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777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猪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包括穿梭车和安装座,穿梭车的上侧设有固定机构和条形槽,固定机构包括丝杆和移动板,丝杆设置在穿梭车的中部,丝杆一端连接有电机,并且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丝杆上连接有螺母,移动板滑动设置在穿梭车上,移动板位于丝杆的左右两侧,移动板的一侧与螺母之间铰接有第一控制杆,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条形槽设有两条,两条条形槽位于移动板的外侧;安装座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与条形槽一一对应,支撑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插杆活动插接的插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穿梭车与猪笼框体上的安装座连接牢固,当驱赶成年猪进入猪笼框体时,不易造成猪笼框体倾斜翻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猪养殖智能穿梭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猪养殖装置
,具体为猪养殖智能穿梭车。
技术介绍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养猪业转变,无论是养殖模式、区域布局还是生产方式、生产能力都在发生显著变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在"适度规模养殖"、"智能猪业"、"动物福利"、"低碳排放"等4个方面。目前智能猪业的实现方式如下,猪舍通常设有多个楼层,每层楼都设有进出通道,为了便于喂食和管理,进出通道的左右两边设置对称的猪舍单元,其中进出通道上设有穿梭车,需要将猪笼框体与穿梭车连接,然后通过移动穿梭车将猪笼框体移动至各个猪舍单元,当需要转换楼层时,再通过堆垛机将穿梭车与猪笼框体整体转移。但是目前的穿梭车与猪笼框体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当驱赶成年猪进入猪笼框体时,容易造成猪笼框体倾斜翻倒。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猪养殖智能穿梭车,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包括穿梭车和安装座,所述穿梭车的上侧设有固定机构和条形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丝杆和移动板,所述丝杆设置在穿梭车的中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电机,并且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丝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穿梭车上,所述移动板位于丝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与螺母之间铰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条形槽设有两条,两条所述条形槽位于移动板的外侧;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条形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插杆活动插接的插孔。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的底面设有呈矩形分布的车轮。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的上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条形槽垂直设置,所述滑槽中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与丝杆平行,所述条形槽贯穿穿梭车设置,所述条形槽的端部均铰接有倾斜片。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的左右侧壁上均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呈折线型,所述调节板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中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上侧设有磁铁片,所述辅助板的下侧均匀设有滚珠;所述穿梭车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自由端与对应的调节板之间铰接有第二控制杆。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内侧的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中通过弹簧连接有金属块,所述金属块呈半球形;对应的所述条形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条形槽的中部,所述第二凹槽与金属块对应。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上侧的各个角点处均设有指示灯,所述穿梭车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上设有两个金属接触片,两个金属接触片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指示灯、蓄电池和金属接触片之间通过导线串联。进一步地,所述穿梭车底面的中心处设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结构位于车轮的内侧,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导向杆和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穿梭车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接触板的角点处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杆活动穿插在对应的通孔中,所述导向杆的顶端与穿梭车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工作人员启动电机正转,移动板上的插杆会插入到支撑板上的插孔中,进而锁定了支撑板的位置,安装座不能移动或翻转,稳定性高,当驱赶成年猪进入猪笼框体时,不易造成猪笼框体倾斜翻倒,提高了安全性,操作简单,不需要人工固定。(2)另外,随着支撑板在条形槽中移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会对应,此时金属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外弹出,并作用在第二凹槽的内部,金属块与两个金属接触片挤压接触,指示灯、蓄电池和金属接触片之间的电路导通,指示灯亮起,此状态表示支撑板的位置合适,插杆和插孔一一对应,避免了工作人员因调整支撑板的位置而浪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当需要移动穿梭车至各个猪舍单元时,可转动辅助板使滚珠与工作面接触,增加穿梭车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当需要转换楼层时,穿梭车移动至堆垛机上,可先调节第一电动推杆使调节板转动倾斜,此时滚珠悬空,便于转动辅助板使磁铁片朝下,再调节第一电动推杆使磁铁片吸附在堆垛机上表面的铁片上,吸附作用可提高穿梭车放置在堆垛机上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穿梭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金属块的工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指示灯、蓄电池和金属接触片连接的电路图;图中:穿梭车1、车轮101、安装座2、丝杆3、移动板4、电机5、轴承座6、螺母7、第一控制杆8、滑槽9、滑块901、插杆10、倾斜片11、调节板12、容纳槽1201、辅助板13、磁铁片14、滚珠15、第一电动推杆16、指示灯17、条形槽18、第二凹槽1801、蓄电池19、支撑板20、插孔2001、第一凹槽2002、金属块21、弹簧2101、金属接触片22、第二电动推杆23、接触板24、导向杆2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包括穿梭车1和安装座2,穿梭车1的底面设有呈矩形分布的车轮101,并位于进出通道上,穿梭车1的上侧设有固定机构和条形槽18,固定机构设置在穿梭车1的中部,条形槽18设有两条,两条条形槽18分别位于固定机构的左右两侧,其中固定机构包括丝杆3和移动板4,丝杆3位于穿梭车1的中部,并与条形槽18平行,丝杆3一端连接有电机5,并且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6,电机5和轴承座6均固定在穿梭车1上,移动板4位于丝杆3的左右两侧,移动板4的一侧与螺母7之间铰接有第一控制杆8,移动板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0,穿梭车1的上侧设有滑槽9,滑槽9与条形槽18垂直设置,滑槽9中设有滑块901,滑块901与移动板4固定连接。启动电机5正转,丝杆3顺时针转动,螺母7向轴承座6方向移动,第一控制杆8会逐渐趋于水平,移动板4向对应侧的条形槽18的方向移动;启动电机5反转,丝杆3逆时针转动,螺母7向远离电机5的方向移动,第一控制杆8会趋于倾斜,移动板4向丝杆3的方向移动。整个过程中对于移动板4的控制简单便捷,不需要人工推动,节省了体力和时间。穿梭车1的左右侧壁上均铰接有调节板12,调节板12呈折线型,调节板12上设有容纳槽1201,容纳槽1201中通过转轴连接有辅助板13,辅助板13的上侧设有磁铁片14,辅助板13的下侧均匀设有滚珠15;穿梭车1的左右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6,第一电动推杆16的自由端与对应的调节板12之间铰接有第二控制杆。当需要移动穿梭车1至各个猪舍单元时,可转动辅助板13使滚珠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包括穿梭车和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上侧设有固定机构和条形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丝杆和移动板,所述丝杆设置在穿梭车的中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电机,并且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丝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穿梭车上,所述移动板位于丝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与螺母之间铰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条形槽设有两条,两条所述条形槽位于移动板的外侧;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条形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插杆活动插接的插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包括穿梭车和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上侧设有固定机构和条形槽,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丝杆和移动板,所述丝杆设置在穿梭车的中部,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电机,并且另一端连接有轴承座,所述丝杆上连接有螺母,所述移动板滑动设置在穿梭车上,所述移动板位于丝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板的一侧与螺母之间铰接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移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条形槽设有两条,两条所述条形槽位于移动板的外侧;所述安装座的底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条形槽一一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用于插杆活动插接的插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底面设有呈矩形分布的车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上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条形槽垂直设置,所述滑槽中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与丝杆平行,所述条形槽贯穿穿梭车设置,所述条形槽的端部均铰接有倾斜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猪养殖智能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的左右侧壁上均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敏刘郭建郭浩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马泰克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