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650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属于罗茨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罗茨泵密封结构容易失效的问题。本罗茨泵包括泵体、侧盖、端盖和旋转轴,侧盖的两端分别与泵体和端盖相固连,旋转轴穿过泵体、侧盖和端盖,侧盖中具有放空腔,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旋转轴外的密封轴套,侧盖的两端与密封轴套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密封轴套上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隔断环,隔断环位于放空腔中。本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具有不易失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罗茨泵
,涉及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罗茨泵是指泵内装有两个相反方向同步旋转的叶形转子,通过叶形转子反向旋转的推压作用来移动气体来实现抽气的泵。现有的罗茨真空泵,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气冷式直排罗茨泵[申请号:201822274502.X;授权公告号:CN209370056U],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两个转子,本罗茨泵上还包括与转子一一对应设置的转子轴,转子套设在相应的转子轴上,壳体上开设有定位槽,本罗茨泵上设有两个能套设在转子轴上的侧盖,侧盖设置在转子的两端,侧盖上凸起形成能嵌入定位槽内的定位环,本罗茨泵上还设有两个套设在转子轴上的端盖,端盖设置在侧盖远离的两端,端盖与侧盖通过螺栓固连。该种结构的罗茨泵体体内具有真空腔,端盖中具有润滑腔,壳体和端盖之间设有侧盖,侧盖中设有放空腔,放空腔起到隔离的作用,使真空腔和润滑腔相分离。虽然放空腔在隔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在罗茨泵工作的过程中,真空腔内的介质进入到放空腔中后存在沿着轴套进入到润滑腔中的问题,同时润滑腔中的润滑油进入到放空腔中后也存在沿着轴套进入到真空腔中的问题,使真空腔中的介质和润滑腔中的润滑油相互交叉被污染,从而导致真空腔和放空腔之间的密封以及润滑腔和放空腔之间的密封失效,降低罗茨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密封结构不易失效,提高罗茨泵的使用寿命。r>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罗茨泵包括泵体、侧盖、端盖和旋转轴,所述侧盖的两端分别与泵体和端盖相固连,所述旋转轴穿过泵体、侧盖和端盖,所述侧盖中具有放空腔,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旋转轴外的密封轴套,所述侧盖的两端与密封轴套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轴套上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隔断环,所述隔断环位于放空腔中。泵体内部具有真空腔,端盖内部具有润滑腔,即使真空腔内部的介质通过第一密封圈和密封轴套之间的缝隙渗出,但由于隔断环的设置,使介质沿着密封轴套移动时无法越过隔断环进入到密封轴套的另一端,即无法进入到润滑腔中,随后该介质从密封轴套上掉落到放空腔中;同理由于隔断环的设置,润滑腔中的润滑油也无法沿着密封轴套进入到泵体内部的真空腔中,放空腔和隔断环的设置将真空腔与润滑腔完全隔开,使真空腔与润滑腔中的介质和润滑油无法互相渗透,无法混合,密封结构不易失效,提高罗茨泵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所述密封轴套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端的端部处均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凸起部,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均套设在旋转轴外,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内端紧贴合设置,且,两个所述凸起部紧贴合设置形成所述隔断环,所述第一轴套、第二轴套和旋转轴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该种结构,使第二密封圈可以方便的设置在密封轴套和旋转轴之间,第二密封圈在内部隔断真空腔与润滑腔,使真空腔与润滑腔中的介质和润滑油无法互相渗透,密封结构不易失效,提高罗茨泵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沿旋转轴的轴向所述隔断环位于一对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中间处。合理利用空间,使沿着密封轴套流动的介质不会粘附到侧盖上,使隔断环两侧的介质不会相混合。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所述第一密封圈为唇形密封圈。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所述侧盖靠近端盖的一端与旋转轴之间设有轴承,所述侧盖靠近泵体的一端与旋转轴之间设有螺旋密封圈,所述轴承和螺旋密封圈均套设在旋转轴外,旋紧所述螺旋密封圈能使密封轴套抵靠在轴承上。密封轴套、螺旋密封圈结构紧凑,安装后的稳定性好,螺旋密封圈不但起到安装紧固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密封的作用。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所述侧盖的底部具有放空口,所述放空口使放空腔与外界相连通。放空口可以将进入到放空腔中的介质和润滑油排出。在上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中,所述侧盖的顶部具有通孔,所述通孔使放空腔与外界相连通,所述通孔处设有堵头。