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见平专利>正文

五线谱速成教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056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五线谱速成教具,它是在一种称为简易唱名法新概念基础上设计制出的,该教具的主体由面板和活动板组成。而板上设置有五条线。其背部配置有电子琴线路,借助于按一定间距排列设置的琴键来接通各个具有固定音高的唱名线路,将制备的音符按需用插接、吸合或粘贴方式安置在相应的琴键上,即可进行教学工作,音符和各种符号是按需制备成三种规格的,小型化即可使其成为供家庭学习使用的智力用具或玩具。(*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五线谱速成教具,它是在一种称为简易唱名法的新概念基础上设计制出的,特别适用于普及五线谱的教学工作。众所周知,五线谱现有两种读法,即固定调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固定调唱名法是以C调唱名为固定唱名,无论变什么调,唱名不变,而是通过将某一个或几个音升高或降低半音来表示不同的调。该法由于唱名固定,对于具有固定音高的器乐演奏,指法也相对固定,因此容易建立起条件反射。但是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带有升降号的调,有着不同的升降音,这对从事弦乐和声乐的人是难于在短期内准确掌握的,因此不适宜演唱和普及。第二种读法即首调唱名法的唱名是随着调的不同而不同的。实际上,简谱就是首调唱名法的一种简化表示方式。就一般调式来说,视谱时可始终按照简谱中的1234567i的固定音程去演奏、唱,音准容易掌握。但是用该法去看五线谱,则要求唱名随着调的不同而变换其位置。即变一个调七个主要唱名就要全体变换一个位置。这样一来,七个主要唱名要同时变换七次,才能适应所有调的需要。这种一调一变唱名位置的首调唱名法,不易建立起条件反射,而要熟练地掌握七个调的唱名,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达到的。特别是对频繁变调的曲谱,很容易混淆。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五线谱长期未能普及或速成的原因所在。现有的一种五线谱教具做成一块主体黑板,黑板的左上方设有表示基本音级的分组键盘图,每个键盘上注有音名并设有指示灯。黑板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均设有五条等长、等距离平行的横向白线。线与线之间则设有红线。黑板上的线其背部配置有相应的电子琴线路。教学时,教师要用传统粉笔在上述黑板的五条线上画出各种符号或作谱例,当用与其配套的教棒触及上述各条线时,即可听到各种不同与所接触线条对应、具有固定音高的声音。这种教具功能是单一的,仅能从直观上帮助人们了解调式中的音级关系、主音的音高、唱名标记和唱名内部的音程关系。同时由于不能小型化和简化,使这种教具仅局限于在教室范围内使用,对教师来说仍不能免除用粉笔在黑板上抄写视唱教材的负担,而对学生来说则因其形象平淡难于形成生动的综合概念。实践表明,这种教具对于讲授五线谱读法是一种有利的工具,但是并不能达到具有普及或速成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在一种称为简易唱名法的新概念基础上设计制出五线谱速成教具,使其特别适用于普及五线谱的教育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基础的简易唱名法是专利技术人积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原有五线谱在识记方法上作了创造性的补充后形成的。补充后的五线谱仍保留原有一切特征和科学因素,对于已习惯于固定调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的人们可说不受影响。该法新增设六个符号,分别代表123456,而那个大调中的导音7则不加符号。为了防止上述符号与指法相混淆,相应地用 来表示并加注在音符的符头沿45°的斜线上。这样,读谱时用符号明确唱名,从而改变现有两种唱名法,用线和间来确定唱名的方法。由于符号的形状,所代表的唱名固定不变,这样就容易记熟,并能较快地建立起条件反射。此外,变调和谱号均不改变唱名标记和唱名内部的音程关系,使不同的调和不同的谱号在唱名标记上统一起来。调式明确,无论怎样变调,调式中的音级关系、主音的音高都易辨认。变通后的曲谱,对演唱最为方便,对民乐、弦乐也有助于明确调性。简易唱名法符号简单、易学、易唱、不易混淆,不受上下加线的影响,不受音程大跳的影响,所以,不论谁,只要具备简谱知识,都可在短期内做到较熟练地掌握五线谱中所有调和所有谱号中的曲谱。按照上述简易唱名法概念设计的五线谱速成教具由一个面板和一个活动板组成主体,其中面板可用各种颜色和各种材料制成。面板的正面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均设有五条等长、等距离平行横向与板色呈强反差的线。线与线之间则设有红线。面板上的线其背部配置有相应的电子琴线路,该线路包括上下保持一定间隔的线路和固定线路板。