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6966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ARTP诱变菌株保藏,B、验证并确定低耗糖菌株,C、选育验证,D、遗传性检测;利用此方案得到的新菌株对碳源的利用量更低,可以直接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且获得的菌株在发酵中剩余的残糖量更低,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三废处理的压力,本方法获得的菌种具有遗传稳定性,可供给大规模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具体涉及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
技术介绍
硫酸粘杆菌素(ColistinSulfate)又名粘杆菌素、抗敌素、多粘菌素E,是从多粘芽胞杆菌变种(Bacilluspolymyxavar.colistimus)的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碱性多肽类抗生素。近十几年来,由于药物残留和耐药问题对人类产生的潜在危害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相继禁用了若干种饲用抗生素。硫酸粘杆菌素因内服胃肠道不易吸收,不易产生耐药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巴氏杆菌、绿脓杆菌等有强大的抗菌作用而引起畜牧兽医工作者的关注。美国和欧盟将其批准作为兽药使用,在日本还被用作饲料添加剂。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由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成功研制了硫酸粘杆菌素及其制剂,并于2002年被农业部批准为国家三类新兽药。尽管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开始用于工业生产高产菌株的构建,但是物理、化学诱变因子如紫外线、高频电子流、亚硝基胍等仍然是遗传育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为了提高诱变后高产菌株的筛选效率,人们设计了各种筛选方案,如川氏设计了琼脂块法,ElanderRP.等人提出利用前体及结构类似物抗性的筛选方法,它们在菌种选育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周希贵、戴鹏高等公开了一种“粘杆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中国知网),用亚硝基胍对多粘类芽胞杆菌(Paenibacilluspolymyxa)AS1541进行诱变,采用其自身次生代谢产物粘杆菌素进行筛选时正突变率为32.3%。目前进行的相关研究多是围绕提高效价为目的,但是随着环境管理的升级,危废的安全治理,生产成本的增加,成为企业生存的命脉,成本的节降成为目前大多数企业解决的头等大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影响粘菌素生产成本最大的关键因素-碳源的用量,进行了根本性的解决,提供了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提不仅提高了效价,降低了碳源的使用量,而且残糖的降低,直接减少了对尾废治理的压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关键是,包括以下步骤:A、ARTP诱变菌株保藏1)、将生产使用的多粘菌素E菌种接种活化瓶进行培养所用活化培养基成分为(g/L):酵母粉30.0g,麦芽提取物30.0g,氯化钠5g,培养基pH7.0-7.2;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16h;2)、在1)中吸取10mL进行5分钟/3000rpm离心,倒出上清液,加入10%甘油溶液混匀再次离心,倒出上清液后,加入5mL10%甘油溶液,摇匀成孢子悬液,使孢子浓度达到107-108;进行ARTP诱变,得到诱变菌株,所用10%甘油溶液的配制方法(mL/L):量取100mL甘油,纯化水定容到1000mL摇匀;3)、将2)中的诱变菌株稀释分离到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平板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0.0,蛋白胨15.0,酵母粉2.0,氯化钠3.0,琼脂20.0,培养基pH7.0-7.2;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48h;4)、在3)中挑选单菌落,大小适中,颜色阴白,接种到活化瓶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1),得到成熟的活化液种子;5)、将4)中活化液和40%甘油1:1混合,得到终浓度20%的混合液;40%甘油溶液的配制方法(mL/L):量取400mL甘油,纯化水定容到1000mL即可;6)、将5)混匀的20%甘油浓度的活化培养液分装,在-80℃超低温冰箱中进行保藏为活化冻存液;B、验证并确定低耗糖菌株7)、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接种到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90.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96-120h;8)、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依次接种到D2和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用发酵瓶D2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54.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18-22h;9)、将8)中培养到周期的发酵液接种到Z培养基中,进行考察,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同7);10)、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依次接种到D1、D2、D3和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所用发酵瓶D1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72.