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悬架装置,其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具有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
技术介绍
本案申请人提出了一种电动悬架装置,其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具有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电磁致动器构成为,除了电动机之外还具有滚珠丝杆机构。该电磁致动器通过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滚珠丝杆机构的直线运动而产生与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另外,作为电动悬架装置所具有的电磁致动器,而已知使用直线电机的电磁致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的电磁致动器具有圆柱状的固定元件、和以包围该固定元件的方式沿着轴向进退自如地设置的圆筒状的可动元件。对于固定元件,在圆柱的外周面的范围内沿着轴向设有电枢线圈。另一方面,对于可动元件,在圆筒的内周面的范围内沿着轴向设有永磁铁。专利文献2的电动悬架装置当将固定元件的电枢线圈励磁时,使用在固定元件的电枢线圈与可动元件的永磁铁之间产生的吸引力和反作用力,来进行可动元件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悬架装置,其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具有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产生与该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所述电动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n所述电磁致动器的直线电机具有杆部件、和包围该杆部件并沿着该杆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壳体,/n所述杆部件和所述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相互进退自如地设置,/n在所述杆部件上,沿着所述轴向设有多个电枢线圈,/n另一方面,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在设于所述杆部件的多个所述电枢线圈的各电枢线圈之间引发电磁感应作用的磁铁部件,/n在多个所述电枢线圈中的位于所述杆部件的端部侧的电枢线圈,具有对所述杆部件以及所述壳体间的沿着所述轴向的进退移动进行抑制的电磁制动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17 JP 2020-0246091.一种电动悬架装置,其设于车辆的车身与车轮之间,具有电磁致动器,该电磁致动器产生与该车辆的振动衰减相关的驱动力,所述电动悬架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致动器的直线电机具有杆部件、和包围该杆部件并沿着该杆部件的轴向延伸的壳体,
所述杆部件和所述壳体沿着所述轴向相互进退自如地设置,
在所述杆部件上,沿着所述轴向设有多个电枢线圈,
另一方面,在所述壳体上,设有在设于所述杆部件的多个所述电枢线圈的各电枢线圈之间引发电磁感应作用的磁铁部件,
在多个所述电枢线圈中的位于所述杆部件的端部侧的电枢线圈,具有对所述杆部件以及所述壳体间的沿着所述轴向的进退移动进行抑制的电磁制动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制动部具有使位于所述杆部件的端部侧的电枢线圈所具有的一对端子间短路的短路部,通过在该短路部与设于所述壳体的磁铁部件之间产生电磁感应作用,而抑制所述进退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分别位于所述杆部件的伸长侧以及压缩侧的电枢线圈,分别具有所述电磁制动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分别位于所述杆部件的伸长侧以及压缩侧的电枢线圈,分别具有所述电磁制动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处于1G静止状态时的所述电磁致动器的直线电机的冲程边距中,压缩侧比伸长侧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悬架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亮辅,柳贵志,小滩一矢,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