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640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塔体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塔体的底部连通有储液罐,塔体的上部与储液罐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塔体的内壁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每个折流板的端部向塔体底部倾斜;两侧的折流板交错排列;每个折流板的上方塔体的侧壁上设置观察孔。每个折流板的端部超过塔体的中心线。每个折流板在塔体的底部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等于塔器内径的三分之二。折流板包括通气端、固定端,通气端设有平面,固定端设有弧面,固定端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吸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废气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各界对环保的认知不断提高,政府对环保治理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也在不断加大。废气处理作为环保治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废气处理装置是填料吸收塔。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对于含尘量大的废气,吸收过程中易形成固废沉淀物,造成填料吸收塔堵塞,影响废气吸收率;2.对于含有易结晶成分的废气,与吸收液混合后出现结晶,容易造成填料吸收塔堵塞,影响废气吸收率。目前,还没有发现比较理想的改进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能够避免废气吸收塔堵塞,废气吸收率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下部设置有进气口;塔体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塔体的底部连通有储液罐,塔体的上部与储液罐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塔体的内壁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每个折流板的端部向塔体底部倾斜;两侧的折流板交错排列;每个折流板的上方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优选的,每个折流板的端部超过塔体的中心线。优选的,每个折流板在塔体的底部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等于塔器内径的三分之二。优选的,折流板包括通气端、固定端,通气端设有平面,固定端设有弧面,固定端与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通气端设在固定端的下方。优选的,通气端与塔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锐角α。优选的,α的最佳取值为45º。优选的,储液罐包括罐体,罐体内设置有滤网。优选的,罐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优选的,循环管道包括循环泵、上水管,上水管与喷淋管连通。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多级斜插式折流板,可以避免吸收塔阻塞,废气的吸收效率提高;2、观察孔的设置,方便及时清理杂物;3、经试验,采用本技术后,废气吸收效率可达100%。阻塞率为零。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废气吸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折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液罐,2-滤网,3-人孔,4-吸收塔,5-折流板,6-观察孔,7-出气口,8-喷淋头,9-上水管,10-进气口,11-循环泵,13-塔体,14-固定端,15-通气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以下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包括吸收塔4、储液罐1,吸收塔4设置在储液罐1的上方,吸收塔4的底部与储液罐1的顶部相连通,吸收塔4的上部与储液罐1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吸收塔4包括塔体13,塔体13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塔体13的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0。塔体13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8。塔体13的内壁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5,每个折流板5的端部向塔体13底部倾斜;两侧的折流板5交错排列。每个折流板5的端部超过塔体13的中心线;每个折流板5在塔体13的底部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等于塔体13的内径的三分之二。折流板5包括通气端15、固定端14,通气端15设有平面,固定端14设有弧面,固定端14与塔体1的内壁固定焊接。通气端15设在固定端14的下方。通气端15与塔体13的内壁之间设有锐角α。锐角α的最佳取值为45º。每个折流板5的固定端14的上方塔体13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6。观察孔6以便观察折流板5的工作状态及检查是否有结晶集聚,废物集聚多了通过观察孔6及时清理。储液罐1包括罐体12,罐体12内设置有滤网2,罐体12的侧壁上设置有人孔3,通过人孔3把集聚在滤网2上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循环管道包括循环泵11、上水管9,上水管9与喷淋管连通,罐体12的外部设置有循环泵11,循环泵11通过上水管9、喷淋管和喷淋头8将吸收液均匀喷洒到吸收塔4内,完成喷淋液与废气的充分混合。工作原理如下:循环泵11将吸收液从储液罐1通过上水管9和喷淋头8均匀喷洒到吸收塔4内,通过多级斜插式折流板,与从进气口10输送进来的废气进行充分混合,并进行传质反应,将废气中含有的有机、无机物进行充分吸收,带有固体废物的吸收液回落到储液罐1中,并经过滤网2的过滤将固废或结晶体与吸收液进行分离,经过分离的吸收液在通过循环泵11进入再吸收过程。洁净尾气通过出气口7进入排放系统进行排放。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机清理沉淀:1.通过人孔3把集聚在滤网2上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2.通过观察孔6把积聚在斜插式折流板5上的沉淀物进行清理。经试验,采用本技术后,1.吸收效率可达100%。2.阻塞率为零。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体(13),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0);塔体(13)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8);/n塔体(13)的底部连通有储液罐(1),塔体(13)的上部与储液罐(1)通过循环管道连通;/n塔体(13)的内壁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5);/n每个折流板(5)的端部向塔体(13)底部倾斜;/n两侧的折流板(5)交错排列;/n每个折流板(5)的上方塔体(13)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13),顶部设置有出气口(7),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0);塔体(13)的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置有喷淋头(8);
塔体(13)的底部连通有储液罐(1),塔体(13)的上部与储液罐(1)通过循环管道连通;
塔体(13)的内壁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折流板(5);
每个折流板(5)的端部向塔体(13)底部倾斜;
两侧的折流板(5)交错排列;
每个折流板(5)的上方塔体(13)的侧壁上设置有观察孔(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折流板(5)的端部超过塔体(13)的中心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折流板(5)在塔体(13)的底部方向上的投影的长度等于塔体(13)内径的三分之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折流板(5)包括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正崔友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宝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