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磁体与非磁性导体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非磁性运动导体与静止磁体或静止非磁性导体与运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效应被广泛应用在磁悬浮轴承、磁制动刹车、磁阻尼抗震和非接触驱动等装置中。其相互作用的原理是基于二者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但该相互作用体系在一般的物理教科书中基本没有涉及,国际上也仅有前苏联的物理学家朗道和美国的物理学家史密斯在电动力学中有过较系统的描述。关于运动磁体与非磁性导体相互作用力的实验,由于一般条件下重力和摩擦力等外力的干扰,不容易获得精确定量且可重复的实验结果,因而在一般的大学物理实验中很少有这类实验开出,仅有一些定性的如永磁体在铜或铝管中下滑或金属在磁场中的阻尼摆动一类的演示实验来展示电磁感应产生的相互作用现象。多年来人们在研究运动非磁性金属与磁场的相互作用时,均采用旋转的运动导体与磁体的作用方式。由于旋转运动的引入,增加了实验结果分析的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磁体与非磁性导体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非磁性金属气垫导轨,非磁性金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体与非磁性导体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非磁性金属气垫导轨,非磁性金属气垫导轨的通道上设有多个光电门,非磁性金属气垫导轨上设有非磁性金属滑块,非磁性金属滑块上设有磁体,非磁性金属滑块的上部设有挡光片,光电门的输出接到单片机处理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祝盈,谢中,陈小林,翦知渐,黄建刚,谢晓,周艳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