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增量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6901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7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骨增量钉,包含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钉帽主体、钉光滑部、钉螺纹部;所述钉帽主体由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支撑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其下方的钉光滑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侧面,并沿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顶部设置有螺丝孔;所述钉光滑部为圆柱体;所述钉螺纹部为锥体,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锥体尖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于传统的骨增量钉,其顶部为分叉型结构,较传统的帽型结构尺寸更小,配合其自身材料的特质,可以加快骨增量钉顶部的降解,增加了覆盖在骨增量钉顶部的表面软组织与底部组织的交流,避免薄层软组织的破损和伤口裂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增量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骨增量钉。
技术介绍
口腔种植由于其安全、舒适、高效的修复特点,逐渐成为牙缺失患者的主要修复方式之一。然而临床上常出现骨量不足影响牙种植体植入的情况,需要进行骨增量治疗,包括使用骨粉和骨修复膜等填充骨修复空间,诱导骨再生。尤其是垂直向骨增量难度较大,需要钛钉、钛网等支撑稳定的骨再生空间,然而,现有技术还面临一些问题:(1)钛钉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支撑范围较小常导致骨增量不能满足牙种植需求;(2)钛网的使用能够创造足够的修复空间,但同时由于其硬度较高会对表面附着的软组织产生应力,并影响表面软组织与下方组织的整合,常造成术后表面软组织裂开;(3)帐篷钉的顶部钉帽尺寸介于骨钉和钛网之间,由于对顶部软组织仍然存在较大面积遮挡,依旧有伤口裂开风险,应在保证骨增量支撑空间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骨增量钉顶部对软组织的遮挡。以专利号CN201220196610.X为代表的传统骨增量钉一般设计为实心钉帽,对顶部软组织存在较大的遮挡,阻断表面软组织与下方组织的交通,容易导致伤口裂开;若使用可降解材料制作,存在顶部钉帽降解过慢且不利于骨膜固定等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可降解骨增量钉的应用设计,旨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头部膨大呈“图钉”状的骨增量钉可撑起足够的空间,但阻断了上方软组织与下方组织的交通,可能造成上方软组织破溃或影响下方骨再生效果;(2)对于可降解骨增量钉,头部体积偏大会出现降解慢、整体降解时间不一致的问题;(3)非降解骨增量钉可通过适配膜钉插入骨增量钉顶部来固定骨修复膜,但对于可降解骨增量钉,一旦开始降解,会造成适配膜钉松动移位,需要新的膜固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骨增量钉,其功能上具有以下改进:减少了对上方软组织与下方组织的阻隔;在保证撑起骨增量空间的同时降低头部体积,加快其降解;方便通过可降解缝线缝合结扎将骨修复膜固定在骨增量钉顶部。所述骨增量钉包含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钉帽主体、钉光滑部、钉螺纹部;所述钉帽主体由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支撑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其下方的钉光滑部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侧面,并沿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连接部顶部设置有螺丝孔;所述钉光滑部为圆柱体;所述钉螺纹部为锥体,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锥体尖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槽。优选地,所述骨增量钉由可降解材料制成,该可降解材料包含:钙磷混合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镁合金可降解金属材料。优选地,各个所述支撑部沿着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部的长度为2毫米至3毫米之间,宽度为0.5毫米至2毫米之间。优选地,所述钉光滑部的直径为1毫米至2毫米。优选地,所述钉螺纹部长度为4毫米至8毫米;钉螺纹部最大直径为2毫米,最小直径为1毫米;螺距为0.6毫米至1毫米;螺纹厚度为0.05毫米至0.2毫米。优选地,所述自攻槽的长度为2毫米。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撑部的外端边沿设置倒角,并进行圆滑钝化处理。进一步地,所述螺丝孔为十字形沟槽,所述骨增量钉可以通过与该螺丝孔形状相匹配的螺刀将其拧入牙槽骨中。