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148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三极管Q1,三极管Q2,运算放大器U1A,电阻R1,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稳压二极管ZD1,二极管D2,电阻R5,电阻R8,电阻R7,电阻R6,以及极性电容CE2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能够很好的适应PD电源初级PWM芯片宽VCC电压变换范围,能为PD电源初级PWM芯片VCC引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使之能很好的配套初级PWM芯片完成PD电源的电压变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兴起,与之配套的反激方案PD快充适配器也越来越多,由于PD电源输出3.3-21V输出范围宽电压的特性,与之配套的初级PWM芯片VCC电压范围要在8倍比率左右,由于很多老的PWM芯片的耐压在30V左右,无法适应目前的PD电源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能够很好的适应PD电源初级PWM芯片宽VCC电压变换范围,能为PD电源初级PWM芯片VCC引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使之能很好的配套初级PWM芯片完成PD电源的电压变换。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三极管Q1,三极管Q2,运算放大器U1A,A极与变压器T1的5管脚相连接、K管脚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三极管Q1的E极和B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二极管D1的K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的电阻R3,A极与变压器T1的4管脚相连接、K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1,A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K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的电阻R5,一端接2.5V基准电压、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3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4管脚上的电阻R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8管脚之间的电阻R6,以及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8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4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E2组成。进一步的,所述三极管Q1的C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8管脚相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A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4管脚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A极接地,极性电容CE2的负极接地。作为优选,所述变压器T1的型号为PQ2620,运算放大器U1A的型号为LM35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很好的适应PD电源初级PWM芯片宽VCC电压变换范围,能为PD电源初级PWM芯片VCC引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压,使之能很好的配套初级PWM芯片完成PD电源的电压变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T1,三极管Q1,三极管Q2,运算放大器U1A,A极与变压器T1的5管脚相连接、K管脚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三极管Q1的E极和B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二极管D1的K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的电阻R3,A极与变压器T1的4管脚相连接、K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1,A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K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的电阻R5,一端接2.5V基准电压、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3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4管脚上的电阻R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8管脚之间的电阻R6,以及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8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4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E2组成。所述三极管Q1的C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8管脚相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A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4管脚相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的A极接地,极性电容CE2的负极接地。所述变压器T1的型号为PQ2620,运算放大器U1A的型号为LM358。由于变压器T1的VCC绕组4管脚、5管脚和次级PD电源输出1管脚、2管脚变压器匝比固定,设定当PD电源输出3.3V时,VCC供电经二极管D1整流后给VCC提供供电,设定该电压为12V,此时运算放大器U1A器件不工作,电压经电阻R1和三极管Q1的EC极直接经极性电容CE2滤波后给VCC供电;当PD输出21V时,此时输出电压和VCC电压比不变由于21V电压是3.3V电压的6.36倍左右,此时VCC绕组经二极管D1整流后的电压是12*6.36约等于76V,此电压一路经电阻R1、电阻R2为三极管Q2的C极提供电压,一路经电阻R3为三极管Q2的B极提供电压,此时由于运算放大器U1A的正相是2.5V基准,此时VCC供电电压经电阻R6、电阻R7分压后给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提供电压,且该电压大于3管脚电压,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输出低电平,二极管D2导通三极管Q2的B极电压降低,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1截止,使VCC供电电压始终稳定在15V左右,反之亦然,使整个稳压电路始终处于开关状态给VCC供电减小整个VCC稳压电路的损耗。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三极管Q1,三极管Q2,运算放大器U1A,A极与变压器T1的5管脚相连接、K管脚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三极管Q1的E极和B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二极管D1的K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的电阻R3,A极与变压器T1的4管脚相连接、K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1,A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K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的电阻R5,一端接2.5V基准电压、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3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4管脚上的电阻R7,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8管脚之间的电阻R6,以及正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8管脚相连接、负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4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E2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D电源芯片VCC宽电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三极管Q1,三极管Q2,运算放大器U1A,A极与变压器T1的5管脚相连接、K管脚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Q1的E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串接在三极管Q1的E极和B极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二极管D1的K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的电阻R3,A极与变压器T1的4管脚相连接、K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Q2的E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ZD1,A极与三极管Q2的B极相连接、K极与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1管脚和2管脚之间的电阻R5,一端接2.5V基准电压、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A的3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8,串接在运算放大器U1A的2管脚和4管脚上的电阻R7,串接在运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继浩何远健贾红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东科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