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与荧光监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622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1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与荧光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密封舱壳体内部的第一激发光源(1),第二激发光源(2),第三激发光源(3),第一光电探测器(4),第二光电探测器(5),第三光电探测器(6),和恒流源驱动调制电路;其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和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中心波长各不相同;所述探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4)前端的第一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5)前端的第二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6)前端的第三带通滤光片。该探头可实现水下原位后向散射系数及叶绿素浓度的小型化、低功耗、多波长、集成化探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与荧光监测探头
本申请涉及光学原位探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和荧光监测探头装置。
技术介绍
水体后向散射系数是重要的海洋光学参数,在海洋水色遥感、水色组分浓度反演和生物光学模型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通过研究海洋中叶绿素浓度可以了解浮游植物的分布情况、初级有机物的分布变化规律,对水体富营养化造成的赤潮具有预警作用。国外多家公司开发出了多款较成熟的海洋光学传感器,在海洋的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监测、赤潮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实验样机阶段,国内海洋监测仪器市场基本被国外垄断,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迫在眉睫。在海洋观测中,传统的现场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样品在采集、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因为温度、压力和光照改变而导致样品的相关特性发生改变。同时也无法获取突发事件或者恶劣环境下的现场记录,因此开发可以长时间现场测量的原位传感器具有重要的意义。光学法以其高稳定性、不易污染、无需定期校准等优点逐步成为生物化学检测方法的主流。光学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荧光法和散射光法,其中荧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与荧光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密封舱壳体内部的第一激发光源(1),第二激发光源(2),第三激发光源(3),第一光电探测器(4),第二光电探测器(5)和第三光电探测器(6),恒流源驱动调制电路;/n其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和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中心波长各不相同;/n所述探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4)前端的第一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5)前端的第二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6)前端的第三带通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带通滤光片的带通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的中心波长相同,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多波长后向散射与荧光监测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舱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密封舱壳体内部的第一激发光源(1),第二激发光源(2),第三激发光源(3),第一光电探测器(4),第二光电探测器(5)和第三光电探测器(6),恒流源驱动调制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和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中心波长各不相同;
所述探头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4)前端的第一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5)前端的第二带通滤光片,位于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6)前端的第三带通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带通滤光片的带通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的中心波长相同,所述第二带通滤光片的带通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的中心波长相同;所述第三带通滤光片的带通中心波长与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的中心波长相同;
所述第一光电探测器(4)用于探测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在117度的后向散射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5)用于探测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在117度的后向散射信号,所述第二光电探测器(5)还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在142度的叶绿素荧光信号;
所述第三光电探测器(6)用于探测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在142度的后向散射信号;
所述恒流源驱动调制电路用于控制在第一时间段只有所述第一激发光源(1)和所述第二激发光源(2)发光,所述恒流源驱动调制电路还用于控制在第二时间段只有所述第三激发光源(3)发光,所述第一时间段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宾卢璟袁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谱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