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肌痉挛是指个别肌肉或肌群的不随意收缩。大致可分为阵挛性肌痉挛与强直性肌痉挛。阵挛性肌痉挛是指一定时间内主动肌快速、反复地收缩,带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受意识控制,如三叉神经痛性面肌痉挛。强直性痉挛较为持久,肌痉挛不呈节律性,经一定时间后,肌肉可放松如手足搐搦、狂犬病、面肌痉挛等。例如手部痉挛,术后患者的手部在后期往往因为肌肉痉挛维持一个姿势、肌无力,后期需要进行术后康复训练来恢复。现有的针对患者手部术后恢复训练的装置,通过装置帮助患者手部进行手指弯曲、手掌握紧、伸直等训练,来恢复手部灵敏度,提高手部感知能力,促进患者恢复进度。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是患病的儿童,儿童自主能力差,以及现有的用于手部功能康复的装置大多数为自主训练设备且缺少智能性,对于儿童使用时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导致恢复训练进度迟缓,尤其是儿童患者在初期进行锻炼时,患者手部不能够控制,肌无力,且无法弯曲、以及做一些简单的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1)、护腕套(2)、被动牵引装置和主动控制装置,所述护腕套(2)固定安装于为橡胶材料的所述手套(1)的下方,所述被动牵引装置位于所述手套(1)的手掌表面,所述被动牵引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手套(1)表面,所述主动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护腕套(2)一表面,所述主动控制装置下方设置有与护腕套(2)一表面固定安装的压力显示屏(3),所述护腕套(2)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护腕套(2)另一端粘贴的魔术贴(4),所述被动牵引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手套(1)表面固定安装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一表面通过螺栓与被动牵引装置两侧的连接板(6)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1)、护腕套(2)、被动牵引装置和主动控制装置,所述护腕套(2)固定安装于为橡胶材料的所述手套(1)的下方,所述被动牵引装置位于所述手套(1)的手掌表面,所述被动牵引装置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手套(1)表面,所述主动控制装置位于所述护腕套(2)一表面,所述主动控制装置下方设置有与护腕套(2)一表面固定安装的压力显示屏(3),所述护腕套(2)一端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护腕套(2)另一端粘贴的魔术贴(4),所述被动牵引装置的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手套(1)表面固定安装的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一表面通过螺栓与被动牵引装置两侧的连接板(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表面的指尖和手指关节处均固定安装有限位环(101),所述手套(1)表面的第一顺位指背关节处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2),所述固定板(102)一表面开设有为T型结构的固定槽(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牵引装置包括第一电机(7)、连接轴(701)和卷轴(702),所述第一电机(7)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连接轴(70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701)两端分别与连接板(6)一表面活动套接,多个所述卷轴(702)均为H型结构且活动套接在连接轴(701)周侧面,所述卷轴(702)周侧面均固定缠绕有第一牵引绳(7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卷轴(702)分别对应手套(1)的五指且位于下方,所述第一牵引绳(703)依次与同一竖列的限位环(101)活动套接,所述第一牵引绳(703)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板(102)活动卡接的第一橡胶环(70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701)一表面开设有与卷轴(702)相互配合的限位槽(705),所述限位槽(705)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706),所述第二弹簧(706)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板(707),所述限位板(707)一端为半球型结构,所述卷轴(702)内表面环形分布有为半球型的定位槽(708)且与限位板(707)一端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童手部抗痉挛用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1)的手背表面固定安装有集中板(8),所述集中板(8)内表面活动套接有第二牵引绳(801),所述第二牵引绳(801)依次与同一竖列的限位环(101)活动套接且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固定板(102)活动卡接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冬,储晓彬,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