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961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该密封结构包括静叶(1)、级间封严环(3)、蜂窝密封(6)、轮盘(9)、轮盘密封伸出翼(13)、静叶内围带(24)、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通气孔(16)、弹簧构件(17)、T型槽(18)、轴向限位螺栓(20)和轴向限位槽(21),所述通气孔(16)位于所述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内部,贯通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结构简单易操作,能够避免蜂窝密封的磨损,进而降低了成本,同时简化了密封气流通路径,增加了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轮机
,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在燃气轮机中,转子轮盘工作温度较高,如果不对其温度加以控制,其过高的温度会导致强度的下降,进而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通常的做法是引入冷却空气对轮盘进行冷却,冷却空气一般会从静叶外围带处的供气腔供气,气体流过静叶内部通道后,进入静叶内围带与级间封严环组成的供气腔室,最后通过上、下游的密封齿后分别对上、下游轮盘进行冷却,最终,冷却过轮盘后的气体会通过动静间隙汇入主流,对动静间隙起到封严,防止高温燃气侵入盘腔,对轮盘造成烧蚀。目前为止,现有技术常采用蜂窝密封与密封齿相互配合的方式,为防止机组启停时,密封齿与蜂窝之间的间隙变化、保护转子密封齿,蜂窝设计成可磨,且转子密封齿齿顶厚度较厚,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转子密封齿的磨损,但是也无法完全避免,大修时无法更换转子密封齿,只能更换蜂窝密封,进而增加了维护成本,且齿顶厚度越厚,密封齿的节流效应越差,同样的压降要求下则需要更多的密封齿,而轮盘密封外伸端的轴向长度是有限制的。另外,随着机组运行年限的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叶(1)、级间封严环(3)、蜂窝密封(6)、轮盘(9)、轮盘密封伸出翼(13)、静叶内围带(24)、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通气孔(16)、弹簧构件(17)、T型槽(18)、轴向限位螺栓(20)和轴向限位槽(21),所述通气孔(16)位于所述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内部,贯通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轮机涡轮盘腔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叶(1)、级间封严环(3)、蜂窝密封(6)、轮盘(9)、轮盘密封伸出翼(13)、静叶内围带(24)、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通气孔(16)、弹簧构件(17)、T型槽(18)、轴向限位螺栓(20)和轴向限位槽(21),所述通气孔(16)位于所述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内部,贯通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静叶(1)为空心叶片或实心叶片,所述通气孔(16)的上半部分垂直设置,下半部分倾斜设置,若静叶(1)为空心叶片,则通气孔(16)的上半部分的孔口位于静叶(1)叶片内部,若静叶(1)为实心叶片,则通气孔(16)的上半部分要贯通静叶(1),孔口位于静叶(1)的外围带(25)外侧,通气孔(16)下半部分的开孔朝向轮盘(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叶内围带外伸端(15)与所述级间封严环(3)通过螺栓(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槽(18)位于所述级间封严环(3)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吉兵张发生张伟赵旭洋李柳明赵鸿琛隋永枫辛小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