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034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涉及锻造设备技术领域,该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通过第一液压杆相连接,所述动模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定模的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与进水管的表面套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定模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喷头位于空腔的内部,所述空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动装置、第一连杆、第一液压杆和进水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回转型加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角度不够准确,且散热效果不佳,从而导致锻造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
本技术涉及锻造设备
,具体为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
技术介绍
锻件是指通过对金属坯料进行锻造变形而得到的工件或毛坯,利用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形变形,可改变其机械性能,锻件按坯料在加工时的温度,可分为冷锻温锻和热锻,冷锻一般是在室温下加工,热锻是在高于金属坯料的再结晶温度下加工,而锻件加工时通常用到模具,模具在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对于一些曲面结构需要用到回转型加工模具。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回转型加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角度不够准确,锻件存在较大的误差,影响锻件的质量,且散热效果不佳,不能快速冷却,从而导致锻造时间延长,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回转型加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转动角度不够准确,且散热效果不佳,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和动模(2)通过第一液压杆(3)相连接,所述动模(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装置(4),所述定模(1)的侧面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的内壁与进水管(6)的表面套接,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7),所述定模(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喷头(7)位于空腔(8)的内部,所述空腔(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0),所述第二液压杆(10)贯穿空腔(8)并延伸至定模(1)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包括定模(1)和动模(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1)和动模(2)通过第一液压杆(3)相连接,所述动模(2)的底部设置有转动装置(4),所述定模(1)的侧面开设有圆孔(5),所述圆孔(5)的内壁与进水管(6)的表面套接,所述进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头(7),所述定模(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8),所述喷头(7)位于空腔(8)的内部,所述空腔(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所述定位杆(9)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连杆(11),所述第一连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杆(10),所述第二液压杆(10)贯穿空腔(8)并延伸至定模(1)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杆(11)的表面通过第二连杆(12)与方杆(13)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方杆(13)位于转动装置(4)的下方,所述定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4),所述排水管(14)与空腔(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锻件加工用回转型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凹槽(401)、固定块(402)、电机(403)、第一齿轮(404)、固定杆(405)、第二齿轮(406)、限位块(407)、锻造锤(408)和限位槽(409),所述凹槽(401)位于动模(2)的底部,所述凹槽(401)内壁的侧面与固定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洪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锐精密模具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