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971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防水外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个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本技术涉及飞行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器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无人机器被应用到农业、林业、电力、测绘、遥测等行业。其中,无人机器包括机器本体,机器本体内部的线缆通过连接器组件进行连接。但是,在下雨或其他易进水的环境中,水容易进入连接器组件中,可以会对连接器组件内的元器件造成腐蚀,甚至连接器组件的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具有极好的防水防尘作用,同时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分离,使得连接器组件安全能性更优越,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应用非常广泛。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件,应用于可移动平台,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防水外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个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共同形成一防水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在所述防水腔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本体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一线缆,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处设有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间隙;和/或,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器本体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二线缆,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处设有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的间隙。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外壳和卡接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的第一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装配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和/或,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外壳和卡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的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装配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和/或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二装配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二装配体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外缘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卡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装配体与所述第一外壳;和/或,所述第二装配体的外缘凸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槽相互卡接以连接所述第二装配体与所述第二外壳。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夹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一线缆之间并在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装配体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以密封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密封件夹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线缆之间并在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装配体的作用下处于压缩状态,以密封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还形成第一防水槽,所述第一防水槽环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外侧;和/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还形成第二防水槽,所述第二防水槽环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外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装配体上包括第一卡接部和具有所述第一穿设孔的第一走线部,所述第一走线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一凹陷槽;和/或,所述第二装配体上包括第二卡接部和具有所述第二穿设孔的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走线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形成有第二凹陷槽。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走线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接部的高度;和/或,所述第二走线部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高度。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其中一个设有凸台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的另一个设有凹槽结构,所述凸台结构与所述凹槽结构之间设置有所述密封件。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件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上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上设有导向台,使得所述凸台结构能够通过所述导向台与导向槽的配合插接在所述凹槽结构中;和/或,所述第一密封结构的外侧设有卡扣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上设有卡台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通过所述卡扣结构与所述卡台结构的卡接而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防水外壳,用于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连接器组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设计了一种防水外壳、连接器组件及可移动平台,将第一连接器安装在第一密封结构的内侧,将第二连接器安装在第二密封结构的内侧,并通过密封件设置在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第二密封结构与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具有极好的防水防尘作用,尤其是第一密封结构与第二密封结构的相互配合作用,能够防止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分离,使得连接器组件安全能性更优越,使用寿命长,成本低,应用非常广泛。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组件,应用于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防水外壳;/n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个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n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组件,应用于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和防水外壳;
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一个设有插接部,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另一个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插接部插接并电连接;
所述防水外壳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侧,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处及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与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共同形成一防水腔,用于容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器能够在所述防水腔内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本体和与所述第一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一线缆,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过线孔处设有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线缆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间隙;和/或,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器本体和与所述第二连接器本体连接的第二线缆,所述第二密封结构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过线孔处设有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线缆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第一外壳和卡接在所述第一外壳上的第一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一线缆穿过的第一穿设孔,所述第一穿设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过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装配体与所述第一外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和/或,
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第二外壳和卡接在所述第二外壳上的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二线缆穿过的第二穿设孔,所述第二穿设孔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过线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装配体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卡槽的位置相对应;和/或
所述第二外壳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二装配体的其中一个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上和所述第二装配体的另一个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扣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外缘凸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槽相互卡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装配体与所述第一外壳;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