通孔可以外接预抽结构,保持放空腔中的气体压力,也可以充气,将粘附在放空腔内侧壁上的介质冲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本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通过放空腔和隔断环将真空腔与润滑腔完全隔开,使真空腔与润滑腔中的介质和润滑油无法互相渗透,密封结构不易失效,提高罗茨泵的使用寿命。2、本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的密封轴套是两段式的,使密封轴套和旋转轴之间能设置第二密封圈,从而使密封轴套的内外均能隔断真空腔和润滑腔,密封结构不易失效,提高罗茨泵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高压差罗茨泵的整体结构局部剖视图。图2是本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体;2、侧盖;21、放空腔;22、放空口;23、通孔;24、堵头;3、端盖;4、旋转轴;5、密封轴套;51、隔断环;52、第一轴套;53、第二轴套;54、凸起部;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8、轴承;9、螺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罗茨泵包括泵体1、侧盖2、端盖3、旋转轴4和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包括密封轴套5、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和螺旋密封圈9。侧盖2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和端盖3相固连,旋转轴4穿过泵体1、侧盖2和端盖3,侧盖2中具有放空腔21,侧盖2的底部具有放空口22,放空口22使放空腔21与外界相连通。侧盖2的顶部具有通孔23,通孔23使放空腔21与外界相连通,通孔23处设有堵头24。侧盖2靠近端盖3的一端与旋转轴4之间设有轴承8,侧盖2靠近泵体1的一端与旋转轴4之间设有螺旋密封圈9,轴承8和螺旋密封圈9均套设在旋转轴4外,旋紧螺旋密封圈9能使密封轴套5抵靠在轴承8上。如图2所示,侧盖2的两端与密封轴套5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6为唇形密封圈。密封轴套5包括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均套设在旋转轴4外,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的内端紧贴合设置,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内端的端部处均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凸起部54,两个凸起部54紧贴合设置形成隔断环51,隔断环51凸出设置在密封轴套5上且呈环形,隔断环51位于放空腔21中,沿旋转轴4的轴向隔断环51位于一对第一密封圈6的中间处。旋转轴4和密封轴套5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7位于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的贴合处。泵体1真空腔中的介质通过第一密封圈6和密封轴套5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沿着密封轴套5的外侧壁爬动,该介质遇到隔断环51后会从密封轴套5上掉落,然后从放空口22排出;同理,端盖3润滑腔中的介质通过第一密封圈6和密封轴套5之间的缝隙渗出并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罗茨泵包括泵体(1)、侧盖(2)、端盖(3)和旋转轴(4),所述侧盖(2)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和端盖(3)相固连,所述旋转轴(4)穿过泵体(1)、侧盖(2)和端盖(3),所述侧盖(2)中具有放空腔(21),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旋转轴(4)外的密封轴套(5),所述侧盖(2)的两端与密封轴套(5)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密封轴套(5)上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隔断环(51),所述隔断环(51)位于放空腔(2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罗茨泵包括泵体(1)、侧盖(2)、端盖(3)和旋转轴(4),所述侧盖(2)的两端分别与泵体(1)和端盖(3)相固连,所述旋转轴(4)穿过泵体(1)、侧盖(2)和端盖(3),所述侧盖(2)中具有放空腔(21),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包括套设在旋转轴(4)外的密封轴套(5),所述侧盖(2)的两端与密封轴套(5)之间均设有第一密封圈(6),所述密封轴套(5)上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隔断环(51),所述隔断环(51)位于放空腔(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差罗茨泵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轴套(5)包括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所述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内端的端部处均具有凸出设置的且呈环形的凸起部(54),所述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均套设在旋转轴(4)外,所述第一轴套(52)和第二轴套(53)的内端紧贴合设置,且,两个所述凸起部(54)紧贴合设置形成所述隔断环(51),所述第一轴套(52)、第二轴套(53)和旋转轴(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7)。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创为真空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