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7444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将机体与板体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在板体的连接件内配置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卡接凸块,机体具有卡接凹槽,利用卡接凸块与卡接凹槽匹配卡接实现板体与机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将板体与外界的机构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外界的机构连接的装配件;在板体的装配件具有连接斜面、装配孔以及定位孔,将外界的机构与连接斜面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定位孔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之间的连接;机体内装入驱动件与夹吸件,将夹吸件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驱动夹吸件转动。方便装卸更换,对工件稳定装夹吸附及任意角度旋转,提高加工精度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夹具
,尤其涉及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
技术介绍
在工件的实际加工处理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机头对工件完成装夹与旋转操作,现有技术中的机头构造设计不合理,结构复杂,不利于机头自身的组装以及机头与外界的机构之间的安装与拆卸,不便于装卸。而且受空间位置的限制无法很好对工件进行装夹与旋转操作,对工件的加工精度与工作效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方便装卸更换,装卸灵活且通用性强,对工件稳定装夹吸附及任意角度旋转,提高加工精度与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机体与板体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在板体的连接件内配置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卡接凸块,机体具有卡接凹槽,利用卡接凸块与卡接凹槽匹配卡接实现板体与机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将板体与外界的机构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外界的机构连接的装配件;在板体的装配件具有连接斜面、装配孔以及定位孔,将外界的机构与连接斜面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定位孔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之间的连接;机体内装入驱动件与夹吸件,将夹吸件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驱动夹吸件转动。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件具有用于驱动夹吸件转动的气动马达;利用夹吸件的夹爪气缸驱动夹爪活动伸缩来夹持工件,夹爪气缸装入装配板,装配板具有用于吸附定位工件的吸盘,实现夹吸件稳定装夹吸附工件。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装配板的四周均具有固定孔,配合螺钉对应穿过固定孔,将装配板固定装配于夹爪气缸的底部;装配板的中部具有用于感应夹爪有无夹到工件的感应器,若感应器感应检测到夹爪没有夹到工件时,则会发出反馈信号至控制电路进行报警提示。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装配板远离感应器的两侧均具有若干个滑槽,夹爪气缸驱动夹爪沿着滑槽来回滑动;将滑槽的数量设置成两个,两个滑槽沿装配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感应器位于两个滑槽之间;将吸盘的数量设置成两个,两个吸盘沿装配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感应器位于两个吸盘之间。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气动马达与夹爪气缸之间具有缓冲件,缓冲件具有缓冲弹簧与弹簧抵触板,弹簧抵触板连接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缓冲弹簧套设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的外部;缓冲弹簧的一端抵触于弹簧抵触板,缓冲弹簧的另一端抵触于气动马达;夹爪气缸装设于弹簧抵触板远离缓冲弹簧的一面。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件具有安装板、储气罐以及PCB板,储气罐的外侧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储气罐与板体之间连接有气管,板体靠近气管的一侧具有通孔,气管利用通孔与外界的气泵连接。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储气罐与气动马达连接;储气罐靠近气管的一侧具有用于启闭气管与储气罐之间通断的第一电磁阀,储气罐靠近气动马达的一侧具有用于启闭储气罐与气动马达之间通断的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均与PCB板电性连接。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卡接凸块具有第一连接孔,板体具有与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一安装孔之间连接有第一安装螺钉。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板体靠近装配件的一端具有插置腔,插置腔内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与外界的工作元件电性连接;线路板的四周均具有第二连接孔,插置腔的四周均具有与第二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第二连接孔与第二安装孔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螺钉。