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相比于传统的骨增量钉,该骨增量钉顶部的体积更小,增加了覆盖在骨增量钉顶部的表面软组织与底部组织的交流,避免薄层软组织的破损和伤口裂开;2、该骨增量钉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配合其较小的顶部体积,可加快顶部钉帽降解速度、与整体降解速度保持一致,以免影响早期修复;3、十字框架结构的钉帽相比较于传统钉帽,可完全暴露下方骨增量区,方便输送骨粉等骨再生材料;4、骨钉帽边缘和轮廓均采用圆滑钝化的设计,减小损伤软组织的风险;5、骨钉末端设有自攻槽,方便临床使用时根据情况调整深度,并增加固位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骨增量钉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骨增量钉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的骨增量钉的钉帽主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的骨增量钉的钉帽主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钉帽主体结构图;(a)为2个支撑部的钉帽主体结构,(b)为3个支撑部的钉帽主体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骨增量钉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骨增量钉由可降解材料制成,该可降解材料包含钙磷混合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镁合金可降解金属材料等。该骨增量钉主体部分由上至下依次为钉帽主体1、钉光滑部2、钉螺纹部3。其中,所述钉帽主体1由连接部14和至少两个支撑部13组成,所述连接部14与其下方的钉光滑部2连接,所述支撑部13设置在所述连接部14的侧面,并沿该连接部14的径向向外延伸;各个所述支撑部13围绕所述连接部14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支撑部13可根据不同的牙槽骨位置设计为不同长度和不同数量。所述的骨增量钉用于固定在被软组织包裹的牙槽骨上,在临床中,需切开软组织,并在骨增量钉的顶部(即钉帽主体1上)覆盖有可吸收的生物膜,然后再对软组织缝合。因此,钉帽主体1需为生物膜、以及软组织提供一个支撑,为了达到这个支撑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多种不同形状的钉帽主体1。并且在钉帽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十字形沟槽状螺丝孔11,在将骨增量钉固定在牙槽骨的过程中,方便螺刀拧紧使用。并对钉帽主体1的各个支撑部13的外端边沿12采用倒角设计,进行圆滑钝化处理,减小了对患者软组织的损伤。所述钉帽主体1的连接部14的底部与所述钉光滑部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钉光滑部2为光滑的圆柱体。所述钉光滑部2的底部与所述钉螺纹部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钉螺纹部3为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锥体尖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槽4,所述自攻槽4的长度为2毫米。该自攻槽4的结构方便临床使用时根据情况调整骨增量钉的插入牙槽骨的深度,并增加固位力。本优选例中,上述的钉帽主体1的各个支撑部13的数量为2个或者3个或者4个甚至更多,各个支撑部13沿着所述连接部14周向均匀分布,且每个支撑部13的长度可相等,也可根据实际应用设置为不相等。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3的数量、长度、以及相邻支撑部13之间的角度均可改变。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钉帽主体1为正十字型结构,即所述支撑部13的数量为4个且均为长条形,相邻支撑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增量钉,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钉帽主体、钉光滑部、钉螺纹部;/n所述钉帽主体由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支撑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其下方的钉光滑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侧面,并沿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n所述连接部顶部设置有螺丝孔;/n所述钉光滑部为圆柱体;/n所述钉螺纹部为锥体,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锥体尖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增量钉,其特征在于,包含由上至下依次连接设置的钉帽主体、钉光滑部、钉螺纹部;
所述钉帽主体由连接部和至少两个支撑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其下方的钉光滑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在连接部的侧面,并沿连接部的径向向外延伸;
所述连接部顶部设置有螺丝孔;
所述钉光滑部为圆柱体;
所述钉螺纹部为锥体,锥体外部设有螺纹,锥体尖端沿其轴向开设有自攻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增量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骨增量钉由可降解材料制成,该可降解材料包含:钙磷混合无机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生物材料、镁合金可降解金属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增量钉,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支撑部沿着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增量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部的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杰胡镜宙祁轩宇孙宁佳杨光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