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用的功能路面主要有排水路面、低噪声路面、除冰路面等几种。多孔沥青路面凭借18~25%的大空隙率,能够实现较好的排水效果和降噪功能,高弹沥青路面、蓄盐沥青路面、发热融雪路面等通过不同技术路径实现冬季除冰化雪功能。但目前的功能路面技术通常只能实现一到两种功能,功能性较为单一,对夏季多雨、冬季易结冰且降噪需求较高的地区,现有路面结构难以同时满足排水、除冰、降噪等功能。
[0003]相较传统功能路面材料,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具有多功能复合、清洁环保等优点。这是由于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的空隙率及橡胶颗粒掺量均高于20%,通过充分发挥多孔结构的三维空间特点及橡胶颗粒的超弹性材料特性,(1)使路面结构利用较高的空隙率实现较高的路面排水性能,减少路表径流;(2)利用混合料多孔吸声及弹性减震的特性,显著降低胎路噪音;(3)利用超弹特性使结冰路面能够在车辆荷载及路面自应力作用下快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混合料上面层(1)、第一聚氨酯粘结层(2)、混合料中面层(3)、第二聚氨酯粘结层(4)、混合料下面层(5);所述混合料上面层(1)为抗飞散型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上面层PERS
‑
13;所述第一聚氨酯粘结层(2)为慢反应型双组份聚氨酯粘结层;所述混合料中面层(3)为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中面层PERS
‑
20;所述第二聚氨酯粘结层(4)为慢反应型双组份聚氨酯应力吸收层;所述混合料下面层(5)为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下面层PERS
‑
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飞散型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上面层PERS
‑
13、所述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中面层PERS
‑
20和所述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下面层PERS
‑
25的厚度比为3~5cm:5~6cm:8~1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飞散型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上面层PERS
‑
13为单组份聚氨酯结合料、橡胶颗粒、集料和木质素纤维以质量比4.5~6.5:10~15:70~80:0.15~0.45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单组份聚氨酯结合料的初始固化时间≥2h,完全固化时间≤48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中面层PERS
‑
20为单组份聚氨酯结合料、橡胶颗粒和集料以质量比4.5~6.5:10~15:70~80混合而成;优选的,所述单组份聚氨酯结合料的初始固化时间≥2h,完全固化时间≤48h。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强型复合功能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下面层PERS
‑
25为单组份聚氨酯结合料、橡胶颗粒和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科,张勐,孙明志,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