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25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涉及水体净化及水面景观美化技术领域,包括浮块一,所述浮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一,所述浮块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内壁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二,所述浮块一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杆径向移动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了便于收纳生态浮岛,便于运输和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多功能生态浮岛,有的体积过大,不便于运输,常常在装运配送的过程中,因为规格体积的问题,影响装配的效率和不必要人力物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及水面景观美化
,具体为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
技术介绍
多功能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近年来,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体受到环境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目前,生态浮岛在水体污染治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生态浮岛利用其上栽培的植物以去除污染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抑制水体中的藻类过渡生长,同时还可以美化水体景观,具有无需占地、成本低廉以及修复效果好等优点。目前现有的多功能生态浮岛,有体积过大,不便于运输,常常在装运配送的过程中,因为规格体积的问题,影响装配的效率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具备了便于收纳生态浮岛,便于运输和使用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多功能生态浮岛,有体积过大,不便于运输,常常在装运配送的过程中,因为规格体积的问题,影响装配的效率和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浮块一,所述浮块一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一,所述浮块一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所述套块的内壁套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二,所述浮块一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杆径向移动的驱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一的下表面,所述驱动源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转板通过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杆的表面。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一的下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板的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二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浮块二。优选的,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二的数量为四个。优选的,所述支撑臂的数量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给予动力带动转板转动,通过转板转动,使得各个移动杆向伺服电机方向作径向移动,并至图4,图5所呈状态,此时的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由图1收放至图4所示状态,进而达到减少该装置在装配运输中面积的作用。二、本技术在下水使用时,如图4,图5所呈状态,由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给予动力带动转板反向转动,从而使移动杆向远离伺服电机的方向作径向运动,并至图3所呈状态,进而达到了在使用时,使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都互不接触,进而使植物的生长不收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第一状态图且作为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对应图1所示状态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对应图1所示状态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第二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对应图4所示状态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浮块一、2-支撑臂、3-植物种植容器一、4-套块、5-移动杆、6-植物种植容器二、7-转板、8-导向槽、9-滑柱、10-伺服电机、11-浮块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浮块一1,浮块一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支撑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一3,浮块一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4,套块4的内壁套接有移动杆5,移动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二6,浮块一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移动杆5径向移动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的运作并经套块4对移动杆5移动方向的限制,使其仅作径向移动,使得各个移动杆5向相对方向作径向移动,并至图4,图5所呈状态,此时的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6由图1收放至图4所示状态,进而达到减少该装置在装配运输中面积的作用;在如图4,图5所呈状态,由驱动机构反向运作,从而使移动杆5向相背离方向作径向运动,并至图3所呈状态,进而达到了在使用时,使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6,都互不接触,进而使植物的生长不收到影响。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驱动源设置在植物种植容器一3的下表面,驱动源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转板7,转板7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转板7通过导向槽8滑动连接有滑柱9,滑柱9固定连接在移动杆5的表面,通过驱动源的输出轴给予动力带动转板7转动,通过套块4对移动杆5移动方向的限制,使其仅作径向移动,通过转板7转动并经滑柱9与滑槽8之间的滑动配合,即可使得各个移动杆5向伺服电机10方向作径向移动。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固定安装在植物种植容器一3的下表面,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与转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0较普通电机,精度准确,转速性能好,适应性,抗过载能力强,稳定性较高,且噪音发热明显较低。进一步的,植物种植容器二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浮块二11,浮块二11它采用强韧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破坏性,能防紫外线、防冻、抗河水化学剂油渍等侵蚀,设置多个浮块二11,使浮岛的整体浮力更佳。进一步的,植物种植容器二6的数量为四个,不仅能使在植物种植容器二6的水体景观生充分接触氧气生长,互不干扰,且对称分布,稳定性更佳,抗冲击更佳。进一步的,支撑臂2的数量为四个,支撑臂2的数量为四个,镜像对称分布,稳定性更佳。工作原理:该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在进行装配运输时,由图1所示状态开始,通过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给予动力带动转板7转动,通过套块4对移动杆5移动方向的限制,使其仅作径向移动,通过转板7转动并经滑柱9与滑槽8之间的滑动配合,使得各个移动杆5向伺服电机10方向作径向移动,并至图4,图5所呈状态,此时的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6由图1收放至图4所示状态,进而达到减少该装置在装配运输中面积的作用;该装置在下水使用时,如图4,图5所呈状态,由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给予动力带动转板7反向转动,从而使移动杆5向远离伺服电机10的方向作径向运动,并至图3所呈状态,进而达到了在使用时,使各个植物种植容器二6,都互不接触,进而使植物的生长不受到影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浮块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一(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一(3),所述浮块一(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4),所述套块(4)的内壁套接有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二(6),所述浮块一(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杆(5)径向移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包括浮块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块一(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所述支撑臂(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一(3),所述浮块一(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块(4),所述套块(4)的内壁套接有移动杆(5),所述移动杆(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植物种植容器二(6),所述浮块一(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移动杆(5)径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体景观中用于栽植水生植物的多功能生态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源,所述驱动源设置在所述植物种植容器一(3)的下表面,所述驱动源的转动部固定连接有转板(7),所述转板(7)的表面开设有导向槽(8),所述转板(7)通过所述导向槽(8)滑动连接有滑柱(9),所述滑柱(9)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霞王小莉李成忠吴红曲良谱栾玲乔扬杨慧吴玉玥任屹蕾黄心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