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506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包括箱体,箱体内的下端设有燃烧管,燃烧管的右端连接有燃烧器,燃烧管的左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风管道与第二出风管道,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内分别设有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固定连接,第二风叶上连接有风机;第一管道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箱体右端内壁之间设有滤网;箱体内的上端设有排风通道,排风通道的上端设有上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幅定型机的烘房结构设计新颖、上层滤网清洗便捷且保温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降低热量的散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型机,特别涉及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
技术介绍
拉幅定型机是一种纺织后整理设备,用于纺织物的脱水、烘干、烘焙、整理、热定型。烘房是拉幅定型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使用的烘房在使用中发现存在着以下的弊端:1)、烘房中通常有两层的滤网,由于大部分的毛绒粘在上层滤网上,需要对上层滤网定期清洗,现阶段的烘房对上层滤网清洗时较为麻烦;2)、排风通道设置在烘房的外部,导致热量散发较多,降低了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便于清洗滤网且保温效果好的拉幅定型机的烘房。【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的下端设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燃烧管的右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管的左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风管道与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内分别设有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叶上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右端内壁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箱体内的上端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上端设有上盖板。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左挡板与烘房门,所述烘房门的左侧设有隔热板,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烘房门的外侧,所述燃烧器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向左贯穿所述烘房门与所述隔热板后与所述燃烧管连接;所述风机贯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左挡板与所述上挡板之间。进一步的,所述滤网包括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滤网的右端设置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放置所述第一滤网的放置槽,所述第一滤网的右端连接有拉手,所述拉手向右贯穿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烘房门后并延伸至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滤网与所述固定板、所述隔热板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右侧,所述第一进气口贯穿所述第一管道后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进气口处,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气口的外侧设有导流罩。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为相同的结构且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与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之间设有间距。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管为T型燃烧管。【3】有益效果本技术拉幅定型机的烘房结构设计新颖、上层滤网清洗便捷且保温效果佳,能够有效地降低热量的散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拉幅定型机的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拉幅定型机的烘房中燃烧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实施例。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的下端设有燃烧管9,所述燃烧管9与所述箱体内壁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固定座10,所述燃烧管9的右端连接有燃烧器6,所述燃烧管9的左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13与第二管道14,第一管道13的右端与第二管道14的左端相贴合,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第二管道14的上端部分别向右折弯并分别连接有第一出风管道22与第二出风管道21,所述第一出风管道22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口221,所述第二出风管道21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211,第一排气口221开口朝上,第二排气口211开口朝下,所述第一排气口221与所述第二排气口21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第二管道14的下端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管道13与所述第二管道14内分别设有第一风叶15与第二风叶16,所述第一风叶15与所述第二风叶1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叶16上连接有风机17,风机17为7.5KW的循环风机,通过风机17带动第一风叶15与第二风叶16转动;在所述第一管道13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位于第一进气口的上端,在所述固定板11的右端与所述箱体右端内壁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箱体内的左侧的上端部设有排风通道19,所述排风通道19的上端设有上盖板20,排风通道19在生产一定的时间后,只需打开上盖板20便可以对排风通道19进行清理。为了便于安装,在本实施中所述箱体包括上挡板1、下挡板8、左挡板18与烘房门3,通过上挡板1、下挡板8、左挡板18与烘房门3构成的一个矩形腔体,烘房门3的左侧设有隔热板2,燃烧器6设置在烘房门3的外侧,燃烧器6上连接有管道,管道向左贯穿所述烘房门3与隔热板2后与燃烧管9连接;风机17贯穿左挡板18与第二风叶16连接;排风通道19设置在左挡板18与上挡板1之间。所述滤网包括设置在上端的第一滤网4与设置在下端的第二滤网7,为了便于清洗上端的第一滤网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滤网4的右端设置固定板11上,固定板11上设有放置第一滤网4的放置槽,第一滤网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拉手5,拉手5向右贯穿隔热板2与烘房门3后并延伸至外侧,拉手5与隔热板2、烘房门3之间间隙配合,需要清洗时直接通过拉手5将第一滤网4向右拉出来,再清洗。第二滤网7与固定板11、隔热板2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滤网7上的杂物较少,其需要清洗的周期相对于第一滤网4来说时间会更长,第二滤网7在清洗时需要打开烘房门3与隔热板2取出第二滤网7即可对其清理。为了保证热量能够快速充填至箱体内,在本实施中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在水平方向上同轴设置,第二进气口设置在第二管道14的右侧,第一进气口贯穿第一管道13后连通第二进气口,第一风叶15与所述第二风叶16分别设置在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处,第一风叶15与所述第二风叶16之间通过螺钉固定。为了使热量快速进入到第一管道13与第二管道14内,在第一进气口的右端的外侧设有导流罩12,导流罩12设置在固定板11的下端。为了保证热量快速散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管道22与第二出风管道21为相同的结构且对称设置,第一出风管道22与第二出风管道21之间设有间距。在本市实施中燃烧管9为T型燃烧管,T型燃烧管的热量散出口朝向导流罩12的方向,选用T型燃烧管的好处在于通过燃烧器6加热空气,通过管道将热量输送至T型燃烧管内,然后再通过T型燃烧管将热量均匀的散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拉幅定型机的烘房结构设计新颖、上层的滤网通过拉手采用侧拉的结构便于清洗方便、排风通道设置在烘房箱体内能够较好的保温,减少热量的散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的下端设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燃烧管的右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管的左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风管道与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内分别设有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叶上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右端内壁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箱体内的上端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上端设有上盖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的下端设有燃烧管,所述燃烧管与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固定座,所述燃烧管的右端连接有燃烧器,所述燃烧管的左侧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出风管道与第二出风管道,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出风管道上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与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管道内分别设有第一风叶与第二风叶,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叶上连接有风机;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壁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箱体右端内壁之间设有滤网;所述箱体内的上端设有排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的上端设有上盖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左挡板与烘房门,所述烘房门的左侧设有隔热板,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烘房门的外侧,所述燃烧器上连接有管道,所述管道向左贯穿所述烘房门与所述隔热板后与所述燃烧管连接;所述风机贯穿所述左挡板与所述第二风叶连接;所述排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左挡板与所述上挡板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幅定型机的烘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永陈露军潘永高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利通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