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71135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多根顶杆、多块小顶针底板、多块小顶针面板、多根小顶针;所述针底板与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针底板与顶针面板之间,多根顶杆的上端分别顶靠在多块小顶针底板的底面,多块小顶针底板分别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多根小顶针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之间,多根小顶针上端伸入型腔。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将所有的小顶针进行单独分组,在每个浇口件下设立独立的小顶针板并安放小顶针,如果加工过程中,其中一个顶针发生断裂现象,可以轻松的取出损坏的那一组顶针板,进行修理,便于对工件的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顶针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
技术介绍
顶针板在模具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顶针板是安装顶针的固定板,顶针板是由两块板组成,一块是顶针底板,另一块是顶针面板,其作用是把注塑成型的注塑件顶出注塑模具的型腔。在以往的模具加工上,所有的顶针全部聚集在一块顶针板上,整块顶针底板将所有顶针的根部同时固定在顶针面板上,顶针不能单独取出,如果其中的一个顶针发生断裂现象,需要更换顶针,需要将顶针板完全拆卸,重新安装新的顶针,同时,整块顶针底板将所有顶针的根部同时固定在顶针面板上,每穴的顶针的高度需要单独调整,极为不便,耗费时间较久,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维修的注塑模具顶针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技术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多根顶杆、多块小顶针底板、多块小顶针面板、多根小顶针;所述针底板与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针底板与顶针面板之间,多根顶杆的上端分别顶靠在多块小顶针底板的底面,多块小顶针底板分别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多根小顶针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之间,多根小顶针上端伸入型腔。本技术还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动模模脚、动模座板;所述定模座板与定模板固定在一起,定模板与动模板相对而设,动模板、动模垫板、动模模脚、动模座板依次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的顶针底板与顶针面板设置在动模垫板与动模座板之间,在动模板是开设有多个顶针槽,在每个顶针槽内固定有多块动模仁,在顶针槽内、动模仁的下方活动套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小顶针底板与小顶针面板,小顶针间隙穿置在动模仁内。本技术还包括多根小导柱;所述小顶针底板与小顶针面板上皆设有导柱孔,小导柱固定在动模板内且小导柱活动套置在小顶针底板与小顶针面板上的导柱孔内。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多根顶杆、多块小顶针底板、多块小顶针面板、多根小顶针;设有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将所有的小顶针进行单独分组,在每个浇口件下设立独立的小顶针板,然后安放小顶针,使用小顶针底板与小顶针面板双向固定的方法,用来保证他们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工件的加工。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其中的一个顶针发生断裂现象,就可以轻松的取出损坏的那一组顶针板,取出损坏的顶针,进行修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对工件的维护。同时,可以单独调整每穴的顶针整体高度缩短顶针长度,从而增加顶针使用时间、大大提高效率和使用的灵活性。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图1沿C-C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小顶针部分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小顶针部分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小顶针部分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动模板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小顶针部分的轴测图;图8是本技术小顶针部分的与顶板的配合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应用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包括顶针底板1、顶针面板2、多根顶杆3、多块小顶针底板4、多块小顶针面板5、多根小顶针6、多根小导柱7。所述针底板1与顶针面板2固定在一起,顶杆3的下端固定在针底板1与顶针面板2之间,多根顶杆3的上端分别顶靠在多块小顶针底板4的底面,多块小顶针底板4分别与多块小顶针面板5固定在一起,多根小顶针6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多块小顶针底板4与多块小顶针面板5之间,多根小顶针上端伸入型腔。所述小顶针底板4与小顶针面板5上皆设有导柱孔45,小导柱7固定在动模板30内且小导柱7活动套置在小顶针底板4与小顶针面板5上的导柱孔45内。如图9所示,是使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定模座板10、定模板20、动模板30、动模垫板40、动模模脚50、动模座板60、多块动模仁70;所述定模座板10与定模板20固定在一起,定模板20与动模板30相对而设,动模板30、动模垫板40、动模模脚50、动模座板60依次固定在一起,固定在一起的顶针底板1与顶针面板2设置在动模垫板40与动模座板50之间,在动模板30是开设有多个顶针槽301(如图6所示),在每个顶针槽301内固定有多块动模仁70,在顶针槽301内、动模仁70的下方活动套置有固定在一起的小顶针底板4与小顶针面板5,小顶针6间隙穿置在动模仁70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1、图2所示,固定在一起的多块小顶针底板4与多块小顶针面板5分别活动套置在动模板30的多个顶针槽301,所有的小顶针6进行单独分组,在每个浇口件下设立独立的小顶针板,然后安放小顶针6。开模时,固定在一起的顶针底板1与顶针面板2被向上顶出,向上顶起顶杆3,顶杆3向上顶起固定在一起的多块小顶针底板4与多块小顶针面板5,固定在一起的多块小顶针底板4与多块小顶针面板5向上顶起小顶针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多根顶杆、多块小顶针底板、多块小顶针面板、多根小顶针;/n所述针底板与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针底板与顶针面板之间,多根顶杆的上端分别顶靠在多块小顶针底板的底面,多块小顶针底板分别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多根小顶针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之间,多根小顶针上端伸入型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针底板、顶针面板、多根顶杆、多块小顶针底板、多块小顶针面板、多根小顶针;
所述针底板与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顶杆的下端固定在针底板与顶针面板之间,多根顶杆的上端分别顶靠在多块小顶针底板的底面,多块小顶针底板分别与多块小顶针面板固定在一起,多根小顶针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多块小顶针底板与多块小顶针面板之间,多根小顶针上端伸入型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顶针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垫板、动模模脚、动模座板;所述定模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文振吴承諹郑文荣金奎强陈伟何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