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37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该机动车辆座椅具有:靠背,该靠背进而具有基部和具有马达的靠背头部;第一动力传输装置;和第一调整装置,该动力传输装置被联接至该马达和该第一调整装置,该靠背的靠背头部通过该第一调整装置相对于该靠背的基部可调整,并且该机动车辆座椅具有第二调整装置,其中,该靠背的靠背头部通过该第二调整装置相对于该靠背的基部可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动车辆座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该机动车辆座椅具有:靠背,该靠背进而具有基部和具有马达的靠背头部;第一动力传输装置;和第一调整装置,该动力传输装置被联接至该马达和该第一调整装置,并且其中,该靠背的靠背头部通过该第一调整装置相对于该靠背的基部可调整。
技术介绍
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通常具有靠背,以便将乘员的背部支撑在靠背的各个位置中,特别是在机动车辆的正面碰撞期间将乘员的背部保持在基本竖立的位置,因此减少伤害乘员的风险。靠背可以被枢转以增加乘坐舒适性。另外,有可能分开靠背并且使其上部区域相对于靠背的下部区域分别枢转。这种设计允许其他调整选项;靠背可以根据乘员的身体形状和大小进行单独地调整。EP2163171A1示出了这种靠背。靠背的上部可以通过马达相对于下部枢转。调整通过主轴驱动器进行,该主轴驱动器被附接至靠背上部的一侧。与该侧相反的一侧具有支承点。EP2103479A2提出了一种用于分体式和可枢转靠背的主轴驱动器。靠背的上部相对于下部的调整通过附接至下部靠背部分的一侧的马达驱动器来执行。与该侧相反的一侧也具有支承点。提及的这些构造具有缺点。特别是在发生事故时,例如在正面碰撞的情况下,强力沿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轴线作用,由于主轴驱动器位于靠背的一侧,因此不能保证靠背的上部区域的稳定性,因此会增加伤害乘员的风险。为了补偿强力,靠背的具有支承点的一侧的尺寸必须非常大,这样增加机动车辆座椅的重量和成本。另外,靠背的上部区域可达到的枢转角度很小;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当靠背相应倾斜时,乘员可能会在安全带下滑动,例如处于躺卧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实现靠背的上部区域的更大的枢转角度,从而防止当靠背处于躺卧位置时乘员在安全带下方滑动。同时,在发生碰撞时,靠背的上部可枢转区域上的合力应降至最低。
技术实现思路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有利发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座椅具有靠背。该靠背具有下部基部和上部靠背头部。马达被联接至第一动力传输装置并且驱动第一调整装置。靠背头部可以通过第一调整装置相对于基部进行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机动车辆座椅具有第二调整装置,通过该第二调整装置可以相对于基部调整靠背头部。这两个调整装置被安装在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的相反侧上,并且仅由一个马达驱动。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辆座椅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制造起来不那么复杂,因此更具成本效益,并且重量更轻。由于在靠背的相反侧上的两个调整装置,例如在发生后端碰撞的情况下,靠背抵抗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轴线上突然出现的力更稳定。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上产生的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两个调整装置进行补偿。由于在事故中产生的力,靠背头部不能或只能相对于基部进行轻微调整,从而降低伤害乘员的风险。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装置和第二调整装置都是倾斜度调整器。机动车辆座椅的乘员可以枢转靠背以增加乘坐舒适度。这种设计允许其他调整选项;靠背可以根据乘员的身体形状和大小进行单独地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机动车辆座椅具有第二动力传输装置。第二动力传输装置与第一动力传输装置相反地被紧固在机动车辆座椅的一侧上。与第一动力传输装置一样,第二动力传输装置具有偏转和/或减速齿轮,但是没有马达。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第二调整装置经由第二动力传输装置被联接至马达。两个动力传输装置之间的动力传输通过轴进行,该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被设计为挠性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调整装置和/或第二调整装置是水平和/或线性驱动机构。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驱动机构转换为线性运动。这种线性运动抬高靠背头部的后部区域,而前部区域被可旋转地安装。靠背头部相对于基部枢转。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动力传输装置和/或第二动力传输装置是轴。轴优选地被设计为主轴,特别是螺纹主轴,并且将马达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上产生的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两个调整装置的螺纹主轴进行补偿。由于事故中产生的力,靠背头部不能或仅略微调整其相对于基部的倾斜度,从而降低伤害乘员的风险。