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及其织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5069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是由经纱、纬纱,借助辅助纱线通过经纬交织而成,辅助纱线,是一种可水解的水解涤纶丝,可以在片碱浓度不低于8g/L的碱环境,温度在95℃以上,专用退丝助剂浓度不低于0.6g/L的情况下进行水解的一种辅助纱。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的织造方法:将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经纱或纬纱进行加捻;将加捻后的经纱或纬纱再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将合股加捻后的纱线定型;将合股加捻好的经纱和合股加捻好的纬纱进行经纬交织织造成防羽布坯布;将防羽布坯布中的水解涤纶丝进行水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羽布不但能透气透湿,而且防羽布的透气孔隙是螺旋状的,不钻绒不逃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及其织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羽布,特别涉及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及其织造方法,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由于羽绒服保暖轻盈,深受市场欢迎。人们为了防止羽绒钻出服饰面料,想尽各种办法。有终极加大经纬密度达到极限的,有用压辊将面料压扁的,还有将面料给予涂层的,都朝一个目标努力,那就是防止钻绒,防止逃毛。但是这样做却带来了一个副作用,防羽绒面料由于织物紧密度高,透气量极小,而且织物手感变硬,涂胶后产生摩擦声音。这一切都给防羽面料带了一些缺陷。人们希望拥有羽绒服,但要求手感要好,无摩擦声,透气透湿,让人们穿着舒服,市场迫切希望这种面料早早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及其织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防羽布不但能透气透湿,而且防羽布的透气孔隙是螺旋状的,不钻绒不逃毛,手感柔软也无摩擦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是由经纱、纬纱,借助辅助纱线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织造方法经纬交织而成。所述的经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经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所述的纬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纬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所述的辅助纱线,是一种可水解的水解涤纶丝,可以在片碱浓度不低于8g/L的碱环境,温度在95℃以上,专用退丝助剂浓度不低于0.6g/L的情况下进行水解的一种辅助纱线。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的其织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经纱或纬纱分别进行加捻,加捻方向为Z向或S向,步骤(2),将加捻后的经纱或纬纱再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如经纱或纬纱已加捻为Z向,则经纱或纬纱分别再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为S向,如经纱或纬纱已加捻为S向,则经纱或纬纱再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为Z向,步骤(3),将合股后的纱线定型,步骤(4),将合股好的经纱和合股好的纬纱进行经纬交织织造成防羽布坯布,步骤(5),将防羽布坯布中的辅助纱线水解涤纶丝进行水解,并用清水冲洗,步骤(6),染整后整理,步骤(7),检验入库。进一步的,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的经纱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Z向的,那么就Z向再加捻,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S向的,那么就S向再加捻。同样,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的纬纱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Z向的,那么就Z向再加捻,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S向的,那么就S向再加捻。捻度可以在8-20个/cm之间。进一步的,将加捻后的经纱或纬纱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如果最终成品要求经纱或纬纱为0捻度的,那么就只要将合股后的经纱或纬纱进行反向加捻。如经纱或纬纱原来为S向的10个/cm捻度的,那么将此合股线Z向加10个/cm捻度。如原来为Z向的10个/cm捻度的,那么将此合股线S向加10个/cm捻度。如果最终成品要求经纱或纬纱带有8个/cm捻度的,那么就只要将合股后的经纱或纬纱进行反向加捻,至原有捻度再加上8个捻度。如经纱或纬纱原来为S向的10个/cm捻度的,那么将此合股线Z向加捻至10+8=18个/cm捻度。如经纱或纬纱原来为Z向的10个/cm捻度的,那么将此合股线S向加捻至10+8=18个/cm捻度。进一步的,将此加捻后的合股线进行蒸汽定型,在110℃的环境下定型4小时。进一步的,将合股定型好的经纬股线进行一上一下平纹经纬织造,由于此时经纱纬纱纤度比原有经纱纬纱加粗了,势必织物经密度大幅增加,给织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经密的紧度增加,用高低综丝孔的综丝解决,奇数综丝经丝孔为中心线上1-2毫米,偶数综丝经丝孔在中心线下1-2毫米,既不影响开口清晰度,又使经丝和经丝之间的位置立体化,解决了经向密度加大的难题。