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35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包括导向筒和减震弹簧,导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导向筒的上方设有顶板,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筒外侧,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导向筒内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杆,活塞杆的两端均穿过顶板和底板,导向筒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均呈楔形状,两个第一固定块的楔面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块相互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限位球,限位球与凹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件,限位球能够卡在所述卡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的减震结构,且无需使用油液进行减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悬架系统中由于弹性元件受冲击产生震动,为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中与弹性元件并联安装减震器,为衰减震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减震器多是液力减震器,当车架和车桥间震动而出现相对运动时,减震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减震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起到减震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减震器的结构复杂,涉及到的零件多,结构复杂,对油液的粘度要求高,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油渣而堵塞孔,从而影响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以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新型的减震结构,且无需使用油液进行减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包括导向筒和减震弹簧,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导向筒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筒外侧,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导向筒内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穿过顶板和底板,导向筒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对称设置在活塞杆的两侧,第一固定块均呈楔形状,两个第一固定块的楔面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块相互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凹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件,所述限位球能够卡在所述卡槽内。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方案中的减震设备中,导致活塞杆上下滑动,当汽车的车轮受到震动而使活塞杆受到冲击,此时活塞杆将动力传递给减震弹簧,减震弹簧能够对汽车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效果。本方案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减震结构,不需要像现有技术中需要使用油液来起到阻尼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设备的结构更加的简单,成本更低。本方案中还设有导向筒,且导向筒内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活塞杆上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限位球和复位件,当活塞杆没有产生上下反复滑动的时候,限位球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卡在第一固定块的卡槽内,当活塞杆受到减震弹簧的反复跳动的动力时,限位球会不断的从卡槽内滑出又滑进卡槽,这样活塞杆在限位球的作用下不断的与第一固定块摩擦做工而消耗减震弹簧的动力,从而能够将活塞杆上下往复运动的动力转化为热能而使减震弹簧能够较快的停止反弹避免引起汽车的震荡,进而使得汽车的行使更加的平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卡槽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部,且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圆弧过渡。如此设置,能够使限位球滑出和进入卡槽时更加的顺畅。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活塞杆两侧还设有第二固定块,位于同侧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互水平对称设置,第二固定块上均开设有所述卡槽,活塞杆的两侧上均开设有多个所述凹槽,每一个凹槽内均设有所述限位球和所述复位件。如此设置,能够使活塞杆两侧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与限位球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强对减震弹簧的回弹力的消耗和吸收,使减震弹簧能够更加快速的恢复平静的状态,从而既能够使减震弹簧吸收车轮的震动,同时还能够减小减震弹簧所带来的回弹力。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为平面端,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与所述支撑块之间均设有扭簧,两个夹板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均与所述活塞杆相抵。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夹板,且夹板与支撑块之间设有扭簧,这样当活塞杆和减震弹簧在上下运动而吸收车轮在遇到地面不平的时候所产生的震荡后,夹板能够在扭簧的作用下对活塞杆起到抵紧的作用,从而增强对活塞杆的阻力,使活塞杆和减震弹簧能够快速趋于平静的状态,避免减震弹簧反弹时间过长影响汽车的平稳性。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板与活塞杆相抵的一端为弧面且与所述活塞杆相贴合。如此设置,能够使夹板与活塞杆之间的配合更加贴合,既能够确保活塞杆顺利的滑动,又能够对活塞杆起到夹紧的作用,从而对活塞杆的运动起到阻止的作用,使活塞杆和减震弹簧能够快速停止震荡。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向筒内部且位于其上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导向板且与所述导向板竖向滑动配合。如此设置,本方案导向板能够对活塞杆的滑动起到导向的作用,使活塞杆的运动更加的平稳。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吊环的设置方便与汽车的车架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实施例一的纵截面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实施例二的纵截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实施例三的纵截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顶板2、减震弹簧3、活塞杆4、导向板5、第一固定块7、吊环9、限位球10、压簧11、凹槽12、第二固定块13、支撑块14、夹板15、导向筒16。实施例一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包括导向筒16和减震弹簧3,导向筒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1,本实施例中底板1呈圆形板状结构,且底板1的中央开设有通孔,导向筒16与底板1同轴焊接固定,导向筒16的上方设有顶板2,减震弹簧3套设于导向筒16外侧,且减震弹簧3的一端与顶板2焊接固定,减震弹簧3的另一端与底板1焊接固定。导向筒16内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杆4,活塞杆4的两端均穿过顶板2和底板1,活塞杆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吊环9,本实施例中吊环9均与活塞杆4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在导向筒16的内部且位于其上部连接有导向板5,本实施例中导向板5呈圆形板状结构,且导向板5与导向筒16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活塞杆4穿过导向板5且与导向板5竖向滑动配合。导向筒16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7,两个第一固定块7对称设置在活塞杆4的两侧,第一固定块7均呈楔形状,两个第一固定块7的楔面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块7的楔面形成倒八形,结合图2所示,两个第一固定块7相互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卡槽均为圆弧形的凹槽结构,卡槽均位于第一固定块7的下部,且卡槽均与第一固定块7之间通过圆弧过渡。本实施例中活塞杆4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内设有限位球10,限位球10与凹槽12的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件,复位件为压簧11,限位球10能够伸出活塞杆4上的凹槽12且卡在第一固定块7的卡槽内,本实施例中压簧11在未收到挤压的状态下,限位球10能够位于第一固定块7上部与活塞杆4之间的缝隙之间,这样能够避免限位球10随着活塞杆4向上滑动而滑动到第一固定块7的顶端后当活塞杆4向下运动的时候,第一固定块7的顶端对限位球10的运动起到阻挡。具体实施过程如下:使用时,将活塞杆4两端的吊环9与汽车上的车架和车桥连接,当汽车的车轮受到震动而使活塞杆4受到冲击,导致活塞杆4上下滑动,此时活塞杆4将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包括导向筒和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导向筒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筒外侧,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导向筒内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穿过顶板和底板,导向筒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对称设置在活塞杆的两侧,第一固定块均呈楔形状,两个第一固定块的楔面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块相互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凹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件,所述限位球能够卡在所述卡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包括导向筒和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导向筒的上方设有顶板,所述减震弹簧套设于导向筒外侧,且减震弹簧的一端与顶板连接,减震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连接,所述导向筒内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两端均穿过顶板和底板,导向筒内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第一固定块对称设置在活塞杆的两侧,第一固定块均呈楔形状,两个第一固定块的楔面相互正对设置,两个第一固定块相互正对的一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限位球,所述限位球与凹槽侧壁之间连接有复位件,所述限位球能够卡在所述卡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均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部,且所述卡槽与所述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圆弧过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车用减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两侧还设有第二固定块,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亚红黄崇富雷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