靠背框架的其他部件或加强件不是必需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机动车辆座椅具有安全带约束系统,该安全带约束系统在三个点处被连接至机动车辆座椅。三点式安全带约束系统是机动车辆安全设备的基本部分,且在发生事故时将乘员固持在机动车辆座椅上。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相对于机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基部调整靠背头部的方法被设计成使得马达经由第一动力传输装置驱动第一调整装置。靠背头部通过第一调整装置相对于基部进行调整。根据本专利技术,马达驱动第二调整装置。靠背头部通过第二调整装置相对于基部进行调整。这两个调整装置被安装在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的相反侧上,并且仅由一个马达驱动。由于在靠背的相反侧上的两个调整装置,例如在发生后端碰撞的情况下,靠背抵抗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轴线上突然出现的力更稳定。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上产生的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两个调整装置进行补偿。由于在事故中产生的力,靠背头部不能或只能相对于基部进行轻微调整,从而降低伤害乘员的风险。为了相对于机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基部调整靠背头部,马达通过第一动力传输装置在竖直方向上驱动第一调整装置。第二动力传输装置经由挠性轴被驱动,以及第二调整装置经由该挠性轴在竖直方向上被驱动。两个调整装置的传动比被设计成使得这些调整装置的齿轮主轴的提升速度相同。因此,两个调整装置的枢转运动的速度是相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靠背头部相对于靠背的基部的倾斜度通过第一调整装置和/或第二调整装置进行调整。机动车辆座椅的乘员可以枢转靠背以增加乘坐舒适度。这种设计允许其他调整选项;靠背可以根据乘员的身体形状和大小进行单独地调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马达驱动联接至马达的第二动力传输装置。两个动力传输装置之间的动力传输通过轴进行,该轴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被设计为挠性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联接至马达的第二动力传输装置驱动联接至第二动力传输装置的第二调整装置。这两个调整装置被安装在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的相反侧上,并且仅由一个马达驱动。由于在靠背的相反侧上的两个调整装置,例如在发生后端碰撞的情况下,靠背抵抗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轴线上突然出现的力更稳定。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在机动车辆座椅的纵向方向上产生的力在很大程度上由两个调整装置进行补偿。由于在事故中产生的力,靠背头部不能或只能相对于基部进行轻微调整,从而降低伤害乘员的风险。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靠背的上部通过被设计为线性和/或水平驱动机构的第一调整装置和/或被设计为线性和/或水平驱动机构的第二调整装置相对于靠背的下部进行调整。马达的旋转运动通过驱动机构转换为线性运动。这种线性运动抬高靠背头部的后部区域,而前部区域被可旋转地安装。靠背头部相对于基部枢转。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所述机动车辆座椅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4 DE 102020103991.3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所述机动车辆座椅包括:

·靠背(4),所述靠背(4)具有基部(6)和靠背头部(7),

·马达(10),

·第一动力传输装置(15.1),

·第一调整装置(16.1),
其中,所述动力传输装置(15.1)被联接至所述马达(10)和所述第一调整装置(16.1),并且其中,所述靠背(4)的所述靠背头部(7)相对于所述靠背(4)的所述基部(6)通过所述第一调整装置(16.1)可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座椅(1)具有第二调整装置(16.2),其中,所述靠背(4)的所述靠背头部(7)相对于所述靠背(4)的所述基部(6)通过所述第二调整装置(16.2)可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装置(16.1)和所述第二调整装置(16.2)是倾斜度调整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座椅(1)具有第二动力传输装置(1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装置(16.2)经由所述第二动力传输装置(15.2)被联接至所述马达(1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装置(16.1)和/或所述第二调整装置(16.2)是水平驱动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传输装置(15.1)和/或所述第二动力传输装置(15.2)是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机动车辆座椅(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动车辆座椅(1)具有安全带约束系统(5),所述安全带约束系统在三个点处被连接至所述机动车辆座椅(1)。


8.一种用于相对于机动车辆座椅(1)的靠背(4)的基部(6)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罗莫尔
申请(专利权)人:佛吉亚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