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412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岛群设置在河流湖泊的雨污水的排污口处,由两排以上过滤岛组成,所述过滤岛的三维形状类似三棱柱,但其中一面为凹面。同排之间的过滤岛间隔布置,留有过流通道,前后排的过滤岛交错布置,后排过滤岛的凹面正对过流通道,实现对雨污水的层层过滤。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岛内填料上附着的微生物过滤、吸附和降解,从而降低进入湖泊的污染物量,保障湖泊生态环境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
本技术属于水环境生态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河流湖泊的水体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发展,比如,在2019年的194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74.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劣Ⅴ类为3.4%,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这些成就得益于大批量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不仅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城市等要建设自身的污水处理设施,甚至农村地区都已经开展了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大大消减了排入河流湖泊的污染物量,对于水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污水无法得到有效处理而流入河流湖泊,比如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的面源污染,一些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或者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的农村和旅游景点的污水等,这些雨污水对于当地的水体生态环境恢复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但由于其很难在源头进行有效处理,因此需要在其末端,比如入湖口或者入河口处建设相关治理设施消减其污染物。受地形复杂、水量波动大、管理人员水平低等因素影响,生态治理措施要比常规的污水处理站模式更合适。常用的生态措施是建设人工湿地,但其工程量大,投资较高,而且大多数建设在岸上,很少在河流湖泊的水体区域进行建设,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该部分区域,将会进一步消减进入河流湖泊的污染物量。目前,已经有一些相关技术和方法,比如专利技术专利“构造模块化生态岛进行河道生态修复的方法(CN110316829A)”,提供了一种生态岛的构造方法,但其生态岛的迎水面为凸面弧形,水流容易分散流走以至降低了进入岛内并被消减的污染物量。所以这种生态岛无法有效拦截污染物,而更适合用于原位的生态修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生态岛,可以直接布置在水中,其迎水面为凹形,并且通过将多个生态岛以特定的平面布置形式设置在雨污水入河流湖泊口处,能够实现对雨污水中污染物的有效拦截消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与常规的生态岛在结构组成上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平面形状类似三角形,三维形状类似三棱柱,但其中一面是凹面,并且将凹面作为迎水面,空间布置上是交错排列布置,而不是散开或无序布置。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所述过滤岛群由过滤岛(1)组成,将所述过滤岛(1)的凹面(6)作为迎水面朝向排污口,同排相邻的过滤岛(1)之间具有间隔,将所述的间隔作为过流通道(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岛群是由两排以上的过滤岛(1)组成。进一步地,所有过滤岛(1)的凹面(6)均朝向排污口,且相邻两排的过滤岛(1)交错布置,使得后排的过滤岛(1)正对前排的过流通道(7)。进一步地,后排过滤岛(1)的凹面(6)正对前排的过流通道(7)。在河流湖泊的雨污水排污口设置数排过滤岛,同排的岛与岛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作为水流通道,前后排的岛交替错开布置。过滤岛三维形状类似三棱柱,平面类似三角形,但其中一面是凹面,且凹面朝向排污口。过滤岛的结构组成与常规生态岛类似,大致为岛下部为填料层,作为基础,由不同粒径的填料组成。为防止填料坍塌和流失,在填料层四周围有围柱。填料层上部为种植层,由填料和种植土组成,能够种植植物,植物可以选择水生植物和乔灌木等,提高过滤岛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过滤岛1-1剖面图。附图标记1—过滤岛,2—填料层,3—种植层,4—植物,5—围柱,6—凹面,7—水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滤岛群,在雨污水排污口处设置数排过滤岛1,同排的岛与岛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作为水流通道7,前后排的岛交替错开布置。过滤岛的三维形状类似三棱柱,其中一面是凹面6,凹面6作为迎水面朝向排污口,平面形状类似三角形,边长为5~10m。岛下部为填料层2,作为岛的基础,由不同粒径的填料组成,为防止填料坍塌和流失,在填料层周围安装有围柱5,围柱高度略高于下部填料层2的高度,填料层上部为种植层3,由填料和种植土组成,能够种植植物4,植物可以选择水生植物和乔灌木等,提高过滤岛的物种多样性和景观效果。雨污水从排污口流出后一部分直接冲刷第一排过滤岛1的凹面6,大部分污水进入过滤岛1内部,污水中的污染物被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吸附和降解,小部分污水通过第一排两个过滤岛1之间的水流通道7冲刷第二排过滤岛1的凹面6,依次类推,实现污染物的层层消减。同时污水被过滤岛1层层消能,降低其流速,使比重大的杂质沉淀下来被慢慢分解,最终消减了雨污水流入河流湖泊的污染物量,减轻了河流湖泊生态恢复的负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其特征在于,过滤岛群由过滤岛(1)组成,将所述过滤岛(1)的凹面(6)作为迎水面朝向排污口,同排相邻的过滤岛(1)之间具有间隔,将所述的间隔作为过流通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其特征在于,过滤岛群由过滤岛(1)组成,将所述过滤岛(1)的凹面(6)作为迎水面朝向排污口,同排相邻的过滤岛(1)之间具有间隔,将所述的间隔作为过流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生态拦截过滤岛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岛群是由两排以上的过滤岛(1)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伟吕丹李玉泽张玲敏徐大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原环保知和郑州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