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809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包括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和与之通过料管连接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包括通过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螺杆泵组成,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包括阀体,阀体分为从上到下用螺杆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阀体底部通过雾化锁紧螺母连接有可调雾化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双组份涂料的单个涂料出胶精度,确保分配材料的正确固化和性能,供料部分与喷雾部分通过导管的连接方式,可使双组份螺杆泵方便灵活的布置在设备上,可快速更换的静态混合管可调节的雾化帽结构,能适应各类不同粘度、性能的双组份胶水涂覆,喷雾阀开关结构,保证撞针在喷雾结束时迅速下行关闭流道,断胶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
本技术涉及喷雾阀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
技术介绍
表面涂覆是在基质表面上通过某种方式喷涂一种膜层,以改善基质表面性能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ECU和车体内)、航天及军事、电讯、商业器具、重型设备(建筑,农业,铁路)、工业(一般控制)等领域。随着电子产品受到越来越恶劣的工作环境的影响,生产商及使用者对保护涂层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环境法规对点胶行业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主要体现在减少溶剂的使用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排放方面。目前单组份保护涂料的使用已经很成熟,但大部分存在有机硅污染的风险;且在恶劣的终端环境如高度潮湿和腐蚀性气体环境中,传统的单组份保护涂料已经难以胜任。而双组份的保护涂料具有更强的抗热冲击能力,抗盐雾腐蚀能力,同时无挥发性,涂料更加环保,将在汽车、航天、军事、通讯等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但双组份涂料的混合比例对涂覆后最终的保护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现需要一种双组份涂料全新的涂覆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该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包括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和与之通过料管连接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所述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包括通过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螺杆泵组成,所述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从上到下用螺杆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体底部通过雾化锁紧螺母连接有可调雾化帽,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活塞腔,两个所述活塞腔的顶端连通形成空气腔,两个所述活塞腔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中阀体的两个撞针通道,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撞针,所述撞针的顶端和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撞针上,所述下阀体内对应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分别设置有进料流道,两个所述进料流道在所述下阀体底部汇合,并连通所述可调雾化帽的顶端,所述上阀体外侧壁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和所述空气腔连通,所述中阀体外壁左右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撞针通道的A组分进料接头和B组分进料接头。优选的,所述螺杆泵包括主腔体,所述主腔体顶端连接有上端盖,底端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接头,所述上端盖顶端连接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主腔体内垂直设置有料道,所述料道下端开口并设置有螺杆泵定子,上端转动设置有螺杆泵转子,所述螺杆泵转子贯穿所述螺杆泵定子,所述上端盖内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和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底端和所述螺杆泵转子顶端通过挠性联轴器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调雾化帽内部通过混合管固定杆分为内层静态混合管和外层空气流道,所述静态混合管和所述空气流道在所述可调雾化帽底部汇合形成贯穿所述可调雾化帽底部的喷嘴,所述可调雾化帽的外壁设置有连通所述空气流道的雾化进气接头。优选的,所述上阀体的顶端对应两个所述活塞分别垂直贯穿设置有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上套接有第一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圆周外侧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中阀体内顶部的所述撞针通道内设置有第三密封圈。优选的,两个所述进料流道的顶部分别水平设置有第四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料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五密封圈,所述挠性联轴器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第六密封圈和第七密封圈。优选的,所述主腔体的外侧壁设置有进料接头,所述进料接头和所述料道连通。优选的,所述静态混合管的长径比为10: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1.本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双组份涂料的单个涂料出胶精度(±1%以内),并保持对体积混合比的控制在±5%以内,确保分配材料的正确固化和性能。2.供料部分与喷雾部分通过导管的连接方式,可以使双组份螺杆泵(体积较大)方便灵活的布置在设备上。3.可快速更换的静态混合管,在较长时间待机情况下,不需排胶,下次使用时,只需更换静态混合管即可。4.可调节的雾化帽结构,能适应各类不同粘度,性能的双组份胶水涂覆。5.喷雾阀开关结构,得益于撞针下端长径比较大的流道,撞针在喷雾结束时迅速下行关闭流道,断胶干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双组份混合雾化部分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双组份混合雾化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双螺杆泵供料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前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图1实施例的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所示:1-行程旋钮,2-上端盖,3-上阀体,4-中阀体,5-下阀体,6-雾化锁紧螺母,7-可调雾化帽,8-进气接头,9-A组份进料接头,10-B组份进料接头,11-雾化气进气接头,12-第一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4-撞针,15-第三密封圈,17-第四密封圈,18-静态混合管,19-混合管固定杆等结构组成,20-弹簧、21-伺服电机,22-电机底座,23-上端盖,24-主腔体,25-进料接头,26-固定架,27-下端盖,28-第七密封圈,29-连轴装置,30-螺杆泵转子,31-第五密封圈,32-螺杆泵定子,33-出料接头,35-第六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6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该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包括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和与之通过料管连接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所述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包括通过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螺杆泵组成,所述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从上到下用螺杆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体底部通过雾化锁紧螺母连接有可调雾化帽,所述上阀体内垂直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活塞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和与之通过料管连接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所述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包括通过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螺杆泵组成,所述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从上到下用螺杆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体底部通过雾化锁紧螺母连接有可调雾化帽,/n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活塞腔,两个所述活塞腔的顶端连通形成空气腔,两个所述活塞腔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中阀体的两个撞针通道,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撞针,所述撞针的顶端和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撞针上,/n所述下阀体内对应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分别设置有进料流道,两个所述进料流道在所述下阀体底部汇合,并连通所述可调雾化帽的顶端,所述上阀体外侧壁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和所述空气腔连通,所述中阀体外壁左右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撞针通道的A组分进料接头和B组分进料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和与之通过料管连接的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所述双螺杆泵供料部分包括通过固定架连接的两个完全相同的螺杆泵组成,所述双组分混合雾化部分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分为从上到下用螺杆连接的上阀体、中阀体和下阀体,所述阀体底部通过雾化锁紧螺母连接有可调雾化帽,
所述上阀体内设置有左右对称的活塞腔,两个所述活塞腔的顶端连通形成空气腔,两个所述活塞腔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腔的底部设置有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内分别设置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槽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上阀体和所述中阀体的两个撞针通道,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内分别滑动设置有撞针,所述撞针的顶端和所述活塞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所述撞针上,
所述下阀体内对应两个所述撞针通道分别设置有进料流道,两个所述进料流道在所述下阀体底部汇合,并连通所述可调雾化帽的顶端,所述上阀体外侧壁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和所述空气腔连通,所述中阀体外壁左右两侧设置有分别连通两个所述撞针通道的A组分进料接头和B组分进料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双组份螺杆泵喷雾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泵包括主腔体,所述主腔体顶端连接有上端盖,底端连接有下端盖,所述下端盖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接头,所述上端盖顶端连接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顶端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主腔体内垂直设置有料道,所述料道下端开口并设置有螺杆泵定子,上端转动设置有螺杆泵转子,所述螺杆泵转子贯穿所述螺杆泵定子,所述上端盖内转动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和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森林周晓丹袁雄戴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轴心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