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7463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养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包括厂房、运输小车、猪笼和堆垛机,猪笼放置在运输小车上,堆垛机设置在厂房的一侧,所述厂房共有六层,所述厂房内设置有两个猪舍区域和转运区域,两个猪舍区域的猪舍门相对设置,转运区域位于两个猪舍区域之间。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猪进行上下楼层的转运时,将运输小车推动至转运区域中,猪笼与猪舍区域的猪舍门相对,门板和猪舍区域的猪舍门打开,将猪由猪舍区域驱赶至猪笼的内部,将门板关闭,将运输小车推动至堆垛机上的载货台中,堆垛机带动载货台、运输小车、猪笼、猪运动到相应的楼层,本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养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养猪业是我国农业中的重要产业,对保障肉食品安全供应有重要作用。智能养猪将信息和知识作为农业生产要素,促进增长方式从依赖资源向依赖信息和知识转变,优化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智能养猪中运用了养殖环境监测控制技术、生物信息获取与行为监测技术、三是精准饲喂管理技术、疫病防控决策技术、遗传育种信息化技术等。但是现有的智能养猪中对场内的转运方面还比较缺乏,满足不了不同时期的猪上下楼层转运的需求。针对上述需求,设计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包括厂房、运输小车、猪笼和堆垛机,猪笼放置在运输小车上,堆垛机设置在厂房的一侧,所述厂房共有六层,所述厂房内设置有两个猪舍区域和转运区域,两个猪舍区域的猪舍门相对设置,转运区域位于两个猪舍区域之间,转运区域与堆垛机相对设置,运输小车位于转运区域中。优选的,所述堆垛机包括载货台,所述载货台上和所述转运区域中均设置有轨道集成,所述轨道集成包括支撑底板,两个支撑底板分别放置在载货台上和转运区域中,所述支撑底板上横向设置有两个轨道,支撑底板和两个轨道上开设有四个矩阵分布的安装槽,四个安装槽将两个轨道分为六段,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杆铰接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的活动端铰接有长杆,所述长杆活动套接有与安装槽连接的滑套,所述长杆的活动端连接有柱体,所述柱体的上端通过块体连接有踏板,所述踏板连接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第一永磁铁吸附有连接在支撑底板上端的第二永磁铁,两个轨道上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长杆、滑套、柱体、踏板、第一永磁铁和第二永磁铁的组合结构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柱体的半径大于所述滑套的内径。优选的,位于同一个轨道上的两个所述踏板连接,方便同时对踏板进行操作,节省操作工序。优选的,所述柱体远离长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永磁铁,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连接有第四永磁铁。优选的,所述猪笼包括笼体,笼体的前后两端开口,所述笼体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两个定位侧板,所述笼体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上连接有限位侧板,限位侧板中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活动插接有两个套管,所述套管内壁上开设的螺纹段螺纹连接有大头螺钉,套管固定插接在定位侧板上开设的通孔中。优选的,所述限位侧板、所述滑槽、所述套管和所述大头螺钉的组合结构共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堆垛机上设置顶棚,顶棚与厂房的上端连接,顶棚的设置,对堆垛机进行防护,避免外部天气影响堆垛机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猪进行上下楼层的转运时,将运输小车推动至转运区域中,猪笼与猪舍区域的猪舍门相对,门板和猪舍区域的猪舍门打开,将猪由猪舍区域驱赶至猪笼的内部,将门板关闭,将运输小车推动至堆垛机上的载货台中,堆垛机带动载货台、运输小车、猪笼、猪运动到相应的楼层,本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轨道集成的设置,通过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的铰接端上升至高于轮子中心轴的位置,对轮子进行阻挡,从而对运输小车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猪晃动造成运输小车的位置发生改变,提高运输猪时的安全性能;猪笼的前后端均设置有门板,满足转运区域位于两个猪舍区域之间位置的分布,门板上下运动式开启,缩小猪笼与猪舍区域墙壁之间的空间,降低转运区域占用的面积;上方套管高于笼体的设置,门板可以由竖直状态直接转动至水平状态平放在猪笼的上端,对猪笼进行开启时,提高对猪笼进行开启时的便捷