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6909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涉及鱼丸加工设备领域,包括支架、第一气缸、安装框、第二气缸、支撑框,支撑框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支撑框的内部设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第三活塞杆活动端下方吊接有浸料框,支架的下方设有两个蒸煮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三台气缸驱动,使得支撑框能够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再利用第三气缸带动浸料框朝下运动,使得物料沉浸在蒸煮室中蒸煮,蒸煮完成后,通过第三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配合,使得物料能够在浸料框的带动下在第二蒸煮室中蒸煮,实现除了上料卸料的部分需要人工、减少人工操作的环节,减少食品污染,提高操作效率,便于整体连贯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
本技术涉及鱼丸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
技术介绍
鱼丸又称“鱼包肉”,是运用鳗鱼、鲨鱼或者淡水鱼剁蓉,加入甘薯粉搅拌均匀后再包以猪肉或虾邓馅料制成的食物,是一种富有沿海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在鱼丸蒸煮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蒸煮段蒸煮,采用不同的温度蒸煮。现有技术中当需要使用不同蒸煮段时,往往需要人工将鱼丸打捞后,重新投入新的蒸煮室中,工序较为复杂,且不连贯,而且蒸煮室温度较高,工人容易流汗,容易对鱼丸蒸煮中卫生方面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制造并使用的鱼丸分段蒸煮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活塞杆朝左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的活动端与安装框相连,所述安装框内固定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朝左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活塞杆,所述第二活塞杆朝左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第三活塞杆活动端下方吊接有浸料框,所述浸料框呈开口状、且由五片筛网板一体化加工而成,所述筛网板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支架的下方并排设有第一蒸煮室和第二蒸煮室。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通过内六角螺钉锁定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滑块与所述支架中部的内置滑槽匹配适用。优选地,所述支撑框的底部中央设有便于所述第三活塞杆移动伸缩的开口。优选地,所述筛网板的前后两侧设有吊耳,所述吊耳的上方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第三活塞杆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形成一个整体。(3)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人工操作而言,通过三台气缸驱动,使得支撑框能够定位在不同的位置,再利用第三气缸带动浸料框朝下运动,使得物料沉浸在蒸煮室中蒸煮,蒸煮完成后,通过第三气缸和第二气缸的配合,使得物料能够在浸料框的带动下在第二蒸煮室中蒸煮,实现除了上料卸料的部分需要人工,实际中减少人工操作的环节,减少食品污染,提高操作效率,便于整体连贯操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浸料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三气缸部分的俯视图;图4为支架部分的俯视图。附图标记为:1-支架,2-第一气缸,21-第一活塞杆,22-安装框,23-安装板,3-第二气缸,31-第二活塞杆,32-支撑框,33-滑块,4-第三气缸,41-第三活塞杆,5-浸料框,51-吊耳,52-筛网板,53-顶杆,6-第一蒸煮室,7-第二蒸煮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第一活塞杆21朝左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21的活动端与安装框22相连,所述安装框22内固定有第二气缸3,所述第二气缸3朝左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活塞杆31,所述第二活塞杆31朝左连接有支撑框32,所述支撑框32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33,所述支撑框32的内部设有第三气缸4,所述第三气缸4的第三活塞杆41活动端下方吊接有浸料框5,所述浸料框5呈开口状、且由五片筛网板52一体化加工而成,所述筛网板52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支架1的下方并排设有第一蒸煮室6和第二蒸煮室7;所述第一气缸2通过内六角螺钉锁定在所述支架1顶部的安装板23上;所述滑块33与所述支架1中部的内置滑槽匹配适用;所述支撑框32的底部中央设有便于所述第三活塞杆41移动伸缩的开口;所述筛网板52的前后两侧设有吊耳51,所述吊耳51的上方顶部共同连接有顶杆53,所述顶杆53与所述第三活塞杆4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形成一个整体。本技术在使用前,先将零件按照图1的方式安装,将鱼丸放置在浸料框中,然后通过第一气缸带动第一活塞杆向左运动、使得安装框朝左运动,再运用安装框中的第二气缸带动支撑框朝向左侧运动,支撑框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滑块和支架顶部的滑槽配合使用,使得朝右传送的更具有稳定性,通过第三气缸带动浸料框朝下运动,通过第一蒸煮室蒸煮,其中两个蒸煮室为现有技术,在第一蒸煮室蒸煮完成后,通过第三气缸抬升第三活塞杆,然后通过关闭第二气缸使得第二活塞杆收缩,从而带动浸料框定位在第二蒸煮室上,再通过启动第三气缸使得浸料框下降进行二次煮料,煮料完成后,关闭第三气缸同时关闭第一气缸,使得第三气缸吊接浸料框至收料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第一活塞杆(21)朝左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21)的活动端与安装框(22)相连,所述安装框(22)内固定有第二气缸(3),所述第二气缸(3)朝左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活塞杆(31),所述第二活塞杆(31)朝左连接有支撑框(32),所述支撑框(32)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33),所述支撑框(32)的内部设有第三气缸(4),所述第三气缸(4)的第三活塞杆(41)活动端下方吊接有浸料框(5),所述浸料框(5)呈开口状、且由五片筛网板(52)一体化加工而成,所述筛网板(52)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支架(1)的下方并排设有第一蒸煮室(6)和第二蒸煮室(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丸分段蒸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的上端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2),所述第一气缸(2)的第一活塞杆(21)朝左设置,所述第一活塞杆(21)的活动端与安装框(22)相连,所述安装框(22)内固定有第二气缸(3),所述第二气缸(3)朝左的方向上设有第二活塞杆(31),所述第二活塞杆(31)朝左连接有支撑框(32),所述支撑框(32)的前后两侧设有滑块(33),所述支撑框(32)的内部设有第三气缸(4),所述第三气缸(4)的第三活塞杆(41)活动端下方吊接有浸料框(5),所述浸料框(5)呈开口状、且由五片筛网板(52)一体化加工而成,所述筛网板(52)上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支架(1)的下方并排设有第一蒸煮室(6)和第二蒸煮室(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鸿光黄鸿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光辉东升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