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832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属于燃油发动机前处理装置技术领域;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包括有燃油荷电机构,所述燃油荷电机构上连接有安装减震装置,所述安装减震装置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上连接半环和下连接半环,所述上连接半环上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下连接半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上连接半环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两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燃油荷电机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燃油滤清装置和第二燃油滤清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现有设计净化效果不佳、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滤清器与输油管路之间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密封性较差,易发生渗漏、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油发动机前处理装置
,具体为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
技术介绍
柴油车燃料混合气的形成是在发动机燃烧室内进行的,柴油高压喷入燃烧室,压缩着火后进行边喷边燃烧的扩散燃烧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决定了柴油与空气的混合是不均匀的,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缺氧或局部富氧情况。油料在高温缺氧时,易炭化形成碳烟。柴油车负荷的调节是通过改变喷油量来控制的。在当前的柴油技术条件下,柴油车的节油率有限,如需获得2%以上的节油效果,必须引入额外的技术手段来辅助实现。此外,柴油车属于富氧燃烧机理,也就是说柴油机的燃烧室内始终存在富余的空气,这些富余的空气在高温作用下容易产生氮氧化物(NOx)。因此,柴油车排放污染物主要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NOx)。为了减少燃油消耗,同步适当降低CO、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的排放,现有技术普遍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向发动机掺入其他类型的燃油添加剂,需要定期增加添加剂,从而定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很多时候并不具备对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实现双降的效果,往往只是降低其中一个指标,而其他指标反而会上升,并不是在根源处解决问题的办法;2、采用后处理技术,即采用DPF+SCR技术,这种双降技术,净化效果虽强,但是缺点是需要定期清理后处理设备,前、后期的费用均很高、且布置的空间要求很大,生产制造安装环节的难度都很大;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保证燃油的燃烧效率,燃油在注入发动机之前,需要利用滤清器对燃油气系统中有害颗粒和水分进行滤除,而市面上常见的输油管路与滤清器通常都是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不牢固,易出现渗漏甚至脱落的情况,除此之外,滤清器通常是直接安装在汽车底盘上的,行驶过程中的震动更易造成输油管路的脱落以及滤清器本身的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1)现有设计工作量巨大、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净化效果不佳、后处理技术使用成本高、操作难度大;(2)滤清器与输油管路之间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密封性较差,易发生渗漏、脱落,以及未设置减震装置,行驶过程中易因震动造成损坏。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包括有燃油荷电机构,所述燃油荷电机构上连接有安装减震装置,所述安装减震装置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上连接半环和下连接半环,所述上连接半环上连接有减震机构,所述下连接半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上连接半环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两端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远离燃油荷电机构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燃油滤清装置和第二燃油滤清装置。优选地,所述燃油荷电机构安装于发动机进油管路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包括有高压电轴、介质管和地电极管,所述高压电轴、介质管和地电极管从内向外依次同轴方向布置;所述燃油荷电机构上固定连接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分别与地电极管和高压电轴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柱通过连接线与外接高压电源的两极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介质管轴向设置在高压电轴的外侧,所述高压电轴外表面和介质管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燃油油路;所述高压电轴与地电极管之前形成有电场区,所述燃油油路设置于电场区;所述高压电轴的两端轴向设置有输油孔道,所述输油孔道末端径向钻设有进油孔道和出油孔道。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支撑杆和辅助固定块,所述支撑杆一端转动连接在上连接半环侧端,所述支撑杆远离上连接半环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上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滚轴相匹配,且所述限位槽安装在靠近发动机进油管路的安装面上;所述辅助固定块固定连接在上连接半环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杆和辅助固定块之间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辅助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燃油滤清装置和第二燃油滤清装置均包括有第一连接管和滤清器本体,所述第一连接管与连通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连通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管内壁以及第一连接座的外壁和内壁上均设置有螺纹层,所述滤清器本体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固定连接有伸长管,所述伸长管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二连接座和伸长管外壁上设置有连接螺纹层,所述伸长管通过连接螺纹层螺旋连接在第一连接管内部,所述第二连接座通过连接螺纹层与第一连接座的内壁螺旋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和伸长管的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圈。