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7548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机(1)、通讯模块(2)、维修控制模块(3)、故障发生模块(4)和数控机床(5)组成,教学用计算机(1)和通讯模块(2)相连接,通讯模块(2)和维修控制模块(3)相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和故障发生模块(4)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与机床电气柜(6)及模拟电柜(7)之间均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与故障清除模块(8)相连,故障清除模块(8)与维修控制模块(3)相连;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真实的加工型数控机床基础上增加维修教学环节,可进行实际故障位置模拟和诊断,具有真实、直观、可参与、简单易学等特点。特别适合中职以上院校数控维修教学之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尤其是教学用数控机床,具体地说是一种教 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技术背景目前,在机加工行业,数控机床逐渐取代普通机床成为生产企业的主要 设备。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能掌握数控机床维修技能的人才的 需求量越来越大。各院校也大力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和项目培训。因此各类 数控教学设备应运而生。但就对各类中职院校与职业培训机构而言,普通的 维修实验实训设备,因其与真实数控机床有很大的区别,不够直观,注重原 理,轻视实际,使学生掌握起来很不容易,教学与实际脱节严重,教学效果 大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教学用数控机床与实际数控机床差别较大, 教学与实际结合较差,学生学习难以致用的问题,设计一种能真实模拟实际 数控机床故障和诊断,具有真实、直观、可参与、简单易学等特点的、适合 各类中职以上院校数控维修教学之用的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 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机l、通讯模块2、维修控制模块3、故障发生模块4和数控机床5组成,所 述的数控机床5包括机床电气柜6、模拟电柜7及故障清除模块8,教学用计 算机1和通讯模块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双向连接,通讯模块2和维修控 制模块3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也双向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 和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与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及模拟电柜7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均实现 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出端与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 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与维修控制模块3的对应的信号输入相连;所 述的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对应 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真实的加工型数控机床基础上增加维修教学环节,可进行 实际故障位置模拟和诊断,具有真实、直观、可参与、简单易学等特点。特 别适合中职以上院校数控维修教学之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真实的数控加工机床完成维修技能培训,使学员得到真刀 实枪的实训。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常规数控加工机床的基础上加上维修部分功能。增加维修 控制模块、故障发生模块(可手动设置,也可由上位计算机自动设置)、故障 清除模块三大主要模块,并配以电脑通过RS485通讯模块加以远程控制。在 数控加工机床旁增加维修功能电气控制柜,原机床上的电器均通过此维修功 能电气柜后至原电气柜,增加维修功能环节;在原机床上的电器旁增加故障 清除模块,当发生故障时,需要在发生故障的电器旁操作故障清除按键开关 予以排除。成绩可反馈至上位机(教学用计算机)进行评估打印。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组成结构框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l所示。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 机1、通讯模块2 (可采用RS485通讯模块)、维修控制模块3 (可采用单片 机控制电路加以实现)、故障发生模块4 (可采用一般教科书上的继电器电路 加以实现)和数控机床5组成,所述的数控机床5包括机床电气柜6 (与现有 的市售实际数控机床的电气柜相同)、模拟电柜7 (可根据实验教材上的电路加以实现)及故障清除模块8 (可采用一般教科书或实验教材上的按键电路加 以实现)组成,其中的模拟电柜7是在原数控加工机床电气柜6旁增加的一 个功能装置,原机床电气柜6上的电器均通过此模拟电柜7后接至原电气柜6, 故障清除模块7可安装在原机床的电器(受控于机床电气柜,均增设了故障 清除按键开关)附近,当发生故障时,仅需要在发生故障的电器旁操作相应 的故障清除按键开关即可予以排除,十分有利于学生实训使用。教学用计算 机l (普通电脑)和通讯模块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双向连接,通讯模块2 和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也双向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 号输出端和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 输出端与机床电气柜6 (相当于原机床的电器元器件)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及 模拟电柜7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均实现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 出端与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与 维修控制模块3的对应的信号输入相连;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 出端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对应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 上述数控机床的机械执行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是由教学用计算机1通过RS485通讯模块2发出故 障指令至维修控制模块3,维修控制模块3得到指令后,经处理运算将故障输 出至故障发生模块4,故障发生模块4 (原机床的电器装置均通过故障发生模 块4后至原模拟电柜7,不需要将原机床的电器装置处理损坏,而通过此模块 模拟电器装置损坏现象)产生具体的故障点,经学员检测判断确认故障元器 件后,在原机床上找到元器件位置后,通过设置故障元器件旁的对应故障清 除按键开关,此开关信号经故障清除模块8后送至维修控制模块3,维修控制 模块3处理运算后使故障发生模块4复位,不产生故障,维修控制模块3并 将处理结果再通过RS485通讯模块回送至电脑,在电脑上显示故障排除的结 果(正确与错误两种)。本专利技术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权利要求1、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机(1)、通讯模块(2)、维修控制模块(3)、故障发生模块(4)和数控机床(5)组成,所述的数控机床(5)包括机床电气柜(6)、模拟电柜(7)及故障清除模块(8),教学用计算机(1)和通讯模块(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双向连接,通讯模块(2)和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也双向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和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与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及模拟电柜(7)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均实现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出端与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与维修控制模块(3)的对应的信号输入相连;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对应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2、 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 中的电器均增设有故障清除开关按键。全文摘要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机(1)、通讯模块(2)、维修控制模块(3)、故障发生模块(4)和数控机床(5)组成,教学用计算机(1)和通讯模块(2)相连接,通讯模块(2)和维修控制模块(3)相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和故障发生模块(4)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与机床电气柜(6)及模拟电柜(7)之间均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与故障清除模块(8)相连,故障清除模块(8)与维修控制模块(3)相连;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相连。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真实的加工型数控机床基础上增加维修教学环节,可进行实际故障位置模拟和诊断,具有真实、直观、可参与、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智能型实体排故数控维修机床,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教学用计算机(1)、通讯模块(2)、维修控制模块(3)、故障发生模块(4)和数控机床(5)组成,所述的数控机床(5)包括机床电气柜(6)、模拟电柜(7)及故障清除模块(8),教学用计算机(1)和通讯模块(2)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双向连接,通讯模块(2)和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也双向连接,维修控制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和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发生模块(4)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与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及模拟电柜(7)的信号输入输出端之间均实现双向连接,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出端与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故障清除模块(8)的信号输出端与维修控制模块(3)的对应的信号输入相连;所述的机床电气柜(6)的信号输入/输出端通过故障发生模块(4)与模拟电柜(7)对应的信号输入/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江夏燕兰周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日上自动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