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厂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猪笼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轨道集成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厂房;101-猪舍区域;102-转运区域;2-运输小车;3-猪笼;301-笼体;302-定位侧板;303-套管;304-大头螺钉;305-门板;306-限位侧板;307-滑槽;4-堆垛机;401-载货台;5-轨道集成;501-支撑底板;502-轨道;503-安装槽;504-第一限位杆;505-第二限位杆;506-长杆;507-滑套;508-柱体;509-踏板;510-第一永磁铁;511-第二永磁铁;512-第三永磁铁;513-第四永磁铁;6-顶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包括厂房1、运输小车2、猪笼3和堆垛机4,猪笼3放置在运输小车2上,堆垛机4设置在厂房1的一侧,堆垛机4上设置顶棚,顶棚与厂房1的上端连接,厂房1共有六层,厂房1内设置有两个猪舍区域101和转运区域102,两个猪舍区域101的猪舍门相对设置,转运区域102位于两个猪舍区域101之间,转运区域102与堆垛机4相对设置,运输小车2位于转运区域102中。堆垛机4包括载货台401,载货台401上和转运区域102中均设置有轨道集成5,轨道集成5包括支撑底板501,两个支撑底板501分别放置在载货台401上和转运区域102中,支撑底板501上横向设置有两个轨道502,支撑底板501和两个轨道502上开设有四个矩阵分布的安装槽503,四个安装槽503将两个轨道502分为六段,安装槽503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杆504铰接有第二限位杆505,第二限位杆505的活动端铰接有长杆506,长杆506活动套接有与安装槽503连接的滑套507,长杆506的活动端连接有柱体508,柱体508的半径大于滑套507的内径,柱体508的上端通过块体连接有踏板509,位于同一个轨道502上的两个踏板509连接,踏板509连接有第一永磁铁510,第一永磁铁510吸附有连接在支撑底板501上端的第二永磁铁511,两个轨道502上的第一限位杆504、第二限位杆505、长杆506、滑套507、柱体508、踏板509、第一永磁铁510和第二永磁铁511的组合结构对称设置;柱体508远离长杆506的一端连接有第三永磁铁512,安装槽503的内壁上连接有第四永磁铁513。本案中,需要对不同时期的猪进行上下楼层的转运时,将运输小车2推动至转运区域102中,猪笼3与猪舍区域101的猪舍门相对,门板305和猪舍区域101的猪舍门打开,将猪由猪舍区域101驱赶至猪笼3的内部,将门板305关闭,将运输小车2推动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包括厂房(1)、运输小车(2)、猪笼(3)和堆垛机(4),猪笼(3)放置在运输小车(2)上,堆垛机(4)设置在厂房(1)的一侧,/n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1)共有六层,所述厂房(1)内设置有两个猪舍区域(101)和转运区域(102),两个猪舍区域(101)的猪舍门相对设置,转运区域(102)位于两个猪舍区域(101)之间,转运区域(102)与堆垛机(4)相对设置,运输小车(2)位于转运区域(102)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包括厂房(1)、运输小车(2)、猪笼(3)和堆垛机(4),猪笼(3)放置在运输小车(2)上,堆垛机(4)设置在厂房(1)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所述厂房(1)共有六层,所述厂房(1)内设置有两个猪舍区域(101)和转运区域(102),两个猪舍区域(101)的猪舍门相对设置,转运区域(102)位于两个猪舍区域(101)之间,转运区域(102)与堆垛机(4)相对设置,运输小车(2)位于转运区域(10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养猪的场内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垛机(4)包括载货台(401),所述载货台(401)上和所述转运区域(102)中均设置有轨道集成(5),
所述轨道集成(5)包括支撑底板(501),两个支撑底板(501)分别放置在载货台(401)上和转运区域(102)中,所述支撑底板(501)上横向设置有两个轨道(502),支撑底板(501)和两个轨道(502)上开设有四个矩阵分布的安装槽(503),四个安装槽(503)将两个轨道(502)分为六段,
所述安装槽(503)的内壁通过第一限位杆(504)铰接有第二限位杆(505),所述第二限位杆(505)的活动端铰接有长杆(506),所述长杆(506)活动套接有与安装槽(503)连接的滑套(507),所述长杆(506)的活动端连接有柱体(508),所述柱体(508)的上端通过块体连接有踏板(509),所述踏板(509)连接有第一永磁铁(510),所述第一永磁铁(510)吸附有连接在支撑底板(501)上端的第二永磁铁(511),
两个轨道(502)上的第一限位杆(504)、第二限位杆(505)、长杆(506)、滑套(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敏刘郭建郭浩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捷马泰克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