纬密的紧度增加,用紧经经丝和松经经丝解决,使奇数纬纱在紧经纱之上,偶数纬纱在紧经纱之下,也使纬纱与纬纱之间的位置立体化,解决了纬向密度增大的难题。此二项技术联合使用,是织造本专利技术防羽布解决织物高经密、高纬密的织物紧度的最好的办法。进一步的,将含有水解涤纶丝的防羽布坯布进行水解,将防羽布坯布投入10倍的水中,并加入片碱至浓度为8-12g/L,加入退丝助剂至浓度为0.6-0.8g/L,下布后升温至95℃,保持40分钟以上,然后温水冲洗两遍,此时水解涤纶丝将全部水解,可以进行正常的染整程序。进一步的,也可以加捻后的定型好的合股线直接通过水解将水解涤纶丝水解掉,利用筒子染色装备,将合股线松式络筒即可按上述办法可以大大减轻织造难度,然后进行正常的染整程序。染整检验入库后,即成为透气透湿的防羽布。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由于织造防羽布的经纱纬纱经过加捻并与辅助纱线合股并反向加捻,然后再将辅助纱线水解解掉以后,经纱纬纱经过正捻反捻后不论最终有捻还是无捻,这种经纱纬纱已松懈柔软蓬松,再加上经过辅助纱线合股缠绕最后水解掉,但这是经纱纬纱表面出现了螺旋状纹理,而合股捻度的大小决定了经纱纬纱表面螺旋状纹理的密集程度。合股捻度的大小,经纱纬纱初始捻度的大小,最终留在经纱纬纱上捻度的多少,以及透气透湿量的大小,都存在一定的联合关系。也可以认为:初始捻度反向合股捻度之比越大,则透气透湿量越大。防羽布内的羽绒,是固体状或粉末状的,大都只可以在布面的孔隙内钻进钻出。而本专利技术的防羽布的透气孔隙是螺旋纹理状的,羽绒羽毛不可能随着螺旋纹理状孔隙弯弯绕绕出去。再加上本专利技术的织造方法,可以加大织造力度可以达到经纱纬纱原有状态那样的经纬密度,而现在经纬纱线蓬松了,体积大了,因此防羽效果只会更好。而经纬纱表面的螺旋状纹理好比一个一个的弯弯通道,让气体、液体都可以顺着通道弯来弯曲的进出,从而提高了透气透湿效果,使穿着羽绒服更加舒服。附图说明图1为普通纱线与水解涤纶丝合股并先后又将水解涤纶丝水解后的放大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羽布织造时的经纱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羽布织造时的纬纱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图1中:A为无捻的、纱线表面有纹理的防羽布的经纱或纬纱,A1为纱线表面Z向的纹理,A2为无捻的纱线本体,B为有捻的、纱线表面有纹理的防羽布的经纱或纬纱,B1为纱线表面Z向的纹理,B2为S向捻的纱线本体,C为有捻的、纱线表面有纹理的防羽布的经纱或纬纱,C1为纱线表面S向的纹理,C2为Z向捻的纱线本体,D为有捻的、纱线表面有纹理的防羽布的经纱或纬纱,D1为纱线表面Z向的纹理,D2为Z向捻的纱线本体,图2中:Z为织造时综丝排列的中心线,S1为综丝孔中心线偏上的综丝,S2为穿入S1的经纱,J1为综丝孔中心线偏下的综丝,J2为穿入J1的经纱,图3中:T1为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其特征在于:/n它是由经纱、纬纱,借助辅助纱线通过经纬交织而成,/n所述的经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经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n所述的纬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纬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n所述的辅助纱线,是一种可水解的水解涤纶丝,可以在片碱浓度不低于8g/L的碱环境,温度在95℃以上,专用退丝助剂浓度不低于0.6g/L的情况下进行水解的一种辅助纱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经纱、纬纱,借助辅助纱线通过经纬交织而成,
所述的经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经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
所述的纬纱可以是现有市场上做防羽绒面料的任何一款纬纱,可以是天然纤维纱线,也可以是化纤纤维纱线,
所述的辅助纱线,是一种可水解的水解涤纶丝,可以在片碱浓度不低于8g/L的碱环境,温度在95℃以上,专用退丝助剂浓度不低于0.6g/L的情况下进行水解的一种辅助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经纱或纬纱分别进行加捻,加捻方向为Z向或S向,
步骤(2),将加捻后的经纱或纬纱分别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如经纱或纬纱加捻方向为Z向,则经纱或纬纱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方向为S向,如经纱或纬纱加捻方向为S向,则经纱或纬纱和辅助纱线合股加捻方向为Z向,
步骤(3),将合股加捻后的纱线定型,
步骤(4),将合股加捻定型好的经纱和合股加捻定型好的纬纱进行经纬交织织造成防羽布坯布,
步骤(5),将防羽布坯布中的辅助纱线水解涤纶丝进行水解,并用清水冲洗,
步骤(6),染整后整理,
步骤(7),检验入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透湿的防羽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的经纱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Z向的,那么就Z向加捻,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S向的,那么就S向加捻,同样,准备做防羽布的普通的纬纱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Z向的,那么就Z向加捻,如果自身带有的捻向是S向的,那么就S向加捻,捻度可以在8-20个/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意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岳氏纺机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