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18-22h;所用发酵瓶D2培养基成分及配比及培养条件:同8)所用发酵瓶D3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27.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18-22h;11)、将10)中生长到周期的D3进行稀释分离并接种Z培养基进行验证,平板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0.0,蛋白胨15.0,酵母粉2.0,氯化钠3..0,琼脂20.0;培养基pH7.0-7.2,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48h;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7);12)、在11)中挑选单菌落,大小适中,颜色阴白,接种到活化瓶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1),得到成熟的活化液种子;13)、将12)中活化液和40%甘油1:1混合,得到终浓度20%的混合液;14)、将13)混匀的20%甘油浓度的活化培养液分装,在-80℃超低温冰箱中进行保藏;15)、将11)中培养到周期的发酵液使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效价,使用甲醛法检测残糖;16)、根据15)中检测结果确定低耗糖菌株;C、选育验证17)、将16)中确定的低耗糖菌株进行自然分离到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平板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11);18)、在17)中挑选单菌落,大小适中,颜色阴白,接种到活化瓶培养基中,生长16h后得到活化液;19)、将18)中的活化液接种Z发酵瓶,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7);20)、对19)中使用液相色谱法检测效价,使用甲醛法检测残糖。优选的,还包括步骤D、遗传性检测21)、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ARTP诱变菌株保藏/n1)、将生产使用的多粘菌素E菌种接种活化瓶进行培养/n所用活化培养基成分为(g/L):酵母粉30.0g,麦芽提取物30.0g,氯化钠5g,培养基pH7.0-7.2;/n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16h;/n2)、在1)中吸取10mL进行5分钟/3000rpm离心,倒出上清液,加入10%甘油溶液混匀再次离心,倒出上清液后,加入5mL10%甘油溶液,摇匀成孢子悬液,使孢子浓度达到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选育多粘菌素E低耗糖菌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ARTP诱变菌株保藏
1)、将生产使用的多粘菌素E菌种接种活化瓶进行培养
所用活化培养基成分为(g/L):酵母粉30.0g,麦芽提取物30.0g,氯化钠5g,培养基pH7.0-7.2;
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16h;
2)、在1)中吸取10mL进行5分钟/3000rpm离心,倒出上清液,加入10%甘油溶液混匀再次离心,倒出上清液后,加入5mL10%甘油溶液,摇匀成孢子悬液,使孢子浓度达到107-108;进行ARTP诱变,得到诱变菌株,
所用10%甘油溶液的配制方法(mL/L):量取100mL甘油,纯化水定容到1000mL摇匀;
3)、将2)中的诱变菌株稀释分离到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平板培养基成分为(g/L):葡萄糖10.0,蛋白胨15.0,酵母粉2.0,氯化钠3.0,琼脂20.0,培养基pH7.0-7.2;培养温度30.0℃-32.0℃,培养周期48h;
4)、在3)中挑选单菌落,大小适中,颜色阴白,接种到活化瓶培养基中,活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同1),得到成熟的活化液种子;
5)、将4)中活化液和40%甘油1:1混合,得到终浓度20%的混合液;
40%甘油溶液的配制方法(mL/L):量取400mL甘油,纯化水定容到1000mL即可;
6)、将5)混匀的20%甘油浓度的活化培养液分装,在-80℃超低温冰箱中进行保藏为活化冻存液;
B、验证并确定低耗糖菌株
7)、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接种到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90.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
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96-120h;
8)、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依次接种到D2和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用发酵瓶D2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54.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2-7.4,
培养条件:摇床振幅5cm,转速为200-220rpm,温度30.0-32.0℃,周期培养18-22h;
9)、将8)中培养到周期的发酵液接种到Z培养基中,进行考察,
所用发酵瓶Z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同7);
10)、将6)中保藏的活化冻存液依次接种到D1、D2、D3和Z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所用发酵瓶D1培养基成分及配比为(g/L):淀粉72.0,黄豆饼粉20.0,碳酸钙14.0,硫酸铵20.0,磷酸二氢钾1.2,淀粉酶0.05,大豆油10.0,pH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万静徐珍刘聪洁韩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