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216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4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压铸,从而使得整体装置有震动,下模具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卡接杆,从而使得支撑杆向上弹起进而使得卡接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减震弹簧对于上模具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软垫的设置,使得减震弹簧在受到震动时能够直接接触到软垫,从而使得软垫吸收大量的震动进而被支撑块传输到底座,从而达到了减少整体组织在进行压铸时产生的震动的目的。震动的目的。震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
,具体为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0003]现有的压铸模具大多采用人工手动压铸,费时费力,且大量消耗了工作人员的体力,由于力量的差异从而使得在进行压铸时会发生压铸不到位,整体结构压铸的不是很紧密的情况,且自压铸过程中会由于上下落差较大从而使得整体装置产生较大的震动,使得整体装置有较大的磨损,为此,本技术推出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具备压铸模具在对于金属件进行加工压铸时不需要人员进行手动冲压,大大的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且提高了效率,另有在压铸过程中大大减少了震动,从而使得整体装置更加稳定,减少了磨损的优点,解决了压铸模具需要人员进行手动冲压,费时费力,且压铸的效果不好,另有压铸时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的震动对于整体装置有很大的影响,使得整体装置有较大的磨损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口,所述注入口的外沿螺母安装有螺母盖,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模具,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压铸口,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护口,所述减震板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所述软垫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块,所述防护块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内沿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防护块的上表面开设有连接孔。
[0006]优选的,所述下模具、压铸口和上模具均为矩形设置,且上模具的上表面积小于压铸口的上表面积。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柱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柱均匀排列安装在上顶板下表面的边缘,且固定孔有四个,所述固定孔与连接柱的位置对应,且固定孔的上表面积大于连接柱的上
表面积。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块有四个,且四个支撑块均匀排列安装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减震弹簧与支撑块垂直安装。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杆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杆以防护块的中心对称安装,且支撑杆的上表面积大于卡接杆的上表面积。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柱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柱以底座的中心对称安装,所述底座的上表面积大于支撑板的上表面积。
[0011]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该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通过上模具与下模具的压铸,从而使得整体装置有震动,下模具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外沿固定安装有卡接杆,当减震弹簧被向下压时,减震弹簧带动卡接杆向下移动,从而使得卡接杆给予支撑杆一个向下的压力,由于复位弹簧的设置,进而使得支撑杆不会脱落,从而使得支撑杆向上弹起,进而使得卡接杆向上移动,从而使得减震弹簧对于上模具产生向上的推力,由于软垫的设置,使得减震弹簧在受到震动时能够直接接触到软垫,从而使得软垫吸收大量的震动,进而被支撑块传输到底座,从而达到了减少整体组织在进行压铸时产生的震动的目的。
[0013]2、该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通过固定柱在下模具的两侧固定安装,从而使得上顶板能够安装在下模具的正上方,同时连接杆使得液压杆能够稳定进行安装,从而使得液压杆通过固定块与上顶板进行固定安装,当液压杆进行向下移动时,连接柱插入到固定孔内,从而使得上模具能够更深入的通过压铸口进入到下模具内,从而能够更好的对于金属件进行压铸,通过注入口将金属注入到压铸口内,进而通过螺母盖使得注入口关闭,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温度足够好,能够更好的进行压铸工作,从而达到了减少人员手动压铸时所需要的力量,且整体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减震板结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A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防护块结构剖视图。
[0018]图中:1、底座;2、支撑板;3、固定柱;4、下模具;5、压铸口;6、减震板;7、防护口;8、减震弹簧;9、固定孔;10、连接柱;11、上顶板;12、注入口;13、螺母盖;14、连接杆;15、液压杆;16、固定块;17、上模具;18、连接孔;19、支撑杆;20、支撑块;21、软垫;22、防护块;23、卡接杆;24、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
安装有固定柱3,固定柱3有两个,且两个固定柱3以底座1的中心对称安装,底座1的上表面积大于支撑板2的上表面积,固定柱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5,液压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顶板11,上顶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口12,注入口12的外沿螺母安装有螺母盖13,上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模具17,上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0,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具4,下模具4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9,连接柱10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柱10均匀排列安装在上顶板11下表面的边缘,且固定孔9有四个,固定孔9与连接柱10的位置对应,且固定孔9的上表面积大于连接柱10的上表面积,下模具4的上表面开设有压铸口5,下模具4、压铸口5和上模具17均为矩形设置,且上模具17的上表面积小于压铸口5的上表面积,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板6,减震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护口7,只能呈垂直状态,减震板6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0,支撑块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21,软垫2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块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件加工的压铸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柱(3),所述固定柱(3)的侧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液压杆(15),所述液压杆(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顶板(11),所述上顶板(11)的上表面开设有注入口(12),所述注入口(12)的外沿螺母安装有螺母盖(13),所述上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上模具(17),所述上顶板(1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柱(10),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模具(4),所述下模具(4)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孔(9),所述下模具(4)的上表面开设有压铸口(5),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减震板(6),所述减震板(6)的上表面开设有防护口(7),所述减震板(6)内部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0),所述支撑块(20)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软垫(21),所述软垫(2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块(22),所述防护块(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4),所述复位弹簧(2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9),所述支撑杆(1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接杆(23),所述卡接杆(23)的内沿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锐精密模具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