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866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地基的顶部放置有相互拼接的两个隧道管,地基内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对齐的定位组件,隧道管的一侧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两个隧道管的底部内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同一组用于使相邻两个隧道管进行卡接的卡接组件,地基内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桩,且固定桩的底端延伸至海底岩石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双向丝杠的转动,可以使两个限位板将隧道管进行限位与固定,方便后期对两个隧道管对接,且启动第二潜水电机,可以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将两个相应的隧道管进行精准对接,不但降低组装难度还提高组装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底隧道
,涉及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在陆地交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海洋交通运输领域将成为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水下隧道作为新兴的交通方式,横跨江海、沟通两岸,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水上桥梁类工程,隧道结构抵抗风浪的能力强,对水上交通、航运的影响小,使得空间运输效率更加合理高效。目前海底隧道的修筑方法大体分为钻爆法、盾构法和沉管法,相较于沉管法来说,钻爆法和盾构法需在足够深的海底岩层里挖掘的,无论对挖掘机械,还是对施工现场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挖掘的费用也很高,施工周期长,工程造价高昂,因此沉管法相对来说性价比较高。现有技术中,沉管法在对隧道进行组装时需要控制机械臂将隧道管从海面吊钩到海底相应位置进行组装,由于隧道管与海面距离相对较长,因此在海底对相邻的隧道管组装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但是由于隧道管的重量较重,因此人工进行组装时效率低,且费时费力,而且无法使相邻两个隧道管进行精准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海底隧道管组装效率低、无法进行精准组装,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及施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包括设置在海底的地基,所述地基的顶部放置有相互拼接的两个隧道管,所述地基内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对齐的定位组件,所述隧道管的一侧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两个所述隧道管的底部内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设有同一组用于使相邻两个隧道管进行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地基内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桩,且固定桩的底端延伸至海底岩石层。进一步,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地基内的双向丝杠,所述地基内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转动槽,且双向丝杠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转动槽内并和两个转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杠的外壁对称螺纹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转动槽内的丝杠螺母,且丝杠螺母的底部与转动槽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的顶端延伸至地基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与隧道管相碰触的限位板,所述双向丝杠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潜水电机,所述第一潜水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通过启动第一潜水电机可以使两个限位板向中间移动,进而能够使限位板对隧道管进行限位与夹持。进一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隧道管一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内转动贯穿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靠近隧道管的一端与隧道管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远离隧道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齿,所述连接环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连接板相碰触的封水条,所述隧道管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卡齿相配合的第二卡齿,所述滑槽靠近第二卡齿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卡齿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连接环和第一卡齿延伸至相邻的连接槽内,且第一卡齿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卡齿相卡合,当连接环和第一卡齿延伸至相邻的连接槽中时,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可以卡合,从而能够使相邻两个隧道管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顶部的第二潜水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转动套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直齿轮,且直齿轮与第二潜水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转动套内的丝杆,且丝杆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贯穿螺母并与螺母螺纹连接,通过启动第二潜水电机驱动转动套和螺母转动,进而可以使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向中间移动,从而达到使两个隧道管进行对接的目的。进一步,所述隧道管的两侧均设有卡槽,两个所述限位板靠近隧道管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卡槽内的卡块,通过卡槽和卡块能够对隧道管进行固定,防止隧道管受到水流的冲击力向上浮动。进一步,所述地基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内滚动连接有滚动杆,且滚动杆的顶部与隧道管的底部相碰触,通过滚动杆可以减小隧道管与地基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轻松的移动隧道管。进一步,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板靠近隧道管的一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转动连接有多个与隧道管相碰触的滚轮,通过滚轮能够降低限位板对隧道管的摩擦力,方便后期对相邻两个隧道管进行对接。进一步,所述隧道管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地基底部相固定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内设有浇灌口,通过浇灌口可以向里侧进行浇灌混泥土,进而可以对隧道管和地基进行固定。