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71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4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康复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所述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包括:上腿部支板,所述上腿部支板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下腿部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腿部支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安装有脚部支撑板;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用于控制下腿部支板和脚部支撑板进行旋转;该装置通过附加转向控制组件和驱动导向组件,实现下腿部支板往复式摆动的效果,通过自动摆动的方式来辅助人体腿部进行伸展、蜷缩的运动,通过附加旋转联动组件,来实现带动脚踝部位的伸展、蜷缩的运动,使整个腿部的经脉得到舒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复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
技术介绍
医院对于治疗瘫痪、中风或者由于运动导致足踝部受损的病人,不仅仅是药物方面针对性治疗,其后期的康复理疗训练也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大部分患者依靠的是护工、护士或者家人进行人工腿部按摩,这会费时费劲,同时也会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某些不是很富裕患者的经济负担。康复器械是医生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或指导时所借助的器械,适用于各类医院的骨科、康复科患者手术治疗后进行恢复或者保持下肢足踝部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康复性治疗。现有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在辅助关节运动时,大多仅能够针对脚踝的部位进行辅助运动,而人体踝关节受伤所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踝关节,整个腿部的活动由于经脉连接的关系都会受到限制,单单只针对踝关节进行辅助运动会导致腿部其他部位的运动得不到辅助,影响腿部的经脉恢复,进而导致康复效果差,康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包括:上腿部支板,所述上腿部支板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下腿部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腿部支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安装有脚部支撑板;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用于控制下腿部支板和脚部支撑板进行旋转;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驱动导向组件,所述驱动导向组件上配合安装有转向控制组件,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导向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下腿部支板进行往复式旋转;旋转联动组件,用于通过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脚部支撑板进行同步往复式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导向组件包括:输出电机,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柱;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开设在所述控制柱侧部,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之间连接有倾斜槽;转动盘,安装在所述控制柱一端,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连接有导向槽。优选地,所述控制柱旋转四分之一周时,所述下腿部支板和脚部支撑板的旋转角度不超过四十五度。优选地,所述转向控制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安装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槽、第二横槽和倾斜槽相互配合来带动所述滑动杆做往复式滑动;转动柱,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柱一端安装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上安装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导向槽相互配合来带动所述转动柱做往复式旋转;伸缩杆,设于所述转动柱内部,且与所述转动柱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转动套设有连动盘,所述连动盘与所述滑动杆相连接;环形齿柱,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环形齿柱配合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上腿部支板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上安装有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与第一连接板的连接处,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连接有第一传输带。优选地,所述环形齿柱的长度不小于第一横槽与第二横槽之间的距离。优选地,所述转动柱内壁上开设有连动槽,所述连动槽内部设有连动条,所述连动条安装在所述伸缩杆侧壁上。优选地,所述连动条的长度大于转动柱内径与伸缩杆外径之差。优选地,所述旋转联动组件包括:滑动槽,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所述滑动槽内部配合设置有滑动块;连接架,转动连接在所述伸缩杆上,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滑动块相连接;第三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三转盘上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配合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伸缩杆一端相连接;第四转盘,转动连接在所述下腿部支板上,所述第四转盘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三转盘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连接处转动连接有第五转盘;第二传输带,套设在所述第三转盘与第五转盘之间以及第三转盘与第五转盘之间;第六转盘,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上与下腿部支板的连接处,所述第六转盘与第四转盘之间套设有第三传输带。优选地,所述上腿部支板和下腿部支板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脚部支撑板上安装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配合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之间连接有弹性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装置通过附加转向控制组件和驱动导向组件,利用槽体和导向柱之间的配合,为装置的运转提供的往复式的移动动力,并将其传输至下腿部支板上,实现下腿部支板往复式摆动的效果,通过自动摆动的方式来辅助人体腿部进行伸展、蜷缩的运动,加速康复;2.通过附加旋转联动组件,使下腿部支板在运动的同时,可以通过驱动导向组件来同步带动脚部支撑板做往复式摆动,且其运动与下腿部支板的运动并不会相互影响,即二者可以同步进行,来实现带动脚踝部位的伸展、蜷缩的运动;3.通过上述运动使人体的整个腿部都可以同时得到辅助运动,使整个腿部的经脉得到舒展,并不单一的针对某一局部位置进行辅助,加速康复速度,且提升康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的工作状态图;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中转动盘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中转动盘的工作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10为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中转动柱的截面图。附图中:1、上腿部支板;2、第一连接板;3、第二连接板;4、下腿部支板;5、第三连接板;6、脚部支撑板;7、转动机构;71、输出电机;72、控制柱;73、第一横槽;74、第二横槽;75、倾斜槽;76、转动盘;77、第一环槽;78、第二环槽;79、导向槽;710、安装板;711、滑动槽;712、滑动杆;713、第一导向柱;714、转动柱;715、连动杆;717、第二导向柱;718、伸缩杆;719、固定盘;720、连动盘;721、环形齿柱;722、齿轮;723、第一转盘;724、第二转盘;725、第一传输带;726、连动槽;727、连动条;728、滑动槽;729、滑动块;730、连接架;731、第三转盘;732、第一锥齿轮;733、第二锥齿轮;734、第四转盘;735、第一连杆;736、第二连杆;737、第五转盘;738、第二传输带;739、第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包括:/n上腿部支板,所述上腿部支板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n下腿部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腿部支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安装有脚部支撑板;/n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n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n驱动导向组件,所述驱动导向组件上配合安装有转向控制组件,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导向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下腿部支板进行往复式旋转;/n旋转联动组件,用于通过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脚部支撑板进行同步往复式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包括:
上腿部支板,所述上腿部支板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
下腿部支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接,所述下腿部支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安装有脚部支撑板;
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
其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
驱动导向组件,所述驱动导向组件上配合安装有转向控制组件,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用于通过所述驱动导向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下腿部支板进行往复式旋转;
旋转联动组件,用于通过所述转向控制组件的运转来带动所述脚部支撑板进行同步往复式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导向组件包括:
输出电机,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所述输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控制柱;
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开设在所述控制柱侧部,所述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之间连接有倾斜槽;
转动盘,安装在所述控制柱一端,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之间连接有导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柱旋转四分之一周时,所述下腿部支板和脚部支撑板的旋转角度不超过四十五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足踝部康复器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组件包括:
安装板,安装在所述上腿部支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部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安装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横槽、第二横槽和倾斜槽相互配合来带动所述滑动杆做往复式滑动;
转动柱,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柱一端安装有连动杆,所述连动杆上安装有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用于与所述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和导向槽相互配合来带动所述转动柱做往复式旋转;
伸缩杆,设于所述转动柱内部,且与所述转动柱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转动套设有连动盘,所述连动盘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仙岳孙天赦张衡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