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742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20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所述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包括底座;框槽,所述框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护罩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框槽内;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护罩内;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内,多个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框架外;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分别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池组的上拐角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具有不但能够固定电池、且对电池具有保护效果、同时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包括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多为油电混动和纯电动,尤其在纯电动汽车上来说其主要驱动源为电池组,电池组通常安装在车辆的地盘位置,为了更好的进行安装电池,人们目前通常会将电池安装在电池壳内再进行安装。然而目前的电池壳结构较为简单,在安装后大多都是硬性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固然较为稳定,但是较为伤害电池,其次大量的电池共同密封工作,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散发不出去较为危险,容易引起自燃。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不但能够固定电池、且对电池具有保护效果、同时散热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包括:底座;框槽,所述框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护罩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框槽内;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护罩内;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内,多个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框架外;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分别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池组的上拐角处;多个第一导杆,多个所述第一导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上,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外,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内并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导杆上,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均和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辅助固定机构,多个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优选的,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复位口、抵触板、侧罩、第二导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复位口开设在所述框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抵触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复位口内,所述抵触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框架内并和所述电池组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侧罩和所述复位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侧罩上,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复位口内并和所述抵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罩外,所述第二弹簧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和所述侧罩的内壁与所述抵触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多个布风管、腔室、除尘箱、两个隔网、滤棉和布风机构,多个所述布风管均匀固定安装在所述护罩的两侧内壁上,多个所述布风管和多个所述电池组交错分布,多个所述布风管的进风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外,所述腔室开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除尘箱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内,两个所述隔网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箱内,所述滤棉设置在两个所述隔网之间,所述布风机构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优选的,所述布风机构包括进风管、风机、导风管、出风管和横管,所述进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箱的左侧和所述腔室的左侧内壁上,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腔室的底部内壁上,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除尘箱的右侧,所述导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除尘箱的右侧,所述导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上,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延伸至所述底座外,所述横管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布风管的进风端上,所述横管和所述护罩固定连接,所述横管和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腔室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进风管相连通,所述腔室的一侧开设有操作口,所述除尘箱的前侧为开口,所述底座的前侧法兰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操作口相适配。优选的,多个所述布风管上均开设有多个气口,多个所述气口呈圆形阵列均匀开设,所述护罩和所述底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护罩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排风口,两个所述排风口内均安装有滤网。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1、通过底座和护罩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固定板和框架不但便于安装电池组,同时在需要更换电池时也较为方便,压板和第一导杆上的第一弹簧能够对电池组上下共振进行缓冲,减少损伤;2、通过辅助固定机构方便对电池组进行夹持固定,同时拆除时也较为方便,自适应能力较强,通过冷却机构能够对电池组在需要时进行实时冷却,保证其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安全性,同时过滤效果良好;3、通过布风机构能够对冷却风进行很好的分流,提高冷却的均匀性,通过进风口便于供风,操作口和密封板便于更换滤棉,通过气口便于散风除热,排风口便于排出热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框槽;3、护罩;4、固定板;5、框架;6、电池组;7、压板;8、第一导杆;9、第一弹簧;10、复位口;11、抵触板;12、侧罩;13、第二导杆;14、第二弹簧;15、布风管;16、腔室;17、除尘箱;18、隔网;19、滤棉;20、进风管;21、风机;22、导风管;23、出风管;24、横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包括:底座1;框槽2,所述框槽2开设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护罩3,所述护罩3设置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所述护罩3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框槽2内;多个固定板4,多个所述固定板4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护罩3内;多个框架5,多个所述框架5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板4的顶部;多个电池组6,多个所述电池组6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5内,多个所述电池组6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框架5外;多个压板7,多个所述压板7分别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池组6的上拐角处;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框槽,所述框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n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护罩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框槽内;/n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护罩内;/n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n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内,多个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框架外;/n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分别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池组的上拐角处;/n多个第一导杆,多个所述第一导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上,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外,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内并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n多个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导杆上,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均和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n多个辅助固定机构,多个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的两侧内壁上;/n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框槽,所述框槽开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部;
护罩,所述护罩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护罩的底部延伸至所述框槽内;
多个固定板,多个所述固定板均螺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护罩内;
多个框架,多个所述框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固定板的顶部;
多个电池组,多个所述电池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内,多个所述电池组的顶部分别延伸至多个所述框架外;
多个压板,多个所述压板分别卡接在多个所述电池组的上拐角处;
多个第一导杆,多个所述第一导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上,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顶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外,多个所述第一导杆的底端均延伸至所述护罩内并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多个第一弹簧,多个所述第一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导杆上,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均和所述护罩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分别和多个所述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多个辅助固定机构,多个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框架的两侧内壁上;
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用电瓶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机构包括复位口、抵触板、侧罩、第二导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复位口开设在所述框架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抵触板滑动安装在所述复位口内,所述抵触板的一侧延伸至所述框架内并和所述电池组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罩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一侧,所述侧罩和所述复位口相适配,所述第二导杆滑动安装在所述侧罩上,所述第二导杆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复位口内并和所述抵触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杆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罩外,所述第二弹簧滑动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卡仕新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