优选地,所述滤清器本体外壁上靠近第二连接座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滤清器本体上还套连有活动环,所述固定环与活动环之间均匀固设有多个辅助弹簧;所述滤清器本体上还套连有辅助管套,所述辅助管套靠近第一连接管一侧与第一连接座外侧壁螺旋连接。优选地,所述滤清器本体上远离第一连接管一端还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套连有锁紧管套,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底部外壁表面固设有锁紧螺纹,所述锁紧管套与锁紧螺纹螺旋连接。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燃油荷电机构安装于发动机进油管路上,属于发动机前端治理技术,可应用在燃油发动机的低压柴油管路上,柴油的雾化特性与静电电压大小有关,随着充电电压增加,油分子表面电荷间的斥力引起表面张力下降,因此雾滴的索特平均直径随荷电电压的增加而下降,但电压增加到一定值后,表面张力进一步减小,雾滴容易结并,因而出现峰值,随着电压进一步增加,电荷间斥力增大,使结并的大粒径雾滴破裂又出现二次雾化,随荷质比增加又逐步减小;在高压静电场下使柴油雾滴带电后,能有效地促进柴油的雾化,静电喷雾燃烧的火焰温度明显提高,燃烧更加充分;高压静电场作用下的柴油雾化燃烧对降低污染排放有显著作用;与后处理技术中的DPF和SCR技术相比,无需定期进行清理工作,使用成本更低,也更为方便;且燃油荷电后对混合气的形成、燃烧过程及排放物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充电电压压力越高,燃油的雾化和分布均匀性就越好,各缸的燃油和空气混合达到最佳,从而可以使燃烧得到改善,节能效果大于4%,颗粒物/CO/HC的排放也会极大降低。(2)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安装减震装置,安装减震装置与燃油荷电机构相匹配,使用时,通过上连接半环、下连接半环以及固定螺栓可以将燃油荷电机构安装在安装减震装置上,同时安装减震装置还包括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的支撑杆以及支撑杆末端转动连接的滚轴安装在与其相匹配的限位槽中,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颠簸发生震动,会使得燃油荷电机构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位移,进而使得滚轴向两侧移动或是向中间靠拢,同时压缩支撑杆与辅助固定块之间的减震弹簧,起到缓冲减震作用,相较于市面上普通的弹簧减震设计,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减震机构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3)本专利技术在燃油荷电机构的进油端和出油端均设计滤清器,相较于市面上普通的单滤清器设计,本专利技术可以对燃油起到更好的滤杂作用,更好的保证了燃油的清洁,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做功效率;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燃油滤清装置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燃油荷电机构(1),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上连接有安装减震装置(2),所述安装减震装置(2)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上连接半环(201)和下连接半环(202),所述上连接半环(201)上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下连接半环(20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上连接半环(201)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两端连接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远离燃油荷电机构(1)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燃油滤清装置(5)和第二燃油滤清装置(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燃油荷电机构(1),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上连接有安装减震装置(2),所述安装减震装置(2)包括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上连接半环(201)和下连接半环(202),所述上连接半环(201)上连接有减震机构(3),所述下连接半环(202)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上连接半环(201)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两端连接有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远离燃油荷电机构(1)一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燃油滤清装置(5)和第二燃油滤清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安装于发动机进油管路上,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包括有高压电轴(103)、介质管(102)和地电极管(101),所述高压电轴(103)、介质管(102)和地电极管(101)从轴线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同轴方向布置;所述燃油荷电机构(1)上固定连接有接线柱(7),所述接线柱(7)分别与地电极管(101)和高压电轴(103)固定连接,所述接线柱(7)通过连接线(8)与外接高压电源(9)的两极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管(102)轴向设置在高压电轴(103)的外侧,所述高压电轴(103)外表面和介质管(102)内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燃油油路(104);所述高压电轴(103)与地电极管(101)之前形成有电场区,所述燃油油路(104)设置于电场区;所述高压电轴(103)的两端轴向设置有输油孔道,所述输油孔道末端径向钻设有进油孔道和出油孔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质阻挡燃油荷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3)包括有支撑杆(301)和辅助固定块(303),所述支撑杆(301)一端转动连接在上连接半环(201)侧端,所述支撑杆(301)远离上连接半环(201)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轴(302),所述滚轴(302)上方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滚轴(302)相匹配,且所述限位槽安装在靠近发动机进油管路的安装面上;所述辅助固定块(303)固定连接在上连接半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远书莫志远李炜沈继成蒋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宝发动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