其上面十字相交的挑檐檩和檐檩均采用榫卯插接方式;下层角梁B20以斜向十字槽和阴阳榫D30、D31卧入下层挑檐檩B16与B17、下层檐檩B18与B19组成的十字交角檩架上。翼角全部用榫卯形式搭接,翼角自身采用檐椽、飞椽与望板整体注塑方式;其中下层翼角B22以阴阳榫形式D28、D29插入下层挑檐檩B16、B17、下层檐檩B18、B19。套兽B21以榫卯形式套装在下层角梁B20上。参照图12,翼角以外的檐椽、飞椽与望板均用榫卯形式搭接,飞椽与望板采取整体注塑方式;下层檐椽B23搭在下层檐檩B18、B19的格架上,尾部插入下层承椽枋B27的斜孔中;下层飞椽与望板采取整体注塑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真拼插组合式中国古典建筑模型,其特征在于:模型分为底盘及台基部分、屋身部分、屋顶部分三大部分;其中,底盘及台基部分有须弥座、墁地、地栿、柱墩、柱顶石、栏板、抱鼓、望柱、台阶垂带结构单元,构件有A1-A16种;屋身部分有柱、梁、枋、檩、板、椽、飞椽、斗栱、翼角、门窗、门框、窗框、墙结构单元,构件有B1-B46种;屋顶部分有瓦、屋脊、套兽、仙人走兽、脊兽结构单元,构件有C1-C14种;各种结构单元的造型和其中的构件均模仿中国古典建筑的实际形式,各构件之间采用榫卯形式搭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托
申请(专利权)人:刘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