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295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7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包括:轮盘轴、套装于轮盘轴上的轴承座、固定装设于轮盘轴外圆上且位于轴承座内的轴承、第一封严构件、第二封严构件、及第三封严构件。第一封严构件固定于第二封严构件内,且抵靠轴承的泄露端,以用于阻止部分从轴承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流动。第二封严构件的出油侧与第三封严构件之间的间隙形成与外部气流连通的气压腔,以用于使第二封严构件的两侧形成压差,进而使第二封严构件形成对第一封严构件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二道封严。第三封严构件用于保持气压腔的压差,并形成对第二封严构件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三道封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能提高封严结构的安装适应性和滑油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油封严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
技术介绍
为防止某型涡桨发动机压气机轴承端的滑油漏到压气机气流通道内,需在轴承处设计一种封严装置来满足该部位的密封要求,若密封性能差,会引起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内泄漏,且不能保证轴及轴上零件的润滑效果,从而给该型发动机的安全使用带来较大的隐患。现有压气机轴承端处的封严一般采用涨圈或石墨篦齿结构,轴承端安装适应性和密封性能差,进而影响其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封严装置存在的轴承端安装适应性差、封严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包括:轮盘轴、套装于轮盘轴上的轴承座、固定装设于轮盘轴外圆上且位于轴承座内的轴承、第一封严构件、第二封严构件、及第三封严构件,第一封严构件、第二封严构件、及第三封严构件均布设于轴承滑油的泄露侧;第一封严构件固定于第二封严构件内,且抵靠轴承的泄露端,以用于阻止部分从轴承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流动;第二封严构件的出油侧与第三封严构件之间的间隙形成与外部气流连通的气压腔,以用于使第二封严构件的两侧形成压差,进而使第二封严构件形成对第一封严构件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二道封严;第三封严构件用于保持气压腔的压差,并形成对第二封严构件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三道封严。进一步地,轴承座呈筒状,其第一端与机匣固定,其相对的第二端内凹形成用于安装轴承的轴承腔;轴承的第一端抵靠轴承腔的腔底限位,轴承的外圆上装设有弹性安装筒组,轴承通过弹性安装筒组卡装于轴承腔内。进一步地,弹性安装筒组包括用于吸收振动能量并降低转子支承刚性的弹性内筒和弹性外筒;弹性内筒套装于轴承的外圆上,且与轴承座相连以进行角向定位;弹性外筒套装于弹性内筒的外圆上,且卡紧于轴承腔内,并弹性外筒与弹性内筒连接成整体。进一步地,弹性内筒呈空心筒状,其靠近轴承腔腔底的第一端设有外凸的第一端齿,第一端齿沿轴向插入轴承座内,弹性内筒第二端的外圆上设有外凸的连接凸缘;弹性外筒呈空心筒状,其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设有外凸且错位布设的凸台,弹性外筒靠近连接凸缘的第二端设有外凸的第二端齿,第二端齿沿轴向插入连接凸缘。进一步地,第一封严构件包括环形的挡油隔圈,挡油隔圈固定于第二封严构件内,且抵靠轴承的泄露端;挡油隔圈靠近轴承的第一端内凹形成环形的挡油腔,以用于对轴承泄出的部分滑油进行阻挡。进一步地,第二封严构件包括固定套装于轮盘轴外圆上的封严衬套、及套装于封严衬套上的内封严圈;封严衬套的进油侧顶抵轴承限位;内封严圈的进油侧分别顶抵轴承和轴承座的第二端限位,且与轴承座固定,内封严圈与封严衬套间隙配合,形成用于对第一封严构件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二道封严。进一步地,封严衬套呈空心筒状,其外周面为用于封严的篦齿型面;内封严圈呈空心筒状,其内周面与封严衬套的篦齿型面形成用于对挡油隔圈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封严结构;挡油隔圈装设于封严衬套和内封严圈两者进油侧之间的间隙中,且挡油隔圈的外周面冲铆固定于内封严圈的内周壁上。进一步地,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内还设有用于将外部气流引入气压腔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气端与外部气流回路连通,进气通道的出气端依次穿设机匣、轴承座、第三封严构件与第二封严构件之间的间隙后,连通至气压腔。进一步地,第三封严构件包括固定套装于轮盘轴外圆上的封严环、及套装于第二封严构件外的外封严圈;外封严圈的第一端与机匣固定,外封严圈的第二端朝向封严环,且外封严圈与轴承座和内封严圈之间的间隙形成部分进气通道;封严环的第一端顶抵封严衬套限位,且封严环由外封严圈的第二端沿轴向插入外封严圈。进一步地,外封严圈呈空心筒状,其第二端设有内凹且呈环形的安装环腔;封严环包括空心环状的封严环本体、及套设于封严环本体外且与封严环本体相连的篦齿环,且篦齿环的内环面和外环面均为用于封严的篦齿型面;封严环本体固定套装于轮盘轴的外圆上,且端部顶抵封严衬套限位;篦齿环由安装环腔的开口侧沿轴向插入安装环腔,并篦齿环的内环面与安装环腔的内周面密封抵靠,篦齿环的外环面与安装环腔的外周面密封抵靠。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形成由第一封严构件、第二封严构件、及第三封严构件构成的3道封严结构,不仅有效利用压气机轴承端的安装空间,提高封严结构的安装适应性,且能有效保证发动机压气机轴承端滑油的密封效果,进而保证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且本专利技术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已在某型涡桨系列发动机上验证表明,该轴承封严结构能有效对压气机轴承端的滑油进行密封,进而保证该型发动机的工作可靠性。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的剖视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0、轮盘轴;20、轴承座;30、轴承;40、第一封严构件;50、第二封严构件;51、封严衬套;52、内封严圈;60、第三封严构件;61、封严环;62、外封严圈;70、气压腔;80、机匣;90、弹性安装筒组;91、弹性内筒;92、弹性外筒;110、进气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包括:轮盘轴10、套装于轮盘轴10上的轴承座20、固定装设于轮盘轴10外圆上且位于轴承座20内的轴承30、第一封严构件40、第二封严构件50、及第三封严构件60,第一封严构件40、第二封严构件50、及第三封严构件60均布设于轴承30滑油的泄露侧。