进一步,所述隧道管远离连接槽的一端外壁固定套设有封套,且连接板的外壁与封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封套的顶部设有通孔,通过通孔可以对相邻两个隧道管之间的缝隙浇灌混泥土,从而使相邻两个隧道管稳固连接。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启动第一潜水电机,第一潜水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带动双向丝杠转动,随着双向丝杠的转动,两个丝杠螺母带动限位板向中间滑动,进而对隧道管进行限位和夹持,使隧道管与相邻的隧道管能够对齐;S2、启动第二潜水电机带动转动套转动,且螺母和丝杆螺纹连接,随着螺母的转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向两侧移动,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分别固定在相邻的两个隧道管的底部内壁上;S3、启动第二潜水电机,驱动直齿轮反向转动,随着转动套的转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能够带动相邻两个隧道管向中间移动,进而使连接环延伸至连接槽中,在连接环进入连接槽中时,第二卡齿与第一卡齿相卡合,将相邻的两个隧道管进行固定;S4、将第一潜水电机和第一固定块拆卸,向转动槽内浇灌混泥土保持限位板对隧道管的夹持固定,通过通孔向两个隧道管交界处浇灌混泥土,保证两个隧道管的连接稳固性,在隧道管的两侧分别固定弧形板,通过浇灌口向两侧浇灌混泥土,使隧道管能够与地基进行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将第一潜水电机安装在地基的顶部且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启动第一潜水电机,第一潜水电机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双向丝杠和丝杠螺母螺纹连接,随着双向丝杠的转动,两个丝杠螺母带动限位板向中间滑动,卡块和滚轮能够对隧道管进行限位、夹持,使隧道管与相邻的隧道管能够对齐,避免了人工移动隧道管,使相邻的隧道管对齐,提高组装效率。2、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在地基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条,固定条内均转动连接有滚动杆,滚动杆和隧道管的底部相碰触,进而在隧道管进行移动时,可以将地基和隧道管之间的摩擦阻力,更加轻松的对隧道管进行组装。3、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在地基内等距固定贯穿有多个固定桩,固定桩的底端均提升至岩石中,进而通过固定桩可以使地基与海底的稳固性。4、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接着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包括设置在海底的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放置有相互拼接的两个隧道管(2),所述地基(1)内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2)对齐的定位组件,所述隧道管(2)的一侧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2)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两个所述隧道管(2)的底部内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8)和第二固定块(21),所述第一固定块(18)与第二固定块(21)之间设有同一组用于使相邻两个隧道管(2)进行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地基(1)内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桩(34),且固定桩(34)的底端延伸至海底岩石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包括设置在海底的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的顶部放置有相互拼接的两个隧道管(2),所述地基(1)内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2)对齐的定位组件,所述隧道管(2)的一侧设有用于使两个隧道管(2)进行对接的对接组件,两个所述隧道管(2)的底部内壁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8)和第二固定块(21),所述第一固定块(18)与第二固定块(21)之间设有同一组用于使相邻两个隧道管(2)进行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地基(1)内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桩(34),且固定桩(34)的底端延伸至海底岩石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地基(1)内的双向丝杠(3),所述地基(1)内设有相对称的两个转动槽(4),且双向丝杠(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对应转动槽(4)内并和两个转动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丝杠(3)的外壁对称螺纹套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转动槽(4)内的丝杠螺母(5),且丝杠螺母(5)的底部与转动槽(4)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丝杠螺母(5)的顶端延伸至地基(1)的上方并固定连接有与隧道管(2)相碰触的限位板(6),所述双向丝杠(3)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15),所述地基(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潜水电机(16),所述第一潜水电机(1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15)相啮合的第二齿轮(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隧道管(2)一侧的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内转动贯穿有多个螺栓(8),所述螺栓(8)靠近隧道管(2)的一端与隧道管(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板(7)远离隧道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9),所述连接环(9)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卡齿(10),所述连接环(9)的外壁固定套设有与连接板(7)相碰触的封水条(25),所述隧道管(2)远离连接板(7)的一侧设有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的内壁设有多个滑槽(12),所述滑槽(12)内滑动连接有与第一卡齿(10)相配合的第二卡齿(13),所述滑槽(12)靠近第二卡齿(13)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卡齿(13)固定连接的弹簧(14),所述连接环(9)和第一卡齿(10)延伸至相邻的连接槽(11)内,且第一卡齿(10)分别与相应的第二卡齿(13)相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底隧道快速搭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18)顶部的第二潜水电机(23),所述第一固定块(18)远离连接板(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套(19),所述转动套(1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螺母(20),所述转动套(19)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直齿轮(24),且直齿轮(24)与第二潜水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第二固定块(21)靠近第一固定块(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延伸至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凯胜瑞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