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横梁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440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挂横梁和车辆,涉及车辆装配制造技术领域。该悬挂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套管、固定连接件和限位连接件;套管与横梁本体焊接,一部分套管与固定连接件连接,另一部分套管与限位连接件连接,固定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第一安装通孔用于与车架连接;限位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第二安装通孔用于与车架连接。该悬挂横梁装配方式灵活多样,装配过程中进行刚性装配和柔性装配的切换,无需改变横梁本体的结构,降低开发费用、周期及验证风险,可快速调整车辆的操稳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横梁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装配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横梁和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悬挂横梁与车身安装点采用刚性套管焊接。这种连接方式,如果需要提升整车舒适性,需要对横梁本体进行较大的改动,改动周期长、成本高,造成高昂的变更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横梁和车辆,无需对横梁本体的结构进行改动,即可实现刚性装配和柔性装配的切换,可快速调整车辆操稳舒适性能,降低开发费用、周期及验证风险。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横梁,包括横梁本体、套管、固定连接件和限位连接件;所述套管与所述横梁本体焊接,一部分所述套管与所述固定连接件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套管与所述限位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所述限位连接件与所述套管过盈配合。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定连接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包括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盖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端盖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且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连接件包括第一衬套和缓冲件,所述第一衬套与所述缓冲件分别设于所述套管的两端,所述第一衬套与所述套管过盈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件包括胶垫和平垫圈,所述胶垫设于所述套管远离所述第一衬套的一端,所述平垫圈设于所述胶垫远离所述套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包括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衬套开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胶垫开设有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平垫圈开设有所述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同轴设置,且与所述套管连通。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第三端盖和第四端盖,所述第三端盖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四端盖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三端盖上设有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车架定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包括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端盖开设有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端盖开设有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且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连接件包括第二衬套和缓冲垫,所述第二衬套与所述套管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缓冲垫设于所述套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衬套上设有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用于与所述车架定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通孔包括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二衬套开设有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缓冲垫开设有所述第六通孔,所述第五通孔与所述第六通孔连通,且与所述套管同轴设置。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包括车架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挂横梁,所述悬挂横梁与所述车架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和车辆,其有益效果包括:该悬挂横梁在横梁本体上焊接套管,固定连接件和限位连接件分别与套管连接,固定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第一安装通孔,限位连接件上开设有用于与车架装配的第二安装通孔,在装配过程中,如需进行刚性装配和柔性装配的切换,只需更换合适的固定连接件和限位连接件即可,无需对横梁本体的结构进行改动,装配方式灵活多样,可快速调整车辆操稳舒适性能,降低开发费用、周期及验证风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包括车架和上述的悬挂横梁,由于该悬挂横梁的装配方式灵活多样,可快速进行刚性装配和柔性装配的切换,改进成本低,周期短,无论处于产品开发还是售后市场阶段,均可快速调整车辆操稳舒适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横梁本体的前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横梁本体的后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第一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悬挂横梁的第二衬套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悬挂横梁;101-横梁本体;103-套管;10-固定连接件;110-第一端盖;111-第一通孔;113-环形挡圈;130-第二端盖;131-第二通孔;20-限位连接件;210-第三端盖;211-第三通孔;213-第一限位件;215-止挡环;230-第四端盖;231-第四通孔;150-第一衬套;151-第一连接孔;152-第一插入部;153-第一过盈部;154-第一止挡部;160-缓冲件;161-胶垫;163-第二连接孔;171-平垫圈;173-第三连接孔;240-第二衬套;241-第二插入部;242-第二过盈部;243-第二止挡部;245-第二限位件;246-第五通孔;260-缓冲垫;261-第六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101)、套管(103)、固定连接件(10)和限位连接件(20);所述套管(103)与所述横梁本体(101)焊接,一部分所述套管(103)与所述固定连接件(10)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套管(103)与所述限位连接件(20)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本体(101)、套管(103)、固定连接件(10)和限位连接件(20);所述套管(103)与所述横梁本体(101)焊接,一部分所述套管(103)与所述固定连接件(10)连接,另一部分所述套管(103)与所述限位连接件(20)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第一安装通孔用于与车架连接;所述限位连接件(20)上开设有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通孔用于与所述车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10)与所述套管(103)过盈配合,所述限位连接件(20)与所述套管(103)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固定连接件(10)包括第一端盖(110)和第二端盖(130),所述第一端盖(110)与所述套管(103)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二端盖(130)与所述套管(103)的另一端过盈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包括第一通孔(111)和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一端盖(110)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第二端盖(130)开设有所述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二通孔(131)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且与所述套管(103)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件(10)包括第一衬套(150)和缓冲件(160),所述第一衬套(150)与所述缓冲件(160)分别设于所述套管(103)的两端,所述第一衬套(150)与所述套管(103)过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160)包括胶垫(161)和平垫圈(171),所述胶垫(161)设于所述套管(103)远离所述第一衬套(150)的一端,所述平垫圈(171)设于所述胶垫(161)远离所述套管(103)的一端;
所述第一安装通孔包括第一连接孔(151)、第二连接孔(163)和第三连接孔(17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郑重邢华沛孙家宝赵丰
申请(专利权)人: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海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