第一封严构件40固定于第二封严构件50内,且抵靠轴承30的泄露端,以用于阻止部分从轴承30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流动。第二封严构件50的出油侧与第三封严构件60之间的间隙形成与外部气流连通的气压腔70,以用于使第二封严构件50的两侧形成压差,进而使第二封严构件50形成对第一封严构件40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二道封严。第三封严构件60用于保持气压腔70的压差,并形成对第二封严构件50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三道封严。本专利技术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的作用原理为:通过在轴承30的泄露侧设置第一封严构件40、第二封严构件50、及第三封严构件60,形成对泄露的滑油依次进行密封的三级封严;其中,第一封严构件40抵靠轴承30的泄露端设置,用于阻止部分从轴承30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方向流动,形成对滑油密封的第1道封严结构;同时,来自压气机第五级的外部气流被引至气压腔70,使第二封严构件50的前后保持一定的压差,进而形成对由第一封严构件40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2道封严结构,防止滑油流向第三封严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轮盘轴(10)、套装于所述轮盘轴(10)上的轴承座(20)、固定装设于所述轮盘轴(10)外圆上且位于所述轴承座(20)内的轴承(30)、第一封严构件(40)、第二封严构件(50)、及第三封严构件(60),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及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均布设于所述轴承(30)滑油的泄露侧;/n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固定于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内,且抵靠所述轴承(30)的泄露端,以用于阻止部分从所述轴承(30)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流动;/n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的出油侧与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之间的间隙形成与外部气流连通的气压腔(70),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的两侧形成压差,进而使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形成对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二道封严;/n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用于保持所述气压腔(70)的压差,并形成对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三道封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盘轴(10)、套装于所述轮盘轴(10)上的轴承座(20)、固定装设于所述轮盘轴(10)外圆上且位于所述轴承座(20)内的轴承(30)、第一封严构件(40)、第二封严构件(50)、及第三封严构件(60),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及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均布设于所述轴承(30)滑油的泄露侧;
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固定于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内,且抵靠所述轴承(30)的泄露端,以用于阻止部分从所述轴承(30)泄露的滑油向压气机气流通道流动;
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的出油侧与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之间的间隙形成与外部气流连通的气压腔(70),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的两侧形成压差,进而使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形成对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泄出的滑油进行封严的第二道封严;
所述第三封严构件(60)用于保持所述气压腔(70)的压差,并形成对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泄出的滑油进行密封的第三道封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座(20)呈筒状,其第一端与机匣(80)固定,其相对的第二端内凹形成用于安装所述轴承(30)的轴承腔;
所述轴承(30)的第一端抵靠所述轴承腔的腔底限位,所述轴承(30)的外圆上装设有弹性安装筒组(90),所述轴承(30)通过所述弹性安装筒组(90)卡装于所述轴承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安装筒组(90)包括用于吸收振动能量并降低转子支承刚性的弹性内筒(91)和弹性外筒(92);
所述弹性内筒(91)套装于所述轴承(30)的外圆上,且与所述轴承座(20)相连以进行角向定位;
所述弹性外筒(92)套装于所述弹性内筒(91)的外圆上,且卡紧于所述轴承腔内,并所述弹性外筒(92)与所述弹性内筒(91)连接成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内筒(91)呈空心筒状,其靠近所述轴承腔腔底的第一端设有外凸的第一端齿,所述第一端齿沿轴向插入所述轴承座(20)内,所述弹性内筒(91)第二端的外圆上设有外凸的连接凸缘;
所述弹性外筒(92)呈空心筒状,其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设有外凸且错位布设的凸台,所述弹性外筒(92)靠近所述连接凸缘的第二端设有外凸的第二端齿,所述第二端齿沿轴向插入所述连接凸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气机轴承封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封严构件(40)包括环形的挡油隔圈,所述挡油隔圈固定于所述第二封严构件(50)内,且抵靠所述轴承(30)的泄露端;
所述挡油隔圈靠近所述轴承(30)的第一端内凹形成环形的挡油腔,以用于对所述轴承(30)泄出的部分滑油进行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红席莉娅周芬平王涛刘正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