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560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多种用途,属于分析及医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铜离子的特异性作用,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多种用途,包括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用于制备铜离子检测剂、制备铜解毒剂、制备铜离子中和药剂和促铜离子排泄药剂、制备治疗铜离子促进的相关疾病药物及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实验表明,姜黄素二氟硼对铜离子具有选择性识别,对与铜离子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和铜稳态调节障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铜离子检测及铜离子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析及医药领域,具体涉及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多种用途。
技术介绍
铜对人体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正常生理条件下,铜是多巴胺β-羟化酶,酪氨酸酶,赖氨酸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其他人类关键酶的辅因子,在维持营养和能量的正常代谢,促进组织生长和维持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铜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当铜过量存在时会造成严重危害,不仅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而且还会交换铜或其他金属辅因子。金属蛋白会干扰细胞和组织的生物学功能,例如威尔逊氏病,是由肝脏中ATP7B突变引起的铜代谢异常,导致铜无法排泄并积累在肝,血和脑等组织中,从而导致多器官损伤。同时,大脑中积累的铜可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并引发焦虑,抑郁,人格分裂等精神问题,并通过诱导淀粉样蛋白沉淀而导致语言和认知障碍,肌张力障碍以及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症状并干扰神经递质的代谢。最近的研究表明,Cu2+的过度积累会导致多巴胺能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这是PD和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因此,铜的过量积累对人体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另外,铜离子还对朊病毒具有激活等调控作用。除了人体代谢异常,环境污染是铜中毒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增加导致集中使用的建筑物、板材、带材和许多合金产品中存在的大量铜。在这些物质使用的过程中,大量废铜被排放到环境中,主要是水生生态系统。铜污染物被人类、鱼类、家禽、牲畜和野生动物从胃肠道、肺和皮肤吸收到系统循环中,最终导致铜积累和中毒,例如,人体吸收的Cu2+将靶向肝和肾,从而引起肝毒性和肾衰竭。因此,铜检测剂在环境化学分析和肉类食品质量分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由铜污染引起的中毒迫切需要更安全有效的铜解毒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铜离子的选择性作用,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多种用途。首先,本申请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用途。实验证明,姜黄素二氟硼能够选择性识别铜离子,而对其他金属离子基本无反应;并且姜黄素二氟硼荧光强度随着Cu2+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姜黄素二氟硼能够用于定量和/或定性检测铜离子;并且利用姜黄素二氟硼,不仅能够检测常规溶液中铜离子,还能检测细胞中铜离子。进一步的,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检测铜离子时,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与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2~5。更进一步的,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检测铜离子时,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与铜离子的摩尔比为1:2。基于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铜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铜离子检测剂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铜解毒剂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用于铜离子中和的药剂和促铜离子排泄的药剂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铜离子促进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能够治疗因铜离子引起的各种相关疾病,上述用途中,所述相关疾病表现为铜离子在人体内过度蓄积或者异常促进体内关键酶的活性。具体的,上述用途中,所述相关疾病为铜稳态代谢障碍症、威尔逊病和大剂量铜摄入引起的中毒(包括铜中毒引起的肝肾损伤等);此外,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其他未探明的受到铜离子调节促进的疾病,同样能起到治疗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的,上述用途中,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帕金森氏病或阿尔茨海默病。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包括以下化合物: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铜离子的特异性作用,提供了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的多种用途,包括铜离子检测、铜中毒解毒、铜离子相关疾病等;实验表明,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对铜离子具有选择性识别,对与铜离子有关的相关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姜黄素二氟硼能使帕金森模型小鼠运动协调能力相比模型组有所恢复,并且能提高D-半乳糖致阿尔兹海默整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本专利技术为铜离子检测及铜离子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附图说明图1为DF-Cur的结构式及其对铜离子选择性识别作用图,其中,a左侧为DF-Cur的化学结构式,a右侧为在含有DF-Cur(10μM)的CH3CN-H2O(95:5,v/v)溶液中加入5.0当量的各种金属离子后的视觉颜色变化图;b为加入5.0当量不同金属离子后,DF-Cur(10μM)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图,c为加入5.0当量不同金属离子后,DF-Cur(10μM)的荧光光谱图,λex=470nm。图2为不同浓度Cu2+(0~5.0当量)的DF-Cur(10μM)CH3CN-H2O(95:5,v/v,λex=470nm)溶液的荧光滴定图,右上角为600nm处荧光强度与Cu2+增加量的关系图。图3为MCF-7细胞中Cu2+的共聚焦荧光图像,a为用DF-Cur(100nM)孵育30分钟的细胞荧光图像,b为用DF-Cur(100nM)孵育的细胞的明亮视野图像,c为用DF-Cur(100nM)孵育的细胞的显微图像合并,d为用DF-Cur(100nM)孵育30分钟后再用Cu2+(100nM)孵育30分钟的细胞荧光图像,e为用DF-Cur(100nM)孵育30分钟后再用Cu2+(100nM)孵育30分钟的细胞明亮视野图像,f为用DF-Cur(100nM)孵育30分钟后再用Cu2+(100nM)孵育30分钟的细胞显微图像合并。图4为采用流式细胞仪对DF-Cur进行评价的结果图,其中,a为流式细胞仪检测MV4-11细胞的荧光信号,b为MV4-11细胞红色荧光信号的定量分析图,*表示p<0.05,与DF-Cur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图5为活体斑马鱼体内Cu2+的共焦荧光图像,其中,a~f为斑马鱼用DF-Cur(100nM)孵育30分钟的荧光图像,g~h为用DF-Cur(100nM)预孵育30分钟,然后用Cu2+(100nM)孵育30分钟的斑马鱼的荧光图像,其中,a、d、g和j为荧光图像,b、e、h和k为亮场图像,c、f、i和l为合并图像。图6为给药期间血清(左)、尿液(中)和胆汁(右)中Cu2+含量的变化图。图7为DF-Cur对铜毒性的体内解毒作用图,a为不同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图,b为不同组肝、肾器官系数的变化图,c为肝肾组织病理学图。图8从左到右依次是造模后损伤1周后,各组动物依次在旋转杆上测试图。图9为模型建立及AD药效实验简明流程图。图10为空间探索实验结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原料和仪器均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检测铜离子中的用途。


2.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铜离子检测剂中的用途。


3.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铜解毒剂中的用途。


4.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用于铜离子中和的药剂和促铜离子排泄的药剂中的用途。


5.姜黄素二氟硼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铜离子促进的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特征在于:所述相关疾病表现为铜离子在人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治兴方玉宇黄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奥睿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