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板体的外周具有连接凸边,板体利用连接凸边与外界的机构匹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实际使用时,容置腔具有卡接凸块,机体具有卡接凹槽,利用卡接凸块与卡接凹槽匹配卡接实现板体与机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装配件利用连接斜面与外界的机构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定位孔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之间的连接,机体将夹吸件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驱动夹吸件转动,方便装卸更换,装卸灵活且通用性强,对工件稳定装夹吸附及任意角度旋转,提高加工精度与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板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配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板体11——通孔12——第一安装孔13——插置腔14——线路板15——第二连接孔16——第二安装孔17——第二安装螺钉18——连接凸边2——机体3——连接件31——容置腔32——卡接凸块33——第一连接孔34——第一安装螺钉4——装配件41——连接斜面42——装配孔43——定位孔5——夹吸件51——夹爪气缸52——夹爪53——装配板54——感应器55——吸盘56——滑槽57——固定孔6——驱动件61——安装板62——储气罐63——气动马达64——PCB板65——卡接凹槽66——压力传感器67——气管68——第一电磁阀69——第二电磁阀7——缓冲件71——缓冲弹簧72——弹簧抵触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机体2与板体1连接在一起,板体1具有与机体2连接的连接件3;在板体1的连接件3内配置容置腔31,容置腔31具有卡接凸块32,机体2具有卡接凹槽65,利用卡接凸块32与卡接凹槽65匹配卡接实现板体1与机体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将板体1与外界的机构连接在一起,板体1具有与外界的机构连接的装配件4;在板体1的装配件4具有连接斜面41、装配孔42以及定位孔43,将外界的机构与连接斜面41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42、定位孔43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机体2内装入驱动件6与夹吸件5,将夹吸件5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6驱动夹吸件5转动。实际使用时,容置腔31具有卡接凸块32,机体2具有卡接凹槽65,利用卡接凸块32与卡接凹槽65匹配卡接实现板体1与机体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装配件4利用连接斜面41与外界的机构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42、定位孔43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1之间的连接,机体2将夹吸件5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6驱动夹吸件5转动,方便装卸更换,装卸灵活且通用性强,对工件稳定装夹吸附及任意角度旋转,提高加工精度与工作效率。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件6具有用于驱动夹吸件5转动的气动马达63,气动马达63是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的机械器件,以轻便、安全等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利用夹吸件5的夹爪气缸51驱动夹爪52活动伸缩来夹持工件,夹爪气缸51装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将机体与板体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n在板体的连接件内配置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卡接凸块,机体具有卡接凹槽,利用卡接凸块与卡接凹槽匹配卡接实现板体与机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n将板体与外界的机构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外界的机构连接的装配件;/n在板体的装配件具有连接斜面、装配孔以及定位孔,将外界的机构与连接斜面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定位孔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之间的连接;/n机体内装入驱动件与夹吸件,将夹吸件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驱动夹吸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机体与板体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机体连接的连接件;
在板体的连接件内配置容置腔,容置腔具有卡接凸块,机体具有卡接凹槽,利用卡接凸块与卡接凹槽匹配卡接实现板体与机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将板体与外界的机构连接在一起,板体具有与外界的机构连接的装配件;
在板体的装配件具有连接斜面、装配孔以及定位孔,将外界的机构与连接斜面卡合连接,再利用装配孔、定位孔配合螺钉来加固外界的机构与板体之间的连接;
机体内装入驱动件与夹吸件,将夹吸件装夹吸附工件,利用驱动件驱动夹吸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件具有用于驱动夹吸件转动的气动马达;
利用夹吸件的夹爪气缸驱动夹爪活动伸缩来夹持工件,夹爪气缸装入装配板,装配板具有用于吸附定位工件的吸盘,实现夹吸件稳定装夹吸附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装配板的四周均具有固定孔,配合螺钉对应穿过固定孔,将装配板固定装配于夹爪气缸的底部;
装配板的中部具有用于感应夹爪有无夹到工件的感应器,若感应器感应检测到夹爪没有夹到工件时,则会发出反馈信号至控制电路进行报警提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装配板远离感应器的两侧均具有若干个滑槽,夹爪气缸驱动夹爪沿着滑槽来回滑动;
将滑槽的数量设置成两个,两个滑槽沿装配板的长度方向排列设置,感应器位于两个滑槽之间;
将吸盘的数量设置成两个,两个吸盘沿装配板的宽度方向排列设置,感应器位于两个吸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吸组装驱控一体快换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