面板上设置有琴键,琴键可沿线和间在纵、横按一定间距排列,此时基本音级自下向上升高分组,横向各线、间具有不同音高的唱名,同一线、间则有相同音高的唱名。琴键也可仅设置24个,即每个固定音高的唱名仅设置一个琴键,即基本上相当于设置基本音级从左向右排列的四个分组键盘。面板上可同时具有按上述两种方式设置的琴键。显然,仅按后一种方式设置琴键时,结构上可作相应的简化。为了保持面板的板面以及其上所设线条的完整性,键色要与板色相一致,键面上要设置与板面上所设相一致的线条,琴键与面板的配合间隙要适宜。琴键可用角形或方形。各个具有固定音高的唱名线路就是借助于琴键来接通的,此时将音符用插接、吸合或粘贴等方式安置在按需排列的琴键上,即可进行教学工作。此外,在面板上沿横向线的上、下方按等距设置插孔,即可用插接方式排列音符来组成曲谱,这样做具有强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音符可按不同需要做成大、中、小三种规格,其中大的用做讲基础乐理知识、唱名识别课和音程关系的分析,中的可用于视唱练耳课的课堂实践,小的则可用做讲和弦功能分析。其它各种符号均可做成另件备用,特别是应制备按照新概念增设的那六个音符。采用现成的包括音符在内的各种符号可以从根本上免除教师用传统粉笔在黑板上抄写视唱教材的负担,具有干净、规范、醒目等优点。此外,通过将不同的颜色粘贴在音符上,分别代表音级在某一调中的相互关系,可使学生增加兴趣,深化区分各个音级之间的关系。本专利技术教具主体的活动板安置在面板下半部分五条线的前面,该板是一个盒形件,其上端是敞口的,并设置有若干个间隔,各个间隔用于分类存放音符和各种符号,该板的正面设有表示基本音级的分组键盘图,每个键盘上注有音名,可供教学使用。将上述各部分小型化,该教具即成为可供家庭学习使用的智力用品或玩具。不配置电子琴线路时,可使成本大大降低,这将有利于普及推广五线谱,从而有助于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开发。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五线谱速成教具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五线谱速成教具的正视示意图。图2、按照图1所示教具的面板上琴键配置方式之一(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按照图1所示教具的面板上琴键配置方式之二(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按照图2和3所示琴键部位的剖面示意图。图5、活动板在面板上的安置示意图。由图1可知,面板1上设有五线谱构成线4(包括线与线之间的线在内),面板1上下半部分所设的五条线则为活动板2档住而未能示出。面板1上的线4背部所配置的电子琴线路,按图4所示方式,其上部线路4′与左端的固定线路板5或5′相连接,而下部线路4″则与左端第二个固定线路板6或6′相连接。由图2和3可知,琴键9在面板1上的配置方式有两种,其中第一种方式相当于固定线路板5,6是竖置的,这也是引设各个升、降半音(即黑键盘)音高线路所必须的,同时仍可在面板1上按第二种方式配置琴键9。当面板1上仅需设有按第二种方式配置的琴键9时,则可将固定线路板5′,6′斜置,这样就不需要另行引设各个固定音高的唱名线路,从而使结构大为简化。按下琴键9,簧片8即与下部线路4″接触,从而接通各个具有固定音高的唱名线路。所述电子琴线路、上部线路4′的固定线路板5或5′以及下部线路4″的固定线路板6或6′均可采用市售定型产品,例如沪产DZQ3205型电子琴的构件。此外,为保证琴键工作的可靠性,面板1上设置有导套,同时借助于档片7限制其移动范围。综上所述,面板1上按一定方式配置琴键9,沿五条横向线4的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线谱速成教具,其主体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均设置有五条等长、等距离的平行横线,线与线之间则设有红线、上述线条的背部配置有相应的电子琴线路,其主体上设有表示基本音级的分组键盘图,每个键盘上注有音名,其特征在于:主体是由一个面板(1)和 一个活动板(2)组成的,面板(1)上沿线和间在纵、横向按一定间距设置有琴键(9),各个具有固定音高的唱名线路其基本音级自下向上升高分组排列,可设置成横向同一线、间具有相同音高的唱名,也可同时设置成每个固定音高的唱名从左向或排列仅有一个琴键(9),上述唱名线路是借助于琴键(9)下按簧片(8)使之与下部线路(4”)接触而相通的,电子琴线路包括上下保持一定间隔的线路(4',4”)和固定线路板(5,6;5',6')。面板(1)上沿横向线的上、下方按等距设置有插孔,音符(10)是用 插接、吸合或粘贴方式安置在按需排列的琴键(9)或面板(1)上。上述活动板(2)是一个盒形件,其上端是敞口的,并配置有若干个间隔,其正面设有表示基本音级的分组键盘图,活动板(2)通过柱销(11)安置在面板(1)下半部分五条线的前面,并具有 两个固定档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见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见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